不得不承認的是,主旋律影片已經拍得越來越好看了。《天安門》這部影片用盡量通俗的方式,講述了一段不為人所知的歷史——新中國成立之初天安門的修葺工作。
在影片中,演員潘粵明扮演的田震英一方面是個忠于職守的好戰士,一方面他也有著年輕人一些不可回避的缺點,而他所帶領的舞美隊的年輕人中間也有矛盾,這在傳統主旋律影片中很難看到。潘粵明的表演功力也足以駕馭角色,他和幾個戰士在首長面前堅決表態時,讓人感到的是軍人不服輸的尊嚴,是一種完全發自肺腑的承諾,和以前主旋律影片中的喊口號有著本質的不同。
影片真實還原解放初的天安門,無論從破敗的磚墻以及城門外那坑坑洼洼的廣場,都細致得讓人難以看出破綻。但作為影片主要噱頭——演員與毛澤東當年的錄像鏡頭結合的真人特效則顯得相對粗糙,開國大典廣場上人山人海的鳥瞰鏡頭壯觀有余、細節不足。
當然,如果以商業片的標準來看,影片中所有情節設置以及劇情的發展都沒有太大的突破,但是對于一部主旋律影片,已經感覺不到呆板、教條等的毛病,《天安門》風格自然清新,影片中的小人物也能給觀眾強烈的感動。
(責編: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