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智

那年4月,一對瑞典王室夫婦,從遙遠的波羅的海邊一個美麗的城市,飛到了原是蘆葦叢生的湖州荻港來尋根。
當地淳樸忠厚的鄉民們聽說有外國的一位王子帶著妻子來尋祖,就列隊敲鑼打鼓歡迎他們,像過大喜的日子一般。通往這位瑞典王子祖墳的泥濘小道上鋪蓋了稻草以代地毯,讓這對從瑞典來的遠方客人前往墳地祭祖。這位瑞典王室成員真連做夢也沒有想到:他能在離他那么遙遠的鄉村遇上章氏血統的祖祖輩輩們。這里的鄉親個個把他當成自己的親人。在他們的陪同下祭完了祖,他還帶著無限的驚喜,獲得了一部有記錄他的祖輩們生活的中國家譜。他和妻子非常珍惜地把這部祖上的家譜帶回了瑞典,同時也帶回了一份更濃的鄉情……“啊,我終算圓了一個長期來在我心底夢牽魂繞的夢!”到臨別時,這位第一次來中國的瑞典王子說了這么一句深情的話。
共憶傳奇人物
去年,我們從北京直飛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去拜訪我們的鄉親——羅伯特·章王子。
當我們撳了他家的門鈴后,靠海岸邊的47號門就自動打開了。還未走上臺階,我即刻被兩旁陳列著的六個古樸的銅像雕塑所吸引。而這六個雕像中,最吸引我的是那座有一個全裸的、肌肉非常發達的瑞典美男子的雕塑。
出來相迎的是羅伯特·章王子的兒子,一個十分英俊的青年,名叫羅伯特·尼古拉。他長有一雙晶藍色的眼睛、長長而下披的黃色卷發,有著微紅色的皮膚,高高而漂亮的身材,年僅19歲。我們在大客廳落坐后,他很客氣,和我們彬彬有禮地交談。他用很深情的話語對我們說:“我經常從我爸那里聽到我的中國祖先們的故事,那是多么充滿傳奇、又耐人尋味!我聽我爸說,我爺爺(曾祖父)是從中國江南一個美麗如畫的地方走出來的,聽說那地方有一條蘆葦叢生的河流,日夜流淌不息。河的背景正襯著幾座微云半掩的小青山,還有中國江南的一些粉墻青瓦的老屋,那屋子旁邊還有一片疏林、幾株深綠的芭蕉在晚風中回舞……”我在聽了他津津樂道的描述后,禁不住打斷了他的話,并對他說:“你真有很好的想象力,大概讀了很多書吧?”“是的,我很愛中國,我曾去過北京。”接著他又對我們說,“我想像得出我爺爺走出來的地方,一定是中國非常美麗的地方……”
“是的,你爺爺走出來的地方確是個好地方。你想象得完全對,正因為這樣,我們才不遠萬里來造訪。你也許知道,如今你爺爺的出生之地——荻港村比以前更好了。”通過翻譯我們向羅伯特·章的兒子說了這番話。而且,我們的團長也向他描繪了這個江南小鎮最新規劃的美景。彼此有關鄉情的敘談慢慢地使我們拉近了距離。在那個很寬敞的歐式客廳里,我們一邊喝著咖啡一邊從容地敘談與溝通著那份鄉情。那小伙子還忙著想為我們弄點什么好吃的點心,我們急忙搖手說不必了。因為那天他的父母親都正在另一個地方度假,家中只剩下了他一個人。我趁他去廚房拿咖啡的時候,環顧了這客廳的四周,可以看出幾間書房的布置,畢竟祖上是中國的書香門第,進士出身之后裔,到處充溢著書香。雖然章家已在異國他鄉的瑞典生活了幾代人了,但這書香之魂不散。客廳中一個很明顯的地方就收藏著一個很大的青花陶瓷。當我站在那件古瓷器面前拍照時是多么地陶醉,我真仿佛感悟到當年這位進士出身的青年外交官帶著這件珍貴的古瓷器,漂泊漫游了幾個月,然后來到了這個異國他鄉的國家。今日經過了近一個世紀,還傳至他的曾孫一代,真不容易。我不禁脫口對這位小伙子說:“這是你爺爺從中國的朝廷帶來的貢品吧!”他聽后不知所措地笑笑。我們的團長也禁不住要考考這位曾孫:“你爺爺從菱湖荻港走向瑞典王國做大使,他的中國名字叫什么呢?”這一問可鎮住了小伙子,他只能結結巴巴地回答道:“這,這,我就不太清楚了,我,我只知道他姓章,是你們中國的一位進士,我去北京時,曾看過那里高深莫測的宮殿……”聽了尼古拉的回話,我們總感到有必要把一段他的祖上是一位中國人的歷史往事講給他聽聽,況且他爸爸已經尋過根,已不屬于隱私秘密。于是,我們就給尼古拉講述了那幾乎已近一個世紀前所發生的一個動人的的故事……。
他爺爺姓章,名祖申,字茝生,號無可,生于清光緒二年(1876),浙江吳興荻港人。爺爺從小就聰明過人,12歲就能寫出很美的中國古詩,16歲時已撰寫了數部詩稿和文稿。17歲時家道中落,比較清貧,他放棄了學業,以自己的勞動來維系老家的門庭,還要負擔自己的親兄弟前往上海讀有名的南洋中學。到了20多歲時,他才慢慢卸下沉重的家庭負擔,到湖州的安定書院、愛山書院授課并會文賦詩,對宋明理學進行研究。經過勤奮讀書,他終于考取了中國科舉制度中的進士及第。這可以說是爺爺人生道路上的一個里程碑,他終于從家鄉走入了北京的中樞朝廷。
然后,他從中國的紫禁城走向了國外,第一站就是出使俄國任二等參贊,后又調駐荷蘭任一等參贊,接著任駐比利時大使。1920年他又被任命為駐瑞典、挪威兩國特命全權大使。
當時,國內正值軍閥混戰,正當這位外交官為國家前途苦惱時,一位金發碧眼的妙齡女郎撫慰了他寂寞的心靈。于是才有了羅伯特·章王子的尋根之旅和我們今天的會見。
血濃于水的會見
羅伯特·章夫婦在電話中告知兒子尼古拉:盡管他很忙,但他無論如何都會在明天下午趕回來和湖州的鄉親們見面。
次日下午三點,當我們一行先后走進羅伯特·章王子的另一處寓所時,他就像見到了多年不見的老友一樣欣喜異常。他一邊斟酒,一邊切蛋糕,還要和我們每一個人談這談那、敘舊懷鄉情……。
當翻譯讀著我們交給他的那遠隔千萬里從他祖先老家捎來的信時,他激動得熱淚盈眶。我們從遙遠的家鄉給他帶來的一部他祖先們撰寫的書,以及他與夫人在四年前到湖州尋根的那一張張照片。羅伯特·章王子感受著鄉親從遙遠的地方帶來的一片溫馨鄉情,心仿佛都要陶醉了……。
然后他從臥室拿出他珍藏的家譜,又急忙讓我們看掛在墻上的歷史記錄:那是1920年由徐世昌總統簽發的委任章祖申為駐瑞典大使的一張委任狀。可以想象,這些章氏家族一代代傳下的東西,如今最能說明一種血濃于水的緣分了。
無端歌泣百憂并/渺渺家山幾萬程/病后只余身是累/夢中不覺路難行/便應泛宅還清苕/莫更乘槎記人瀛/五十頭顱今尚在/藥爐經卷付殘生。
這是章祖申寫的詩,雖然悲了點,但反映了他的懷鄉思鄉之情。當翻譯轉述了這首詩后,羅伯特·章很難理解中國古詩的真實含義,他輕輕地問我:“這些詩是怎么保存下來的呢?呵,遺憾的是我不懂中文,很可惜。你能告訴我當時我祖父為什么要離開瑞典的情況嗎?”
那是上世紀20年代,“五四”運動發生,中國共產黨成立,北伐戰爭開始,以及全國軍閥戰亂……而羅伯特·章王子的祖父章祖申,那時他正好在瑞典大使任上,他所遇到的正是政權更迭最頻繁的時代,他顯然只能離開瑞典回國。
當我此刻正站在羅伯特·章王子家的書櫥旁陷入了對以往歷史的沉思時,一個聲音在招呼我,“來吧,來吧,我們一起來照個相,你們大家不遠萬里能來瑞典看望我們,我真不知如何感謝你們呢……”他又招呼他夫人和正好來作客的兩個妹妹,“來,你們也來,讓我們大家一起圍著照個集體照吧!”于是我們所有的人站在書櫥前,由司機黃森先生為大家照相。羅伯特·章王子對我這遠來的客人特有感情,又特地單獨與我合了影。
由于時間緊迫,我們依依惜別。突然,他又急匆匆回進屋去捧出了一個水晶的紀念品,送給我們。他通過翻譯告知團長:為了回報家鄉的父老鄉親,他將帶領幾家瑞典的公司、企業界人士來華投資。當我們的汽車離開后,我們還能從車窗里看到羅伯特·章王子率全家站在那高高的陽臺上,揮手向大家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