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祖墀
2008年,對多數企業而言,無疑是特別的一年,金融危機對公司CEO——企業最高執掌官的更迭有何影響?
據博斯公司對全球CEO繼任情況的第八次年度研究調查發現,盡管受金融危機的影響,CEO離職原因與以往年度仍保持高度一致。在所有參與研究的361例離職事件中,180例是正常離職(退休、病退、計劃內離職),127例是被迫離職(業績不佳、道德問題、意見分歧等),54例是由并購帶來的。與之對比,2007年有346位CEO離職:其中169位是正常離職,106位是被迫離職,71位在并購后離職。這項調查研究了2008年1月1日全球市值最大的2500家上市公司。
CEO離任趨勢
這項研究發現,面對自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經濟衰退的本質使得西方國家公司董事會都傾向于留任他們所熟悉的領導者。北美和歐洲這兩個區域CEO離職率的下降與全球該比率的微小上升形成了對比。與2007年相比,2008年北美CEO離職率降低了0.5個百分點,歐洲降低了1.9個百分點。而在亞洲,被迫離職率幾乎翻倍,從3.8%增至6.1%,如在日本,該比率甚至激增3倍,從0.8%增至3.1%。
盡管董事會希望公司繼續由久經考驗的CEO掌權,但經濟危機對所有的CEO都是一次考驗。目前,董事會對CEO所做決定的審查越來越多。我們預計,隨著董事會對管理層業績評估的深入,離職率會再次上升。另外,我們看到許多前任CEO轉變角色,成為董事會主席。這表明董事會在領導層選擇上不愿冒風險。
受經濟危機影響最深的金融服務與能源行業則出現了前所未有的CEO離職潮。這不僅僅只是由于其業績所致,也有政府干涉和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等因素。金融服務業和能源業在離職率上為各行業之最。金融服務業中,23%的CEO丟掉了工作,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年的比率。其中,被迫離職率高達8.8%,比歷史平均水平3.4%的兩倍還多。能源業的被迫離職率也創下歷史記錄,達到5.6%,而歷史平均水平僅為2.7%。其主要原因是2008年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導致21世紀以來能源業高收益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同時,對可供支配支出敏感度較低的行業,比如工業企業、電力公司、醫療行業、消費原材料行業等領導層保持穩定,離職率跌至歷史平均水平以下。
新任CEO新趨勢
“內部人士”優勢:在新任CEO中,“空降兵”(從其他公司聘來領導公司的CEO )僅占新任CEO的24%,而內部拔擢的CEO比率為76%。此外,董事會現在似乎更愿意讓未來的領袖先從COO或者CFO做起,等到時機成熟時再將其提拔為CEO。15%內部提拔的CEO在過去3年中就已經加入了公司。
國際化,但并非多元化:盡管52%的新任CEO曾經擁有國際性的頭銜,但他們中只有13%來自公司所在國之外的國家。盡管發達國家勞動力中至少有一半是婦女,但361位新CEO中只有4位女性。
“學徒”模式的復蘇:新任CEO中有一半曾有過學徒經歷,此時他們的前任已經升至主席位置。這種趨勢在北美勢頭明顯。2008年,57%的新任CEO具有學徒背景,這一比率比該地區歷史平均值高出20個百分點。日本的企業歷來有學徒傳統,博斯公司過去11年的研究顯示,82%的日本離職CEO具有學徒經歷,而同期北美地區該比率僅為42%。
2009年乃至更長的時間里,新任CEO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來渡過當前的經濟危機并促使企業取得長期成功,即重新設定業務模式預期、60天內確認或者變革領導層、通過客戶和供應商保持對市場的關注以及隨時滿足董事會的期望。
(本文作者為博斯公司大中華區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