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詹姆斯·法羅斯
盡管在中國生活了兩年,我還是弄不明白很多事。中國政經首腦要遵從把灰發染黑的傳統嗎?為什么大公司和政府機關投入許多時間和經費制作英文版年度報告、宣傳冊和廣告時,從沒想過找一個說地道英語的人看看里邊有沒有讓人哭笑不得的錯誤?去年,上海一家博物館舉辦了一次三峽(The Three Gorges)庫區攝影展,門前精美的橫幅上用兩米高的大字寫著THE THREE GEORGES(三個喬治)。
不過其中最關鍵的一個謎是:中國為什么在世界上宣傳自己的時候總是好心辦了壞事呢?中國和任何龐大而復雜的國家一樣,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但我還真沒見哪個國家能做到這樣始終如一地“揚短避長”。
2008年早些時候,我聽說了一條頗有吸引力的新聞,中國政府列出了來訪記者和政要可能使用互聯網的酒店、工作場所、網吧和其他場所的清單,在奧運期間,這些場所的網絡屏蔽將被撤銷。這是一項足以讓戰略家自豪的英明之策。讓那些來訪的政要、運動員和體育解說員搜到一個反華網站或者找到點在中國被禁的色情影片又有什么害處呢?他們在自己國家見識過的比這“有害”多了。外國人可以以自己的見聞為依據,對自己國家的朋友述說中國比傳聞中的要開放得多。
可當奧運正式開始后,記者們從入住奧運酒店的那一刻起,就開始抱怨好多網站無法訪問。相比于傳說中的那個絕妙的計劃,這些外國記者無法自如訪問網站的情況卻在外國媒體上被大肆渲染,而中國本來準備作出的努力卻無人提及。
任何了解韓國、中國臺灣地區、香港地區或日本的人都知道,他們的政府在向外國人發動魅力攻勢時的技巧有多高超。中國官方有時可以對來訪的外國政要發動成功的魅力攻勢,但在處理與外國記者的關系時——他們才是外界形成對中國印象的主要貢獻者,中國的發言人卻缺乏手段。
我在來中國之后發現了兩個此前無法想象的事實:中國比領導人和發言人塑造的那個國家形象更好,同樣,這些領導人在國內看上去更令人印象深刻。
其他國家對中國的指責,他們差不多都可以找到自己信以為真的論據,除了那些最極端的指控。但是嚴重的貧富兩極分化?對不同政見者的任意超期拘留?危險的工作環境?忽視健康和勞動安全的工廠?自我優先的物質主義和道德缺失?我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會遇見被更多問題影響的國民。但是中國的實情遠非這些缺陷可以涵蓋。絕大多數人的生活比20年前大為改善,他們對20年后的生活狀況也普遍持樂觀態度。2008年夏天的皮尤環球態度調查發現86%的中國人對國家整體感到滿意——所有被調查國中排名第一,這種共識不是什么強迫或操控的結果。以我游歷了中國的一些城市和深入數個省獲得的從遠處無法想象的見聞來看,這種共識是真實存在的。
我在日本的時候,不得不向每個即將前往美國的滿懷恐懼的游客保證:不是每個街角都有黑幫分子拿槍掃射。外國人到美國旅游或學習時,通常會把問題擱在一邊,隨之發現隱藏的美德和力量。外人看待中國和美國的過程非常相似:他們認為中國是個有很多問題,但也有著強大力量和高度開放的國家。
中國充滿了互相沖突的趨勢和沖動,對它每個整體概括都是既對又錯,它的多姿多彩也是冷酷的官方語言中很少傳達出來的。由于農民長期處在財政困境之中,一項長期持續的農業稅被取消了。由于農民工已經成為大城市主要的勞動力來源,戶口制度有所松動,允許人們不必返回農村的“正式”居住地就可享受醫療服務、送孩子上學。中國不斷吸取教訓,2008年初,面臨百年一遇的冰雪暴露中央政府似乎準備不足,而到了三個月后四川地震災難發生時,溫家寶總理當天下午就坐上了飛往震區的飛機。
奧運火炬在法國傳遞過程中遇到阻礙時,中國社會從上到下似乎都非常震驚,官方似乎也沒有預料到或準備好應對這樣的突發事件。根據基辛格協會的一份報告,多數中國人認為他們的國家值得信賴,而多數中國之外的人認為中國完全不可信。“根本問題是幾乎沒有中國人真正懂得外國輿論是如何運作的,外面的世界對什么有反應,為什么作出反應,”李敦白告訴我。
中國面對世界時的拙于表達對自身的傷害是顯而易見的,一個將不可避免地擁有不斷提升甚至主宰世界力量的國家對世界如何看待它還一無所知到讓人驚訝。
(摘自《世界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