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非
“免費藝術電影院”、“免費大米”、“免費送快遞”、“免費公寓住宿”……政府可以給大家發購物券,商場可以給顧客打折,如今,打開網站,SNS(Social NetworkingServices,簡稱社會性服務網絡)上由小眾發起的“免費”也絡繹不絕。
個人或小組織通過網絡服務器向他人提供的免費服務,上一次掀起風頭還是BT下載技術剛風靡那會兒的字幕小組。風軟、豬豬樂園等大學生自發組織起來的論壇,向國內網民免費發布配上中文字幕的國外最新電視劇或電影視頻,幫助了不少外語水平有限的人們。
幾年過去了,免費字幕小組依然兢兢業業工作著,倒是養肥了不少DVD盜版商。而代替他們成為時代“活雷鋒”的,卻是“免費給情侶拍照”、“陪我吃個飯,不用你買單”、“免費催眠術學習”、“免費塔羅占卜”甚至“免費擁抱”等更稀奇古怪的服務項目。
只想單純地拍情侶
“我拍照比較單純,一分錢都不要?!币恢毕矚g擺弄照相機的黃亮輝去年在南昌給幾對情侶朋友在噴泉廣場上拍照,拍著拍著就起了“免費給情侶拍照”這個念頭。跟全國各地網上幾個玩攝影的朋友一聊,大家都拍手稱好,于是他們就在各個論壇或社交網站上留帖,尋找愿意被拍的情侶。
幾乎是同步,年輕情侶們就找上門來。和情侶溝通細節、拍照、修片、再把照片發給他們……單身的黃亮輝樂此不疲,他說透過鏡頭看到了隱藏在一段段愛情中的小細節,而這些都是社交圈有限的平常生活無法給予的。
一次,有個拍過照的女生十萬火急要他送底片過去,“沒想到她一拿到就當我面燒了。原來他們分手了。”為了安慰傷心的女生,黃亮輝還請她吃了飯。這件事讓他覺得自己成了一份份感情的見證者,愈加珍惜起這份義務的工作來。“有時候,看他們相片上一對一對的,就想他們還在不在一起。”
制造學術影響力
SNS幫助小部分有一致目標的人相識,也幫助小部分人有明確目的地認識更多人。在網上組織了“免費學習催眠術”的廖星就是這樣。
幾年前,廖星報名參加了一個著名國內催眠專家的課程,一禮拜花了幾千塊錢學費,結果“什么都不懂”。憑著好奇心,原本跟著家人從事理發行業的他開始潛心自學催眠術:讀書、看網上視頻、跟國外學者交流,研究了一段時間以后,他有所小成地掌握了諸多催眠技巧,卻也對國內大師產生了“都是有問題的”想法:“就像(他們說)催眠狀態是獨立的。其實催眠是沒有狀態的,我讀過很多書、遇到過很多人之后發現。哪有什么催眠狀態?!”
通過召集免費講座,廖星發現專業人士中持同樣態度的“懷疑論者”也不在少數。這更堅定了他把“催眠就是一種溝通技巧”告訴更多人的信心。他覺得小組在網上的影響力還不夠,于是準備把自己拍的一些教學視頻放上網,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學習中來?!皼]必要去收費的。到處都是收費,還都很貴,越是這樣,(催眠術)所能發展的步調就越慢,被人接受的速度也越慢?!?/p>
把鍛煉身體的時間發出去
網絡服務器讓火星上的狗都能和地球上的人類交流。有一部分人則抱著實用環保的態度,把閑置的資源通過SNS進行“合理配置”。
廣州城的“免費快遞員”Norain是個愛騎自行車的家伙,今年1月,他在豆瓣上掛出了愿意周末為有需要的人免費送快遞的帖?;顒雍芸焓艿搅岁P注,有人要送光盤,有人送本子,還有人留言說要送人。每趟快遞來回至少15到20公里。騎車少說也得有一個小時,再加上兩頭的聯系工作,Norain全當作“鍛煉身體”的好機會。這幾個月里,他為一些試驗真假而請他送文件的人送過快遞,也帶著仰慕他“高風亮節”的姑娘一起送過快遞——后者當然累趴下了。更多時候只是收到站內信或短信如“是不是真的送免費快遞?”或是“哪里到哪里怎么走?”
有人跟在他后面發起了“免費情人節快遞”活動,說要“把溫情傳遞開來”。而Norain卻說這自始至終“是我的個人行為,不想拉一大堆人來說‘我們組個團一起去干這事”。他想跟所有把這事抬高到“一定高度”的人說,這只是他“讓騎車變得有目的”的一個做法。“我不會拼著老命一定去送這些東西,或者犧牲一切去實現。那就不是樂趣了。我有空,你有需要,我就幫忙?!?/p>
做好事換口碑
個人能提供的“免費資源”畢竟有限,若換成小型組織,就又變得不一樣起來。
“酒店不可能長期有百分之百的人住率,我們就考慮有這方面的資源,能幫什么忙呢?”亦友雅家是廣州市中心一家短租酒店公寓,一共只有40間房。去年7月開張后,酒店就經營起了“免費住酒店換口碑”的項目。網友可以通過遞交個人主頁地址和簡單的住店信息申請一夜的免費住宿。
廣州姑娘納微是較早看到這條信息的網友之一。通過了博客受關注度測試和前期溝通,元宵節,她帶著三名同事在亦友雅家的免費房里,開紅酒、吃蛋糕,度過了一個派對夜,第二天“什么都不用收拾”地離開。這段美好的體驗很快就以文字配合圖片的形式出現在納微的博客里,一星期不到,“就有朋友給我打電話,問我要他們(亦友雅家)的地址和電話”。
“不斷有人因為這些體驗者找到我們。以前是網絡上的比較多,現在可能朋友介紹的,轉了很多道的,就說不清了?!本频曦撠熑酥磺駛シ逭f,申請免費房的通常都是些“有feel”的時尚年輕人,正好是酒店的目標人群,在他們愛上的論壇和博客傳播可靠的美言已被證實是適合酒店現有發展規模的好辦法;而在此之外,他們也會接受一些網友發來的“求助”:“譬如過生日、男朋友過來見面,我們會覺得(提供他們免費房)是成人之美吧?!?/p>
愛分享就是“活雷鋒”
“我也想用那個免費送快遞的,但是一直沒啥要讓人送的。不過一個人免費幫人送快遞,也不知道他是閑著沒事還是怎么著?你不覺得這很少見、很好玩嗎?”原來納微也在網上見到過Norain的活動。不過她跟Norain說的“單純的網友”一樣,并沒有想到利用這筆免費資源省去今后的快遞費。她只是因為自己的“閑”來無事,通過SNS尋找“好玩”,“免費”對于她,只是因為與社會交換的常態——必須使用金錢——不同才變得吸引人。
黃亮輝用免費換取生活中的感動,廖星用免費換取學術的傳遞,Norain用免費換取“有目的地”的單車鍛煉……跟BT字幕小組的初衷只為鍛煉外語一樣,他們的行為與其說是“為人民服務”,不如說是在尋求把自己的價值用到更合適之處。許多人都有愿意把這樣那樣與他人分享的時刻,只是小眾對小眾的“尋找”過程在幾十億人口中難免勞心勞力。而網絡服務器讓信息的發布、傳播和接受的成本都縮小到大家可接受的范圍內,何樂而不為?
只要我們還愿意分享,每個人都是“活雷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