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記者李志明)3月25—2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在西安召開全國發展改革系統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會議的主要議題是: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精神,總結近年來推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工作進展情況及存在的問題,交流各地區的主要做法和經驗,研究部署2009年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工作。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華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
解振華指出,做好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工作是緩解資源環境約束的戰略選擇,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內在要求,是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重要內容,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有效途徑,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三年來,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把節能減排作為促進科學發展的重要抓手,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建設“兩型”社會的突破口,認識不斷深化,指標不斷硬化,措施不斷強化,節能減排取得重大進展。全國單位GDP能耗逐年降低,2006年下降1.79%,2007年下降4.04%,2008年下降4.59%,“十一五”前三年累計下降10.1%,節能2.9億噸標準煤。全國二氧化硫、COD排放總量不斷降低,2007年下降4.66%和3.14%,2008年下降5.95%和4.42%,“十一五”前三年分別下降8.95% 和6.61%。
解振華同時指出,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全國GDP能耗三年完成了兩年半的任務,還有一半的任務需要完成。突出表現在產業結構重型化沒有改變。就三次產業而言,第三產業沒有上升,第二產業比重不降反升。就工業內部結構而言,高技術產業比重下降2.1個百分點,鋼鐵、有色、建材、化工等高耗能工業增速明顯高于工業平均增速。國際經濟危機也給節能減排工作帶來新的問題和挑戰:部分企業開工不足,產能得不到充分發揮,能源利用率下降;企業效益回落,影響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實施;能源供需緊張狀況有所緩解,客觀上不利于能源節約。目前有的地方出現盲目上馬“兩高”項目的苗頭,出臺高耗能行業優惠電價,這將使經濟發展付出更大的代價。
解振華認為,節能減排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認識不到位,一些地方在處理發展與資源環境的具體問題時,與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節能減排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二是配套法規不健全,節能法雖已頒布實施,但配套法規和相關管理制度還沒有建立,一些地方雖然建立了能評制度,但由于缺少上位法推動難度大。三是政策機制不完善,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環保收費改革不到位,一些有效促進節能減排的經濟政策實施范圍太窄,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場化機制規范引導力度不夠。四是管理體制不順。五是能力建設滯后,科學統一的節能減排統計、監測、考核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
解振華強調,節能減排工作盡管面臨著嚴峻的形勢和困難,但作為一項硬任務,必須確保完成。當前,節能減排工作已進入攻堅階段,要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堅決打好節能減排攻堅戰。關鍵是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和高效節能產品推廣。一要落實目標責任制,建立科學、完整、統一的節能減排統計、監測和考核體系,將能耗降低和污染減排完成情況納入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作為政府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和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實行嚴格的問責制,強化政府和企業責任。二要推動結構調整,要堅決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盲目投資低水平擴張,繼續依法淘汰產能,促進服務業、高技術產業加快發展,推進能源結構調整。三要推進技術進步,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四要強化節能管理,建立“目標明確、責任落實、獎懲分明、一級抓一級、一級考一級”的節能減排制度,促進企業節能環保管理上水平、上臺階。五要加強法制建設,要切實提高依法節能能力,加快節能監察立法和完善地方節能監察機構,做好普法教育,始法律真正落到實處。六要健全政策機制,資源環境的外部成本要內部化,既要注重合理控制價格總水平,也要注重理順資源性產品價格,增強企業和消費者節能減排的內在動力,要完善促進節能減排的財稅政策,形成有效的激勵。七要動員全民節能減排,要廣泛深入和大張旗鼓地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從家庭、社區和學校教育抓起,讓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政府機構要帶頭行動,發揮表率作用。
為努力提高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工作水平,解振華要求,一要加強綜合協調。節能減排工作涉及工業、建筑、交通運輸、公共機構、民用等領域和社會各個方面,涉及產業政策、價格政策、財稅政策、金融政策等,需要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行政等手段。各地區、各部門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把節能減排放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強力推進節能減排。要逐步形成國家推動、地方實施、企業為主、全民參與,各方面共同推進的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工作體制。二要加強重大問題研究。要深入研究制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的突出矛盾,緊緊抓住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和宏觀性的關鍵問題,圍繞重大判斷、重大決策、重大規劃和重大項目,當好參謀,出好主意,提出對策建議。要認真研究經濟形勢變化對節能減排的影響,做好節能減排形勢分析和預測預警,及時發現傾向性、苗頭性問題,提出針對性強、可操作性強的政策措施建議。要加強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落實情況的評估,緊緊抓住執行過程中存在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研究,力爭取得更大的突破。三要突出重點求實效。要抓好政策落實,用好用足國家出臺的節能減排政策,特別是價格和財稅優惠政策。各地要結合本地區實際,突出工作重點,狠抓落實,抓出成效。四要不斷創新工作思路。要時刻關注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從變化了的實際出發,提出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方法,用創新的精神去開展工作。要著力于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工作,建立“疏”“堵”結合的長效機制,加快形成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政策體系。五要切實轉變作風。要加強學習、不斷提高做好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增強服務意識,把管理寓于服務之中,提高辦理效率,為企業、基層和群眾服好務。要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加強調查,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掌握第一手情況,切實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要加強廉政建設,切實加強干部的教育和監督,嚴肅辦事規則和程序,堅持“兩手抓,兩手硬”。
解振華最后強調,做好節能減排工作,責任重大,任務艱巨,意義深遠。要以對國家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以科學務實、鍥而不舍的精神,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全力以赴地做好各項工作,堅決打好節能減排攻堅戰,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
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司長趙家榮在講話中強調,2009年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工作要重點抓好八個方面:一是落實新增投資,確保拉動內需。要積極推動落實已安排項目并做好新增投資項目儲備;二是搞好綜合協調,加強節能減排宏觀指導。要制定好2009年節能減排工作計劃,加強節能減排形勢分析,推動有關部門落實節能減排政策措施,繼續節能減排全民行動;三是推進節能降耗,務求取得突破性進展。要繼續做好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加快實施十大重點工程,加大節能產品和技術推廣力度,著力抓好重點用能單位節能,完善節能法規、標準和政策,加強能力建設;四是加快示范試點,推進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要編制循環經濟發展規劃,深化循環經濟示范試點,加快實施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試點,推進重點領域資源綜合利用,完善配套政策,研究建立循環經濟評價考核指標體系和統計制度;五是抓好資源節約,全面推進“兩型”社會建設。要做好節水工作,治理商品過度包裝,繼續抓好“限塑”工作,繼續深化墻體材料革新;六是推動污染防治,確保實現減排目標。要加快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抓好重點工業污染防治,開展重金屬污染綜合整治,大力推進環保產業發展,全面推行清潔生產;七是組織重大問題研究,增強工作前瞻性和預見性,要開展節能重大問題研究,提出中國資源環境主要統計指標體系,做好“十二五”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的前期研究;八是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副省級城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的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會上,北京、河南、天津等10個省市還就各地區節能減排、淘汰落后、推進循環經濟工作交流了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