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艷瓊
摘要:數字圖書館作為圖書情報機構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受到了業界的普遍關注,在國家、各省市圖書館投入巨資建設數字圖書館的過程中,數字圖書館不同于數字化圖書館,它的服務對象不僅是專業的技術人員,還應包括社會各界人士,對于不同人群利用數字圖書館要做到無障礙,逐步達到數字圖書館應用的無階級性。
關鍵詞:數字圖書館;商榷;數字化圖書館
中圖分類號:F299.2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9)09-0188-02
一、數字圖書館發展
1.數字圖書館起源。數字圖書館是伴隨著互聯網發展而產生的一個正在成長中的新生事物,英文全稱是DigitalLibrary(簡稱DL),最早提出這一概念構想的是美國。從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就把數字圖書館作為新興的有發展潛力的重要研究領域,將其納入克林頓政府所倡導的國家信息基礎設施(NII)計劃。隨著美國數字圖書館研究如火如荼地展開,其他國家也不甘落后,全球范圍內涌現出一股數字圖書館研究、試驗和開發的熱潮。
2.國內數字圖書館發展情況。在中國,正式提出數字圖書館概念并導致后來大規模研發工作的是1996年在北京召開的第62屆國際圖聯(IFLA)大會,數字圖書館成為該會議的一個討論專題。1997年7月,“中國試驗型數字式圖書館項目”由文化部向國家計委立項,由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等6家公共圖書館參與,該項目的實施是我國數字圖書館建設開始的標志。1998年10月,文化部與國家圖書館,啟動了中國國家數字圖書館工程,該工程由“中國數字圖書館有限責任公司”負責,標志著中國數字圖書館工程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1999年初,國家圖書館完成“數字圖書館試驗演示系統”的開發。最近,國家計委批準立項“全國黨校系統數字圖書館建設計劃”,總投資達36億元。

二、數字圖書館概念
究竟什么是數字圖書館?通過Google搜索引擎輸入“數字圖書館概念”進行搜索,可以查到約930 000項符合要求的結果。數字圖書館的其他英文譯名還包括Electronic library、Virtual library、Library without walls、Bionic library、Electronic resource sharing consortia等,而對于數字圖書館的定義,學者們還持不同觀點。由于信息數字化是數字圖書館的基礎,所以個人認為,數字圖書館簡而言之就是將分散于不同地理位置、不同載體的文獻信息數字化,供任何人在任何時間自由的查取所需資料。
三、構建數字圖書館過程中值得商榷的幾個問題
1.數字圖書館≠數字化圖書館。國內的各種已經建成或正在建設的所謂的數字圖書館,基本上都只是將各種文本信息數字化,組合成不同的數據庫,提供給用戶使用。如中國數字圖書館的建設成果就是開發了中文石刻拓片資源庫、國際敦煌項目、地方志資源庫 、博士論文資源庫、民國期刊資源庫等,從文獻資源的保護與繼承角度來看,它確實起到毋庸置疑的重要作用。從技術手段上看,僅是像對印本書那樣對數字文獻(而不是對其中的具體內容及其關系)進行元數據標引,忽視了數字信息所提供的全面可解析性,主要以提供文獻檢索與傳遞為主要服務形式,不能對文獻中未知的內容及其關系進行分析,不能幫助用戶靈活深入挖掘、分析、鏈接和組織知識,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將“信息爆炸”轉移給了用戶。
2.服務對象存在局限性。國內數字圖書館項目,它所面向的使用者大都是具有一定專業知識的用戶,具備專業性,如維普、清華同方、萬方數據庫等,而對于普通用戶、尤其是青少年和學齡前兒童用戶,則無法向他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
圖1是美國國會圖書館American Memory的界面,在這個界面里,所有內容按主題分類,用戶通過Browse Collections by Topic,就可以隨意查找不同方面的信息內容,如Literature、African American History、Cities and Towns、Sports等;此外,它還設置了Collection Highlights、Today in History等窗口;界面中還包括針對老師的內容use American Memory in the classroom和網上咨詢。這樣一個界面是十分友好的,,任何一個用戶都可以輕松地檢索到所需要的內容。
圖2是國外一個專門針對兒童用戶的數字圖書館網站,這個界面非常的生動,很容易吸引起兒童的注意與興趣。
圖3是中國國家數字圖書館的界面。這個界面所提供的檢索途徑、使用功能等方面明顯不如前兩個界面生動、友好。它所提供的數據庫的使用是需要具有專業知識的人員才可以查找,對于普通用戶,使用存在一定的困難。
3.數字圖書館≠數字信息資源體系(資料提供理念的局限性)
國內數字圖書館項目普遍都非常重視專業數據資料的提供,將自己看成是一數字化信息資源系統,而不是一種信息服務與利用機制。它將用戶對數字信息的利用局限在對數字圖書館的文獻的獲取上,忽視對用戶的利用、處理和管理信息的豐富多彩的過程、行為和系統的支持,形成數字圖書館與用戶信息利用過程和用戶信息管理系統“兩張皮”。在這里用戶幾乎可以查詢到國內外所有的專業數據資料,提供的方式和檢索方法也是多種多樣,有全文的、提要的、文摘的、索引的等。
4.數字化信息環境中的數字化參考咨詢服務建設有待完善
在圖書情報機構的信息服務中,參考咨詢歷來是核心服務內容之一,體現了圖書情報服務專業化、智能化、知識化程度,在幫助用戶有效利用圖書情報服務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隨著數字化信息的形成,傳統參考咨詢服務受到了極大挑戰。用戶希望能提供一種不受任何系統、資源、地域限制來提出咨詢,能在整個網絡上搜尋及利用有關咨詢資源和服務,能24小時不間斷地得到咨詢服務,并能及時獲得可靠的答案。E-mail、BBS、在線解答、FAQ、網絡白板等都是新興的服務手段。
圖外數字圖書館的網站提供的參考咨詢服務有多種,有24小時在線的參考咨詢服務,有針對不同對象的參考咨詢服務。他們所提供的咨詢館員可以幫助用戶解決各種問題,不論是學術上的,還是生活上的。國內數字圖書館的咨詢館員大都是某一學術領域有一定成就的人來擔任,就專業成就來說他們無人可比,提供的專業解答當然是最好的,也是最全面的。
參考文獻:
[1]張曉林.數字化參考咨詢服務[J].四川圖書館學報,2001,(1).
[2]張曉林.從數字圖書館到E-Knoledge機制[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5,(4).
[3]張曉林.數字圖書館機制的范式演變及其挑戰[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