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知遠
你們還會讀書嗎?這是上一代對我們的憂慮。
比起印刷媒體,我們讀得更多的是電視與計算機的顯示屏。我們閱讀得更多的是圖像,而不是文字。我們中的大多數對于所謂泛著油墨香的書籍不感興趣,甚至覺得那有點兒臟。梭羅希望我們把清晨的時光獻給《伊利亞特》,獻給《圣經》。可是每天早晨,我們在努力睜開雙眼之后,是打開電腦,去網上看一看今天的新聞。這純粹是浪費時間,這些信息會伴隨著早餐的結束而被消化掉。但是,我們似乎又不能放棄這種徒勞的努力,因為閱讀新聞似乎已經成為我們確立自己存在于這個時代的重要方式,我們怕睜眼醒來突然已被這個發瘋了的前進的世界遺忘。
閱讀正在發生變化,電子媒體似乎顛覆了一切,跳躍的文字,不斷出現的畫面,它在抑制我們的思考機制嗎?一個有關電視的實驗,讓我們這些被電視哺育大的人憂慮。加拿大的兩位科學家講觀看電視的人大腦神經與測試儀器連在一起,得出結論:電視主要是在和我們的身體而不是心智對話。媒體研究專家克盧格曼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認為,書籍是與我們左腦交流,而電視是與我們的右腦交流,而左腦通常是自責理智的部分,電視使我們頭腦中理智的部分休眠。因此,對于習慣電視畫面的孩子來說,閱讀印刷媒體是痛苦的,幾乎令人無法忍受,它無法適應我們目光跳動的習慣。
電視使我們膚淺,為了迎合我們短暫的注意力,電視節目必須拋棄深度。電視是一種口語化的,是更接近于我們日常生活的,也是更瑣碎的。我們靠著“還珠格格”這樣的東西成長,這是一個快樂卻令人憂慮的成長過程。而接著呢,計算機將培養我們新的閱讀習慣。這是世界上空前強大的圖書館,你可以找到各種五花八門的資料。它們參差不齊,同時你又沒有足夠的時間去鑒別它。比我們更小的孩子將依靠這些龐雜的資料成長。
據說,計算機是對電視的一次逆反,計算機是互動的,它不像電視一樣單向的流通信息,它可以讓使用者有所反應。于是,我們正從占支配地位的識字文化返回到口語文化。在未來的電子社會中,對于由口語控制的信息體系來說,無知將成為一種有價值的商品。因為無知者更具有可塑性,他們不受過去的規范限制,所以他們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可以更容易地學習新技術。
我們習慣上的閱讀可能即將被唾棄。盡管,我們可能依舊在昏黃的燈光下,懶懶地躺在床上,拿著一本印刷精美的書籍,去享受印刷文字的快樂。但是,我們可能不得不承認,這幅動人的圖景可能即將像那些已經消失的古董一樣讓我們留戀。而我們的那些孩子們呢?我們還可能理直氣壯地去指責他們,為什么不好好讀書,為什么不讀一讀古典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