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o
隨著中國3G的上路,國家標準也再次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和談論的話題,對于普通大眾來說,國產產品往往代表著“實惠”,而國家標準則傳達著“獨立自主”的民族情結,政策與各大廠商也都利用了國人這樣的心理,給國家標準和國產產品套上了種種光環但是,“國產…‘國標”真的如我們期待的那樣,為我們帶來好處和實惠嗎?
艱難前行看
說到國家標準,不少人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國家3G標準TD-SCDMA,從立項到項目上馬,TD-SCDMA的發展漫長而充滿曲折。2008年4月開始TD-SCDMA網絡正式投入試商用,八個月下來用戶滿意度還不到15%,其中反映最多的僅僅是接通率和通話質量的問題,遠沒有觸及到3G應用的重點一網絡增值服務。高費用、低質量阻礙了TD-SCDMA的發展。而不久前,國家已經正式發放了三張3G牌照,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將各自推進TD-SCDMA、WCDMA、CDMA2DOO三種3G網絡的建設和推廣。在同一行業同時推進三項標準,這在世界上都沒有先例的操作方式也給普通消費者帶來了極大的困惑,相信每個想體驗3G服務的用戶腦海里都有一個大大的問號。
另一個火熱的國產標準便是中國藍光(CBHD)標準,雖說CBHD披上了“藍光”的噱頭,但采用的卻是早已宣告失敗的HD-DVD技術,不同的只是加入自己的一個視頻、音頻壓縮方式和一個加密算法。為什么要以一個淘汰的技術去搏擊一個成熟的國際標準呢?誠然,中國有著龐大的人口基數,相關廠商能夠憑借著廉價的產品得到短期的利益,但長遠來看,吃虧的仍然是自己。如今,藍光已攜帶大量內容源進入了中國市場。內容源是光盤格式“世界戰爭”中的重要砝碼,HD-DVD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內容不豐富。CBHD希望能夠憑借著本地化和廉價兩大優勢,趕在藍光之前上市以快速占領市場。但藍光機已經出現,音響商店也有了零售版藍光光盤出售,CBHD卻還沒有真正開始販賣。內容作為光盤格式之爭的重要砝碼,沒有內容幾乎就能夠宣判格式的死刑,希望CBHD真正上市那天不要出現和EVD一樣有機沒碟的情況。
未必真合適
國產等于便宜,相信這已經是很多消費的共識,但是,低廉的價格,產品性能是不是同樣有所保證?尤其在國產家電和數碼產品方面,國內廠商和國際廠商兩軍對壘,價格自然成為了制勝的重要武器。在2008年,國產的平板電視、空調等家電產品銷量都全線飄紅,但在市場火爆的背后,我們不能忽略的是產品的故障和售后的服務等問題。據315消費電子投訴網的統計,2008年上半年電視機品牌投訴的前十名里國內廠商占了六家,而同期的空調品牌投訴前十名,國內廠商居然占到了八家,比重之大令人驚愕。也許,高出貨量可能也會帶來一定的高返修和投訴,但是這不能成為忽視質量問題的借口。
每一個投訴的背后無疑都是普通消費者的失望與憤怒,投訴尚且如此,一些沒必要投訴的小故障小毛病的數量,也就可想而知了。究其原因,其實也是顯而易見,為了追求更低的價格,在市場上占得先機,過分降低產品的質量幾乎成了通用的做法。不注重核心技術的研發,不僅讓國內廠商需要看著國外廠商的臉色行事,普通消費者的利益更無法得到保障。
消費者的希望
當然,對于民族企業的發展,我們始終充滿著關注和期待,一些一線廠商其實從來沒有停止對技術的追求和對研發的推進,在家電、數碼產品的發展歷程中,我們不乏走出國門,乃至在世界范圍取得成功和樹立聲望的企業。就現在的國內研發制造業來看,海爾等品牌的小家電、聯想的PC業務、中國的數碼播放器芯片方案等在世界范圍內都有著極大的影響力和大量的普及應用,不少手機品牌和代工廠商在別國也大受歡迎,而在傳統弱勢的電視領域,海信正在全力跟進LED液晶電視的研發,TCL在電視方面的自然光技術也突破了國際的“綠色壁壘”,這些都能夠讓我們感受到國內廠商的努力。
因此,我們和國內廠商一樣都需地要時間。我們需要耐心的等待和關注,而國內廠商的研發、縮小和國際廠商之間的距離也同樣需要一個過程一落后不要緊,關鍵是正確的認識自己,然后努力彌補,沒有人不希望自己的民族工業強盛,國人始終會站在國內廠商這一邊。2008年“山寨”風流行,讓不少原本身處一線的國內廠商也跟隨山寨廠們搞起了低俗的跟風、COPY,更讓自己失去了思考、創新與進步的能九單純的外觀抄襲,還談什么為國人而設計,為國人而研發呢?
可以說,我們每一位普通消費者都希望看到國內企業快速發展成長,能夠真正提供給我們最出色的產品,滿足我們的需求。但是現在的國家標準和國內產品確實有諸多的不成熟,需要從深度進行改變,也需要有改變的時間。無論怎樣,掌握核心技術才是發展的出路,國內的政策部門和各大廠商應該把眼光放長遠,在發展當下的同時更應該從核心進行改造,更好地謀劃未來,這才是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也只有這樣才可能讓國人真真正正地支持國產,享受國產產品帶來的實用與體貼,讓“支持國產”不只是憤青們的一句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