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聞
以前有一句老話,“吃豆腐干飯”,意思就是說學徒頭三年只能吃沒肉的豆腐干飯。如果你不經過這一關的話,就不會成長為一個技術和心智都成熟的人,在社會上生活,光有技術上的成熟不夠。
很多人工作到一定的年限之后,覺得自己是位老員工了,就經常對下面的人講: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還多……
我畢業不滿一年,這是我第一份工作,但是我覺得自己老受老員工欺負。有一次上海下大雨,水深已經到膝蓋了,我又剛好生理期,很不舒服,誰料公司打印紙、墨盒都沒有了,一個老員工就差遣我下樓去買。當時我問:能不能雨小點兒再去呢?誰知道他說:有雨又怎么了,穿個涼鞋,打把傘不就可以了?我心里那個涼啊。一路上擔心紙濕了會被罵,好不容易買回來,剛把墨盒放下,喝了杯熱水,就聽到他說:小姐,東西買回來了你還磨蹭,還喝熱水……
一般我是真不會跟老員工頂嘴的,現在工作那么不好找,一時心直口快怎么辦,但是如果真的傷到我的心,我也不會管他們是不是會開除我,憑什么只不過比我早采幾年,資歷比我深,就可以傷我呢?當時我就說:在那里,你自己去看吧。他也不去,一句話不說地盯著我,我眼淚就開始嘩嘩地流。
還有一個來得比我早一點的老員工,因為他媽媽喜歡吃烤魚,就讓我工作日從上海到寧波幫他買烤魚,給我報銷車費,我心里當然不愿意,但能怎么做呢?只能童養媳般地忍了!
每個公司一定都有倚老賣老的員工,好使喚人,有活讓你干,功勞歸他,要不就是好為人師,動不動指點你一下。
我原來當“小記者”的時候,就遇到過這么一個人。當時我第一次跑活兒,還真不知道怎么寫稿,就謹遵時間、地點、事件寫了中規中矩的一篇出來,結果對方一看:“這種新聞還用你去跑?我坐家里就寫出來了,你這種員工怎么一點不動腦子!”然后就把稿子一扔:“算了算了,時間都沒了,爛稿子湊合上吧!”
遇到第二次,我學聰明了,加進去很多現場描述,想寫得生動,結果對方一看,又罵了:“這些新員工怎么回事啊!新聞是什么你會寫嗎?五個W你知道嗎?一堆花里胡哨的語言寫給誰看啊?不會做回家歇著去。”當時我覺得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后來慢慢成熟點了,就發現,這個員工其實當時在報社里算不上太得志的一個人,因此好不容易找一個人訓一訓,也算可憐之人總有可恨之處吧。不要太介意。
烤魚之類的事情,可以如此處理:你姑且答應著,然后給他買三十袋烤魚回來,分給同事,就說誰誰誰讓我幫他買烤魚,我就多買了一些。甚至可以走之前問問其他領導。“誰誰誰讓我去寧波幫他買東西,您要帶點什么嗎?”這樣說不定都可以不去了。
擔心這樣做以后沒法混?總之童養媳般忍耐肯定不是辦法,對方會變本加厲。而且有時候上下級關系就是一種博弈,互相試探底線在哪里。
其實每一個人都是從年輕走過來的,也有老的時候,每一個人都有嫌棄人家倚老賣老的時候,也有不自覺就倚老賣老的時候。
當然不是鼓勵你等十年以后再去整別人,而是別帶著火藥味去上班。以牙還牙,以惡還惡,只會惡上加惡。骨干都是折磨出來的,以前有一句老話,“吃豆腐干飯”。意思就是說學徒頭三年只能吃沒肉的豆腐干飯。如果你不經過這一關的話,就不會成長為一個技術和心智都成熟的人,在社會上生活,光有技術上的成熟不夠。
像我們這一代比較幸運,有哥哥姐姐,小時候被哥哥打,現在想起來,正是因為小時候挨過打,所以才知道年長的人有時候是要欺負我們的。就會忍,相反地去學習。終于有一天,當他打過來的時候我會擋,他就不打了。而且我有時候遇到這種被打壓的事情,不知道對不對,就產生這樣一種心態:我就是那只打不死的小強,你來踩我吧,有本事就把我踩死!不過只要磚頭中間有一個縫,我就能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