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月
大衛·塞爾旺·施萊伯,《抗癌》一書的作者,在47歲的時候——也就是患癌14年后,仍然生活得很好。
那時,在匹茲堡大學,塞爾旺·施萊伯正在研究精神病學和神經科學。一天,在試驗用的核磁共振掃描上,偶然發現了一個胡桃大小的腦瘤。
塞爾旺·施萊伯博士剎那間蒙了,但他很快正視了這個殘酷現實,接受手術后重返研究崗位。他的生活依然處于高度緊張但缺乏鍛煉的狀態,午餐是一碗辣椒醬、一個面包圈和一聽可樂。5年之后,腦瘤復發,在漫長的二次手術和一輪化療的過程中,他恍然大悟:紅肉、雪白的面粉和軟飲料正在誘使癌細胞在體內死灰復燃,他必須為身體排毒。
廚房里就有抗癌食物:抗氧化劑、上等的油脂、五谷雜糧和綠茶。一些食物一定要吃(你必須進食帶辣椒的姜黃)(姜黃,一種可以入藥的調味品,有抗腫瘤、抗氧化、降血脂之功效),另一些是要避免的(帶黑巧克力的牛奶不能要)。
癌癥是“以糖為生”,但是,蜂蜜則不會助長癌癥。
另一個抗癌典型。她經常食用圓白菜、草莓和黑巧克力,從而與胰腺癌抗爭了四年半。而大蒜、蔥和韭菜的萃取物,也能摧毀各種各樣的癌細胞。
針對毫不頤及食物療法的藥物治療方案,塞爾旺·施萊伯博士提出警告,認為我們還沒有意識到食物的抗癌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