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林橫笛
家里買了大房子之后,原來的那套小兩居,就去房屋中介辦理了租賃登記。三年里,先后租出去了三次。
作為房主,都希望把房子租給中規中矩過日子的老實人。最早選擇小高兩口子,就是看中了他們的憨厚與淳樸。當時小高在一家物業公司做個小頭兒,媳婦零零碎碎打著短工。房子租出去幾個月后,有一回在外辦事,順路回老房去取房租,發現屋子里堆滿了裝純凈水的大塑料桶。原來,小高辭了職,自己開了一家水店,媳婦給他做幫手,負責接客戶電話和安排送水。對他們未經許可擅自改變房屋用途,我多少流露出了一些不滿。小高看在眼里,臉上賠著笑,小心翼翼地提出了退租。他搬出去之后,就在小區附近又租了兩間平房,更方便他開水店了。
接著來租房的,是一對母子。母親五十出頭的年紀,身體不好,有一種挺難治的慢性病。兒子很孝順,到北京工作沒多久就把寡居的母親從老家接過來,主要是為了給她更好地治病。記得他們租房子那一年多的時間里。每個月的電話費都很高,大多是為母親聯系治病打的。有句話叫“久病成醫”,小伙子在為母親的病四處打聽治療方法的過程中,居然也略通了一些醫術,而且從中發現了一條很好的生財之道——做醫療器械代理。
因為需要經常陪母親去醫院看病,固定的工作時間對他來講就是個很大的約束。一番權衡過后,小伙子索性辭了原來的工作,轉而申請做了某進口醫療器械的代理人。還別說,這個變化讓他收入增加了不少,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也多了,可謂一舉兩得。他們搬出去之后,我們還有聯系,最近這次通電話,小伙子告訴我:事業發展得不錯,已經做到了管理層,母親的病好多了,最近還談了一個女朋友,“她對我媽也挺好的。”小伙子說。
去年來租房的,是一對大學畢業沒幾年的小夫妻。男的在公司上班,女孩找工作不順利,在家的時間多。一個月后,女孩兒打來電話,希望幫她把互聯網恢復上。當時,我心里還擔心:本來就沒有工作,要是再沉迷網絡,那真是不可救藥了。后來一個偶然的機會回去。一進門就被沖門口立著的一個大腳角架嚇了一跳。
一問,女孩兒在“淘寶”網上開了一家服裝店,那個三腳架是用來照照片到網上做廣告的。她賣的衣服全是到西直門的批發市場淘的,幾十塊一件的大路貨,經過她的廣告策劃。居然能翻好幾番。我見此不以為然,覺得這總歸不是發財的正路子,就像從前的投機倒把。可又過去幾個月,小兩口找我提出退租。原來,網上生意越做越好,需要一個實體店面擴大經營,他們已經在西單的黃金地段租好,準備過去大干一番了。
上個星期走在街上,碰巧又遇到了小高。他告訴我,現在已經不只開水店了,還從老家帶出來幾十號人搞起了裝修,而且在南四環買了一套兩居,真正在北京有了屬于自己的家。
我聽后不禁由衷地贊嘆:“你腦袋瓜夠聰明的,三年的時間就能混成這樣,可真是不簡單啊。”
小高先是笑笑:“大哥,我們外地人比不得你們北京人啊。你看你,光把房子租出去,每個月一筆錢就輕輕松松到手了。”接著微微嘆了口氣,“我們想在北京待下去,可不就得想自己的轍嗎?”
與他分手之后,邊走邊咂摸他的話。壓力能使人更聰明,確實挺有道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