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 蘇
到現在,在日本相親還是促成婚姻最重要的模式之一。日本人通過自由戀愛成親的比例,嚴格說來,至今也不是很高。
這事兒,怪不得日本人封建,實在和他們的社會習慣關系很大。一般說法日本人大學畢業還沒確定婚姻就算是“荒”了。日本社會成年人兩性是有不同分工的,男的每天在公司拼死拼活,特別是年輕人加班很多,常常半夜才能回家,女的要么不上班做家務,要么上班只做輔助工作,五點鐘準時走人。日本公司和機關嚴格限制個人私事,如此一來青年男女基本沒有戀愛的土壤。說來也可憐,工作中大多數日本人都是局限在自己的部門里,和外邊接觸機會很少,辦公室里頭就那么幾個男男女女想挑選一下都沒的機會。我認識的日本人常常對中國人雖然也很忙卻總不影響解決個人問題深表驚訝,認為是中國人善于享受生活的一個例證。
上學的時候,算是給你機會,你找不到老公老婆,就不能怪此后家里用相親強加于你了。 -- 這是今天很多日本人婚姻的寫照。
實際上,日本社會很有一批人反對自由戀愛,至今認為相親才是婚姻的王道。
比如,日本家庭社會學教授山田昌弘就在他的書里說 : “20-30年前多好,只要男的一方收入能穩定增長就萬事大吉,大家婚后生活也是安安穩穩,萬事不移的,所以無論男女那時候都能得到安心的婚姻,到了適齡期可以通過公司內結婚或是相親等方式來自然成家?,F在呢?戀愛和結婚的自由化,反而使得婚姻變得麻煩多多起來了。。?!?/p>
既然如此,日本的相親,有哪些特別的地方呢?
據說,有的日本人把相親放在溫泉浴池里,裸裎相見,這肯定是比較極端的做法,現實中如此效仿的并不太多。日本人相親,基本也是由熱心的介紹人,上司或者婚介公司出面召集約定在高級旅館或飯店相見,雙方見面以后去逛公園或看電影,第二天雙方對介紹人表達意見,如果雙方有意,繼續交往,如果不滿意則就此罷休。。??傊彩撬姿椎睦咸住?/p>
但是,他們相親,確實有一些特別的做法。
日本的男女在相親前,都要做功課的,還要準備一筆錢。
所謂功課,就是雙方都要寫好自己的簡歷和家世,然后放在一個白色封筒中,疊成三折交給介紹人(日語稱為“仲人”)。和找工作不一樣,這里的簡歷和家世都要自己手寫,還要楷書縱向來寫。因為這份東西寫得是否規整,認真,代表了對這次相親的重視程度,也代表了本人的修養,所以包括封筒上“自我介紹狀在內”的字樣,都要親筆書寫,
當然,里面還要有各自的照片,對女方的照片要求嚴格,通常要和服,略側身的坐姿照片。這里面講究很多,比如,照的時候坐得太實不行,挺胸拔背不行,兩眼直視鏡頭不行,等等。“仲人”要負責把雙方的照片和情況在相親前傳遞給對方。
在日本對這種特殊的文件有一個有趣的綽號,叫做 : “釣書”,大概的意思是太公釣魚,愿者上鉤,希望依靠這個誘餌可以釣上一個丈夫或者媳婦來。至于準備錢,則是給“仲人”的感謝金,被稱作“相親料”,約2-3萬日元。這筆錢實際上“仲人”并不會象中國的媒婆一樣拿到,而是男女雙方共同支付,用于雙方見面花費的 : 這很合理,總不能讓熱心的介紹人費心又出錢吧。不過介紹人如果做得好不會一無所得,日本不時興“新人入洞房,媒人丟過墻”的做法,假如雙方真地談婚論嫁,還要給“仲人”又一筆感謝金,稱為“成婚料”。
相親的當天,介紹人會去,假如介紹人是男方的親友或者上司,女方也會叫一名親友相隨,稱為“添付人”,反之亦然。在日本相親,排定座位是很重要的,有趣的是和中國人男左女右不同,日本相親時介紹人坐在正中,左側是女方,右側是男方,男方和女方通常還不是相對而坐,是坐在兩側斜對著的,以示含蓄并提供側面觀察對方的機會。
日本的相親,由于多是親朋好友介紹,以前是比較可靠的,但是近來由于網絡相親服務,中介鄉親服務的增加,騙婚等行為也逐漸增加。比如,那個在浴池里相親的事情,就是因為曾經出過多次女方通過精細化妝掩蓋身體缺陷的事情,造成一些日本單身男性小心過分,必欲在女方“素面朝天”的情況下看清未來媳婦才弄出的新式相親方法。別看相親只能欺騙一時,日本人傳統上相親后不多做相互了解,如果覺得比較好通常很快定下婚姻,所以這種一時性的欺騙,造成的危害往往是長久的。
以下日本的相親與中國也就沒有太大區別了,只有相親后的回信往往讓外人看不明白,比如:“覺得真是非常有緣分的人,很想繼續長期地交往下去,不過自己覺得沒有自信。。?!?/p>
哦,要是聽了這種話,日本人是根本不會以為對方在謙虛,它的意思十分明白 : 這次相親算是白來了,大家塵歸塵,土歸土,各走各的路......
編輯/孟醒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