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里活躍著一群“老頑童”—— 退休的大媽和大爹。他們熱心公益事業,出黑板報,種植花草,清掃大院衛生,積極健身。其中不少人還是文藝活動積極分子。
郭大媽以前做過工會主席,教別人跳舞、排練合唱等是她的拿手活。去年春節,“夕陽紅”合唱團僅以一分之差,拿了區文藝比賽的二等獎,輸給隔壁的惠民小區。老人們不服氣,攢足了勁,準備再搏一把。
這機會說來就來了。不久,居委會主任又接到上級通知,近期要舉辦一次老年時裝秀大賽。組委會要求:“貓步”盡量走正規,要展現出老人的時代風采。本著節省資源的原則,參賽服裝最好就地取材,如舊物新用,自己設計縫制等。
任務下達后,老人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郭大媽年輕時是服裝廠的“模特兒”,她和主任一起,經過面試,最后挑選出8名身材好的老人,要他們好好表現,把第一名奪回來。
半個月的突擊訓練,隊員們都像那么回事,舉手投足,一顰一笑,晚霞風采盡顯。比賽前一天,主任要他們精心挑選好自己的出鏡服,市老齡辦的領導和服裝協會的專家將在會上觀摩和打分,還有市報和電視臺的記者攝像作現場報道呢!
第二天,主任早早到場了。為保密,也為給領導們意外的驚喜,羅大媽把隊員召集起來,說隨后包車趕到。馬上就輪到他們上場了,主任心里急,正準備再打手機催,一輛面包車急急開過來,“嘎”地一聲停在他面前,再看隊員的扮相,主任驚訝地張大了嘴。
主任問:“羅大爺,你咋穿條有破洞的牛仔褲,T恤還印了鬼骷架,戴墨鏡,把頭發也染紅了?”羅大爺苦笑道:“為奪頭獎,我不要這張老臉了。牛仔褲和T恤是孫子的淘汰貨,我用他的美容卡染了發,享受七折的優惠。這個造型打眼,肯定有很多粉絲。”
再看羅大媽,頭發弄得像雞窩,下著八分褲。最讓人看不過眼的是,快60歲的人了,竟然還穿件露臍衫。羅大媽解釋,這套行頭是好不容易找上藝術學院的孫女湊齊的。其他的老人“忸怩”地說,身上的奇裝異服都是找孫字輩“借”的,沒多花一分錢,符合參賽規則。
從背門擠上后臺,音樂聲再次響起,報幕人邊捂著嘴樂邊打手勢,讓他們作準備。羅大媽焦急地問:“主任,還上不上啊?”主任咬緊嘴唇,擠出了一句話:“行。為了社區的榮譽,你們都豁出去,讓觀眾都開開眼吧!”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