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應部分讀者要求,本刊新設了這個小欄目,旨在更好地做好服務工作。我們每期將尋找一兩個似是而非、且又沒有一定標準答案的常識性問題,盡量比較科學全面地為您釋疑解惑,或尋找到最佳答案。您也可就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來信出題,編讀之間的互動,能將此欄目做得更加有的放矢。
這些年來,對于人們熟知的“飯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的養生之道究竟是否可行,答案并不一致。現綜合各方醫家見解,比較全面的回答是:飯后百步走不太科學,并不適合所有的人。
根據最近腦生理專家研究表明:從消化生理功能來說,飯后胃處于充盈狀態,必須保證胃腸道要有充足的血液供應,以初步消化食品,飯后適當休息可保證胃腸道能得到更多的血液供應量。患有胃下垂和體質較弱的人,飯后就連一般的走動也應減少,可選擇平臥10分鐘。因為飯后胃內食物充盈,此時再進行直立性活動,就會增加胃的振動,加重胃的負擔,引起或加重胃下垂。患有心腦血管病的患者最忌飯后運動,因為飯后胃腸活動增加,胃腸部的血流增加,腦部的血流相應減少,應閉目養神30分鐘再“百步走”。
有關胃腸消化方面的專家認為,有些人的“吃飽”,不過是胃感覺到了脹滿,而營養卻沒有吸收進體內,身體仍然處于“饑餓”狀態。這個時候匆忙起身而走,勢必會有一部分血液集中到運動系統去,延緩了消化液的分泌,容易誘發功能性消化不良。
因此,“飯后百步走”只適合于平時活動較少,尤其是長時間伏案工作的人,也適合于形體較胖或胃酸過多的人。這些人如果飯后散步20分鐘,有助于促進胃腸蠕動、胃腸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但應在飯后20分鐘后再外出比較合適。
飯后匆忙走動所消耗的能量,實際上是透支了進餐前的體能,人體內的血液就會更多地分布于軀干、四肢等活動部位,使胃腸道血液供應量相應減少,消化酶的分泌也隨之減少。此時要是緊跟著再做一些對靈敏性和準確度要求較高的活動,比如駕駛,很容易導致不良后果。根據美國保健學會專家的調查發現,許多車禍的發生與肇事者飯后立即駕駛有關,因為此時血液都集中于胃部,大腦缺氧會使人的注意力難以集中。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