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72歲,精神足氣色好,胖瘦適中。誰能想到幾年前,我還因為膽囊有病,面色暗如煙熏,腹脹還有兩肋作痛。
2001年我在北京市北京大學校醫院參加體檢,經過B超檢查發現我的膽囊上長了一塊息肉,我聽了很緊張,生怕要開刀做手術。有一位中醫大夫還診斷出我除了膽囊息肉還有膽囊炎,服用了山西某醫院自制的專治膽囊息肉的中藥,也貼了膏藥,3個月后復查依然沒有任何明顯效果。
每天吃一堆藥丸,胃部也不舒服了,我心想“是藥三分毒”,就決心停藥。恰巧在書上讀到一個生活小竅門說,用“揉腹按摩法”能治療膽囊炎。我靈機一動,決定也試一試。這年年底,我開始認真執行我的早晚“摩腹計劃”。摩腹時我先用右手以肚臍眼為中心順時針畫圓,面積擴大到兩肋和胃部。然后再換成左手重復右手的動作。摩腹時候用力適度均勻呼吸,力度以自己感到適應為準,早晚各100次。
2002年體檢證明,我的膽囊息肉控制住了,這更增強我的信心。從此天天認真按摩腹部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此后每年體檢,息肉都沒有增長,兩肋的隱痛也見好。
摩腹不僅僅控制了我的膽囊息肉的增長,還促進氣血通暢,減少了腹部脂肪,加強了胃腸的蠕動。我按摩腹部時常有排氣,這時肚子不脹了,身體感覺也輕松了不少,便秘的毛病也消失了。特別是自從摩腹后我的睡眠質量大大提高,入睡快,睡得熟。摩腹后心平氣和,血壓也平穩很多。
在中醫經典《黃帝內經》里面曾經記載:“腹部按揉養生一訣”;唐朝名醫孫思邈活到100歲,他也曾寫道:“腹以常摩,可以去百病”。如今,我的切身體會也可算做一個明證了。不過,腹部有膿性感染或者急性炎癥的人和癌癥患者不宜按摩腹部,以免加重病情。
(責編: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