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新疆十大杰出母親巡回報告團”在新疆石河子市舉行,“新疆十大杰出母親”之一、新中國第一代女軍墾金茂芳的報告,贏得觀眾一陣陣掌聲。不久前,金茂芳還以高票被評為“新疆十大杰出母親”和“十大戈壁母親”。
1952年,生活在山東濟寧城里的19歲姑娘金茂芳,渴望能擺脫家庭出身不好的陰影,志愿參軍遠赴千里之外的新疆屯墾戍邊。在長途列車上搖搖晃晃地走了一個多月后,金茂芳跟和她一樣懷著美好憧憬的8000位山東姑娘一起抵達了石河子。但待車門開啟,等待她們的卻只有茫茫的戈壁,很多人哭成一團。金茂芳不僅不哭,還開心地第一個跳下車,她決心要用自己的雙手建設新中國。
1953年金茂芳正式成為一名拖拉機手。戈壁七月,地面燙得如著火,她能堅持三天四夜不下車;寒冬臘月,拖拉機因為機油被凍而熄火,她用嘴對著管子吸油,嘴皮被牢牢地粘在冰凍的油管上,一扯滿嘴滿手都是血,可是她硬是靠這個方法啟動了發動機。她曾創下了一天播種120畝地的紀錄,她用7年時間完成了22年的任務。
金茂芳1959年入了黨,多次被評為全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兵團的“勞動模范”、“三八紅旗手”,1965年她還被樹為“兵團十二面紅旗之一”。如今,她當年開的那臺拖拉機,也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歷史博物館收藏,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文物。
總理一句話影響她一生
金茂芳盡管在茫茫戈壁為新中國的建設事業揮灑了無盡的汗水,但心中的那個出身“疙瘩”,曾長時間在纏繞和折磨著她。1965年7月5日早上,場里的領導通知她,說正在石河子視察的周總理要接見她和其他的勞模,金茂芳一聽,馬上緊張得手腳都不知道往哪放了。一路上,她老是琢磨著自己跟總理見面的時候會是啥樣子,想著領導教給她的那些話,生怕忘了詞。
當周總理走到金茂芳面前時,金茂芳激動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周總理和她握過手后,兵團首長向他介紹說,金茂芳是個出身不好的勞模代表,周總理很是高興,又特地返回跟金茂芳握了一下手,和藹可親地說:“出身不由自己,但是前途和道路是可選擇的!”聽到這話,金茂芳當場就哭了:總理呀,您的話真是太貼心了!
周總理的這句話,徹底解開了金茂芳心底的那個“疙瘩”,讓她感動了一輩子。如今,她常說:“是總理的那句話感動了我的一生,影響了我的一生;也是這句話,讓我心甘情愿地為新疆奉獻了一生。”
一段愛情支持她一生
上世紀50年代初,金茂芳她們進疆后不久才發現,她們肩負的任務遠不像普通的女兵那樣簡單,保衛邊疆和生產建設都不及另一個任務重要——與戍邊的戰士結為夫妻。她們被陸續介紹給部隊里的男兵,她們的丈夫,大多比她們年長十幾歲,且彼此之間無從了解,更沒有愛情可言。有一位副營長和一位司務長先后看上了金茂芳,而金茂芳卻對他們沒有好感,便以自己是少數民族(回族)而婉拒了。
后來,金茂芳和僅比她大兩歲的戰友王盛基自由戀愛,這愛情從一開始就帶著泥土的芳香,帶著戈壁灘上的浪漫。1955年,金茂芳和王盛基隨著10萬大軍一起就地轉業,成了軍墾職工,他倆還被一起分配到了石河子機耕農場。是年秋天,他們向組織呈交了結婚申請。
然而,組織批復的時候卻又遇到了麻煩。因為金茂芳是回族,當時的政策還不允許回漢通婚,組織上當然不予準婚,他倆心里都很不好受。金茂芳找到王盛基說:“現在你該咋辦就咋辦吧,我不能拖累了你,反正今后我是不再找人了。”王盛基蹲在地上,抱著頭喊道:“你不找,我也堅決不找。咱們就這么等,一直等到允許的那一天。”
就這樣,他們都在耐心地等待著對方,都在耐心地等待著政策的改變。1 9 56年初,國家新婚姻法頒布實施,1956年12月26日,王盛基和金茂芳在石河子機耕農場舉行了婚禮,有情人終成眷屬。
金茂芳和王盛基在一起生活了16個年頭,兩口子從來沒有吵過架。用金茂芳現在的話說,就是“兩人從來就沒有好夠過”。開發莫索灣的那年冬天格外冷,氣溫都在-45℃左右,金茂芳穿上丈夫給她買的皮大衣、皮氈筒都凍得手腳鉆心疼,她每次從拖拉機上下來,王盛基就用手、用懷給她取暖……
王盛基比較老實本分,平時除了工作就是喜歡打扮金茂芳。她那時穿的衣服,都是王盛基給她設計再找裁縫去做。一次,金茂芳在勞動中不小心將丈夫價值200多元的手表丟了,金茂芳回家后自己難受得眼淚都下來了,可王盛基不但沒生氣,還反過來安慰她。王盛基有次打球把金茂芳給他織的毛衣弄丟了,他便跟個娃娃似地給妻子認錯和道歉。
“文革”中受到沖擊的王盛基由于抑郁患上了胃癌,1972年3月,王盛基從住院之日起,就天天要金茂芳陪著他,其他誰也不要,誰也不見。金茂芳也一步不離地守著他,直到陪他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以后許多年中,面對很多男性大膽的追求,她卻沒有再嫁。金茂芳說,不是沒有動過心,而是不忍拋棄一對兒女。在這一刻,金茂芳的眼睛中有一絲動人的純真的嫵媚掠過,她說,生活的苦痛對于她來說是多么的微不足道,至少她有過一段真正的愛情。
一份親情溫暖她一生
因為丈夫不能生育,他們收養了兩個親戚的孩子。孩子們從很小就知道自己不是金茂芳親生的,但他們始終認為,她就是自己的生母,是天下最好的娘親。從小到大,一對兒女在金茂芳生氣或不高興時,都會用山東話甜甜地叫她一聲娘親,金茂芳就頓時喜上眉梢。
丈夫去世后,金茂芳常對孩子們說:“你倆比別人都多一雙父母,這是你們的福分,也是你們的責任。我現在還不用你們操多大的心,你們把精力多放在老家那邊點,那里的生活艱苦,你們少吃一口、少穿一件,就夠他們半年的開銷。你們是他們身上掉下來的肉,他們沒養你們,那是我替他們養了你們,這是我們上一代人的事,和你們無關,他們是你們的父母,你們就要盡到做兒女的責任,才對得起他們的生育之恩。”
有次金茂芳給兒子買回一件秋衣,兒子嫌長就和金茂芳拌嘴了,金茂芳說:“現在要是讓你回甘肅老家,恐怕連褲子都穿不上。”當時王盛基的故鄉十分貧困,兒子頂嘴說:“回就回,再窮那也是我的家,我知道我不是你親生的。”話剛一出口,兒子就知道錯了,趕緊拾起金茂芳扔在雪地里的秋衣,緊緊地抱住她,叫了聲“娘親”,金茂芳哭了許久。從這后孩子們沒再說過一句讓她傷心的話。
等兒女大了的時候,金茂芳常常提及他們的生身父母,每逢過年過節,她都要催著孩子們給老家的父母寄錢、寫信。兒子結婚時,金茂芳還寫信征求他生身父母的意見,并請他們來疆參加婚禮。
如今,金茂芳一家人和睦、幸福,兒子非常尊敬她,媳婦、閨女、孫子就像朋友一樣對待她,經常跟她開玩笑。2003年,孩子們給她在繁華地段買了一套房子,朋友們都非常羨慕,金茂芳自豪地說:“這是我的孩子們給買的,我現在是享了他們的福啊,雖然他們不是我的親生孩子,但是我把他們養得比親生的孩子還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