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艷 孟 全
當前由金融危機引發的經濟衰退已經從美國等經濟發達國家蔓延到整個世界,我國目前經濟發達的東南沿海有相當多的以出口為主的中小企業停工停業,大量農民工被迫返鄉。
這次大批農民工返鄉帶回來的不僅是就業壓力,可能更多的是潛在的社會問題。對于人口計生工作來講,一是部分以外出打工為主要家庭收入的計生戶由此可能帶來的“返貧”現象;二是如不妥善引導可能引發的落后鄉村違法生育升高勢頭。作為計生部門,我們也應積極應對,主動投身到解決農民工再就業的行動中,特別是對返鄉農民工中計生貧困戶加以重點關注,花大力氣解決返鄉農民工計生貧困戶的再就業和增產增收問題。
我們認為應做好以下三個方面工作,以確保返鄉農民工計生貧困戶群體的思想穩定,加快返鄉農民工中計生貧困戶脫貧步伐,力爭計生貧困戶增產增收。
一是加大計生貧困戶就業宣傳力度,改變返鄉農民工計生戶群體就業思想。
各地計生部門要充分利用縣、鄉鎮、村基層計生網絡,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各級人口學校,組織開展各種層次的教育培訓。讓返鄉農民工認清當前國際國內形勢,放棄一切不切實際的就業觀念,樹立以就地就業(創業)為主的就業觀念,確保返鄉農民工計生戶群體中不產生 “坐吃山空”的返貧現象。
二是加大計生貧困戶優扶力度,確保返鄉農民工計生戶群體思想穩定。
在失去外出打工收入后,以外出打工為家庭主要收入的計生貧困戶的生存問題就成為亟待解決的新問題。各地人口計生部門必須積極應對,并積極出臺更加積極的獎勵優惠政策,已出臺的各項獎勵優惠政策要落實到位,確保每個返鄉農民工計生貧困戶基本生活有著落。例如,鄭州市在制訂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政策時堅持“長效性、多元性、兼容性”的原則,針對農村計劃生育家庭出臺了13項獎勵優惠政策,建立了涉及“獎、免、助、扶、保、優”六位一體的覆蓋全市計生家庭的利益導向政策體系,2008年投入資金達6000余萬元。
三是加大計生貧困戶幫扶落實力度,力爭返鄉農民工計生戶群體增產增收。
一要加強培訓,增強素質。各地計生部門、計生協會要聯系當地實際,找出當地優勢資源,有針對性地對計生貧困戶進行幫扶,增加培訓投入,擴大培訓規模,改進培訓方式,注重實用技能和就業能力培訓。二要結對幫扶,任務到戶。組織機關團體與計生貧困戶結對子,每個部門幫扶一定數量計生困難戶,并制訂脫貧致富幫扶規劃,市計生領導小組對各部門幫扶情況進行督查并實行獎懲。三要基地幫扶、輻射帶動。利用各地計劃生育小康幫扶基地,幫助返鄉農民工計生貧困戶擇業創業,在技術指導、聯系銷路等方面進行幫扶。四要部門聯動,傾斜幫扶。協調工商、稅務、銀行等部門,在用地、收費、信息、工商登記、納稅服務等方面降低門檻,搞好金融服務,落實小額擔保貸款,符合規定的給予財政貼息。五要示范帶動,以點帶面。要在培養典型上下工夫,要在為計生貧困戶與致富典型戶牽線搭橋上下工夫,要在發揮典型引導上下工夫,促進返鄉農民工計生貧困戶的增產增收。
另外,要響應國家號召,鼓勵返鄉農民工計生貧困戶參加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要從根本上解決返鄉農民工不處于“農閑”狀態,有多項工作可擇業生存,有多彩文體活動可促身心健康,避免出現新的落后鄉村違法生育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