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榮 賀繼紅
摘要:人民檢察院的司法警察作為人民警察的警種之一,擔負著預防和制止妨礙檢察活動的違法犯罪行為,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維護檢察工作秩序,保障檢察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使命。搞好檢察機關司法警察隊伍履職規范化建設,不斷提升司法警察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執法能力,對促進檢察院全面建設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司法警察;職責;職權;履職規范化;
中圖分類號:D926.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8937(2009)24-0161-02
人民檢察院的司法警察作為人民警察的警種之一,擔負著預防和制止妨礙檢察活動的違法犯罪行為,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維護檢察工作秩序,保障檢察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使命。隨著依法治國進程的加快,各種利益的沖突日益凸顯,甚至進一步激化。化解糾紛、維護穩定,是人民法院的根本任務和職責所在,新時期的形勢對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更新的要求,對司法警察的保障能力和服務質量要求也隨之提升。對新的形勢下法院司法警察職責和職權的調查研究,不斷提高保障能力和服務質量水平。因此,搞好檢察機關司法警察隊伍履職規范化建設,不斷提升司法警察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執法能力,對促進檢察院全面建設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
1我國司法警察職責的概述
①司法警察的職責、職權。根據《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暫行條例》的規定,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的警種之一,司法警察的任務是通過行使職權,預防、制止和懲治妨礙審判活動的違法犯罪行為,維護審判秩序,保障審判工作的順利進行。從以上規定內容可以看出,法院司法警察的工作方式具有不同于法院其他審判輔助人員的特殊性質。目前,各級法院的法警是否負責執行案件各地做法不一,有些法警隊負責執行案件,有些法警被安排在執行局從事執行工作,還有些法警隊的工作范疇僅僅是警務工作,不辦理執行案件.文章傾向執行警務化這一做法.首先,按我國傳統的觀點認為司法警察是“武官”,執行官就應該是“武官”,就應該具有強制性,“武官”給人在心理上和外觀上具有畏懼感。那些“欺軟怕硬”的被執行人一見到警察就會在不同程度上打消抗拒執行的念頭。司法警察身著威嚴的警服、駕駛著警車,佩帶械具和槍支,威懾力無形中就在人們心中產生,自然就減少了暴力抗法事件的發生。其次,法律賦予司法警察有拘傳、拘留等強制措施的實施權,由司法警察承擔執行工作的實施,既增強了執行工作的強制性和權威性,又能強化債務人履行債務的自覺性。
另外,根據我國法律的相關規定,執行案件中的裁判行為只能由具有審判職稱的人去實施,而執行案件中的具體實施行為并非一定要具有審判職稱的人去實施,只要通過了執行員資格考試的都可以實施。而法警特有的身份和特殊的工作性質更適合執行工作,在事關執行中需要變更、追加當事人、執行異議等做出裁判的,由執行人員將案件材料交執行裁判部門以審判員的身份裁決,而在事關查封、扣押、扣劃、凍結、拍賣和司法拘留等強制措施的裁定和決定時,可以由執行實施部門以執行員的身份做出.這不僅符合國際慣例,也符合執行裁判權和執行實施權予以分離,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改革要求,是對我國法院改革中的“審執分立”的進一步完善和深化,這一舉措將會大大強化法院的執行工作。
②司法警察的機構設置。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從立警之時起,一直在一條艱難曲折、存廢相爭、責權不定、身份不明、管理不順的小道上蹣跚。1951年《人民法院暫行組織條例》首次規定了人民法院內設司法警察。1954年正式頒布《人民法院組織法》,當然地取消人民法院內設的司法警察。從此時起(不含十年動亂),人民法院在開展審判工作中確實存在諸多必須的警力配合的困難,于是,“重新立警”的呼聲又在法律界響起,1979年修改通過的《人民法院組織法》正式恢復設立司法警察。此后,1992年7月1日頒行的《人民警察警銜條例》、1995年2月28日頒布的《人民警察法》等法律法規都明確規定了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這一警種存在的法律地位。最高人民法院對司法警察隊伍的建設和管理也作出了一系列相應的規定。
縱觀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歷史沿革和成長史,除了存廢之爭以外,留給人們一個不爭的實事是,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有法定警種存在的明確規定,無履行法定職責職權的具體規定;有履行警察義務的相應規定,無執行司法警務行使國家公權力的明確規定;有保障審判工作順利進行的司法警察的特殊要求,無實現保障的職責范圍內的司法警察權能行使的規定。文章認為,如果對法警的職責和職權做出了改變,其機構也應做相應調整。各級人民法院可以設立司法警察局,高級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和基層法院的法警部門應在局下設值庭押解(總、支、大)隊、案件執行實施(總、支、大)隊和安全保衛(總、支、大)隊,高、中級法院的法警部門還可增設一個綜合部門。值庭押解隊的職責為押解被告人,執行死刑,保障刑事案件的順利進行;安全保衛隊負責院機關以及庭審的安全保衛工作,負責安檢、值班和處理突發事件,案件執行實施隊負責各類案件的執行實施工作。同時執行工作移交法警部門負責后,執行局的人員和機構也應做相應的改動,執行局應改為執行裁判庭,專司執行中的裁判行為,其人員只能由具有審判職稱的人組成,其多余人員符合法警條件的可充實法警隊伍。
2司法警察履行職責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檢察機關按照上級要求,狠抓司法警察的機構和隊伍建設,以規范履行職責為目標,積極發揮警務職能作用,司法警察工作取得了長足進展。但也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亟待解決。
①履行職責錯位。由于檢察業務和法警業務分工不明確,往往出現混崗混責的情形。有時一些警務職責由檢察官代行,司法警察成為一般勤務人員。②編隊管理未落實。司法警察沒有完全實行編隊管理,統一使用,而是分散在其他部門,沒有形成合力,難以發揮整體優勢。③工作協調不夠。警務部門上下之間,橫向之間溝通不夠,隊伍的整體優勢沒有充分發揮。④履行職務不夠規范。主要表現在各項制度不夠健全,導致履職不規范。
3司法警察履職規范化的改進措施
3.1 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司法警察規范履職工作機制
機制建設是規范執法,提高執法能力的重要前提和保證。根據司法警察職責要求,按照有關法律規定,建立和完善一套符合檢查工作規律,具有司法警察特點的辦案工作機制,為司法警察規范履職,保障辦案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①建立和規范司法警察編隊管理制度。法警大隊應真正實行機構單列,人員實行編隊管理,以進行集中辦公、集中學習、集中履職、集中考評。②建立和規范用警派警制度。申請用警派警審批手續齊全,做到用警先申請,審批后再派警,并做好出警的各種警務登記,確保警力使用的程序合法。③建立完善辦案安全防范機制。完善辦案安全領導制度,構建檢察長負總責,分管領導牽頭抓,案件承辦部門和警務部門具體抓的工作格局。加強辦案工作區的規范管理,完善辦案工作區功能,發揮辦案工作區的綜合效益。同時定期分析辦案安全形勢,及時發現問題,消除隱患,確保辦案安全,嚴防辦案安全事故的發生。④創新追逃工作機制。一是層層落實工作任務。層層簽訂責任狀,明確各自責任任務。二是注重追逃技巧,借助各種社會關系,摸清在逃人員的各種生活規律,采取網上追逃、定點監控、特情耳目等手段,根據情報信息及時執行抓捕任務。⑤拓展司法警察服務職能。法警部門除協助檢察官開展職務犯罪偵查工作外,還應與瀆偵公訴科、監所科密切聯系,拓寬履職面。
3.2提高司法警察規范履職的能力和素質
①加強綜合素質培訓。以高檢院提出的一熟(熟悉法警職責)、兩懂(懂檢察業務、懂辦案程序)、三會(會使用槍械具、會擒拿技術、會微機操作)為標準,進行綜合素質培訓,使每個法警隊員明確法警職責,熟悉辦案程序,會微機操作,增強其文明執法、人性執法、有效執法的能力。②加強三項訓練。一是體制訓練,堅持早晨鍛煉一小時的晨煉制度;二是體能訓練,組織法警每年定期參加一次為期十日的體能集中訓練;三是警務技能訓練,開展手槍射擊、槍械保養、擒拿格斗等警務技能訓練,以增強其應對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③開展心理素質訓練。邀請心理專家對每次參與辦案的司法警察,進行心理輔導,讓司法警察掌握心理常識,克服心理障礙。
3.3 探索司法警察規范履職的途徑和方法
① 司法警察職能的定位。司法警察與查辦案件的檢察官既緊密配合,又各司其職。堅持決策層面與執行層面任務相分離的原則,對案件執行層面的事務,應由司法警察執行。決策層面的事務,由檢察官完成。自覺做到“到位不越位”,在檢察官的指揮下完成各項警務任務。
②探索“檢警一體化”的辦案模式。將法警與檢察官共同編組,形成辦案的“老搭檔”,便于協調、配合;在協助偵查過程中,法警不僅要熟悉自己的職責和技能,又要懂得案件偵查的程序和方法;案件偵查、決策、人員組織、指揮等由主辦檢察官負責,檢察官把主要精力放在制定偵查方向,研究案件的突破和質量把關上;司法警察按照檢察官的要求履行職責,協助收集調取證據,查找犯罪嫌疑人和涉案當事人,按照有關規定參與訊問、詢問、執行傳呼、搜查、看管、提押、配合公安機關執行強制措施等,確保檢察官集中精力突破案件,保障辦案安全。
③增強警務工作科技含量,提高效益。加強警務工作區規范化建設,按照功能完備、設備齊全、相對封閉、監控到位的要求,加大警務工作區的經費,技術投入。警務工作區功能用房應配有訊問室、指揮監控室、律師(證人)接待室、案件討論室、警用器械室等。訊問室和訊問室配置辦案全程同步錄音錄像監控設備,為檢察辦案提供安全規范的場所。同時配備必要的警械具、警用器材和警用車輛,不斷改善辦公、辦案條件,推行辦公辦案網絡化、自動化,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
④加強警務協作。協調建立上下級警務部門的聯動協作機制,制定相應工作運作措施,通過警務協作,進行跨區域警務協調,形成上下聯動、左右互動的工作運行體系,形成辦案工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