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尚龍
禮儀:禮在東方,儀在教堂
一個講究禮儀的人,總是斯文的,哪怕是聲如洪鐘,講起話來,也是如潺潺流水,臉相是善和的,端莊的,干凈的,絕不可能是一臉兇相,眼神流竄,齷齪巴拉的。
看一看“禮”的繁體字“禮”,就明白了物質對于精神的重要性。“禮”是衤字旁,是正襟危坐的意思,“豊”是行禮之器,用來供放祭品。
漸漸的“禮”就走下了神壇,衍變成為實實在在的、有價值高低的禮品、禮物。禮儀重要是講究禮,來而不往非禮也,這來而不往說的不是人,是人情,人情就是禮。過年過節走親訪友,要是空了手去,那就是失禮,按理說人到了禮也就到了,但是還就是失禮,失的是禮物,哪怕少送一點,也是禮輕情義重?,F在流行紅包,紅包和禮的本義已經距離很遠了,但是絲毫不影響紅包作為禮的通行價值。
東方人更多的是講究禮,西方人更多的是講究儀?!皟x”是人字旁,說明了參與的重要性,有點像是奧運會的精神:“重要的是參與”。如果有一個女孩子跟著男朋友參與到男朋友家里的一個派對,就只要很隨意地參與進去就可以了,大可不必準備好第一次上門的禮物,男朋友的家長也不必拿出一份見面禮。當然參與的最高境界是心的參與,而不是敷衍。就像在教堂舉行結婚儀式,講究的就是一個“儀”。
東方人結婚更講究“心心相印”,不過東方人的結婚不是儀式,而是婚禮。
貧困:志生于貧而毀于困
貧困是每一個人都不想得到的,卻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遠離的,甚至一生就陷于貧困之中,或者與貧困奮斗,或者有貴人相助,或者時來運轉。
“貧”上面一個分,下面一個貝,是古代的貨幣,沿用到現在貨幣就變成了寶貝、財產,寶貝財產都分光了,當然就是一貧如洗。貧者就是窮人,不管是真窮還是裝窮,總是皺眉頭的多。皺眉頭是為了生計,卻不一定是低三下四,貧窮而不失凌云之志,但是又不得不承認,貧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志向,所謂“貧賤不能移”的訓誡在于,貧賤是很有可能移的,這一個移,就是沉淪。
“困”字里面是生長的樹木,外邊是房子,像一個陽光房或者是花棚,似乎條件不錯?只是這一切條件已經有了一個先決條件:“困”的本義是廢棄的房屋。
困者不一定是窮人,卻一定是生活不如意的人,也許蠻有錢,也許蠻有地位,也許理想不能實現,也許愛情不能如愿。或是像被捆住了手腳,或是像被困在了荒島,或是像被晾在了一旁。有句成語叫做“困獸猶斗”,有句歌詞叫做“困在網中央”,于是我要飛就成為困者的理想。張韶涵的《隱形的翅膀》作為一首勵志歌曲,歌唱的就是困者追求:我知道,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飛過絕望……
可怕的是貧困交加,可怕的是因為貧困而是放棄了凌云之志,放棄了我要飛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