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南國,已是草長鶯飛,可在祖國的東北,江河大地才剛剛解凍。就在這萬物復蘇的日子里,沈陽軍區某集團軍援建東北三省重大民生工程正式拉開了序幕。4月18日,哈爾濱市雙城區友誼灌區清淤現場,隨著沈陽軍區某集團軍援建工程總指揮、副軍長孟凡生一聲令下,駐扎在黑龍江、吉林、遼寧3省11個地區的2萬余名官兵、700余臺工程機械車輛聞聲而動,全面展開河道清淤、植樹造林、鋪石修路等12項工程的助民攻堅戰。
此次援建東北三省民生工程,是經過中央軍委、沈陽軍區批準,由戰爭年代以“勇士部隊”著稱的某集團軍擔任。這是該部落實軍委胡錦濤主席關于軍隊要支持地方經濟建設重要指示精神的實際舉措,是踐行我軍宗旨、履行使命任務的重要體現,受到了地方政府和人民群眾的熱烈歡迎。
接到任務后,該集團軍黨委緊急召開會議,研究制定了周密的施工部署方案。從4月17日清晨6時開始,該集團軍2萬余名官兵身著07式迷彩服,分別通過鐵路、公路、徒步的方式從各駐地向東北三省各作業區實施遠程機動。為提高部隊執行多樣化軍事任務能力,快速高效地完成助民工程,集團軍成立了工程總指揮部,由副軍長孟凡生、副政委邵忠海、政治部副主任裴義群等領導同志專門負責,并與各省委、省政府領導機關、相關部門技術人員建立了軍地聯合指揮機制。當數十支部隊還在機動途中,指揮部發出的一道道指令便迅速直達各個“單元”,各師旅派出的11個先遣組赴任務區域與地方對接,實現了軍地聯合指揮、動中協同、精確保障、兵力一次性部署到位并快速展開作業。
視人民為父母,把駐地當故鄉。記者在各施工一線看到:牡丹江市“兩溪一河”治理工程現場紅旗飄揚,戰歌嘹亮,千余名官兵士氣高昂,不畏泥臟水涼,干得熱火朝天,一臺臺大型挖掘機伴隨陣陣轟鳴向前推進;七臺河市桃山水庫造林工地上,官兵們激戰正酣,他們手拿肩扛樹苗給龍江大地披上新綠;遼寧省開原市工業園區路基建設工地上,某工兵團出動大型機械車為修路分隊“開辟通道”,并協助交通部門標定路基位……白山黑水間,活躍著人民子弟兵忙碌的身影。
據工程指揮部工作人員介紹,此次該集團軍擔負的援建工程浩大,預計清除土方36萬立方米、植樹45萬棵、新植綠地8萬平方米、修路50公里、鋪磚石17萬塊、挖溝12公里。這些工程完工后,東北三省的農田灌溉、生態環境、地下水資源將有很大的改善,數十萬人民群眾將直接受益。
(本文作者、攝影者為王紹波 翁偉立 彭兵根 方衛東 楊再新 何永強 符德武)
【本欄責任編輯 趙忠范】

黑龍江省省長栗戰書、某集團軍政委王群等軍地領導與官兵一起參加清淤勞動。

官兵們以飽滿的熱情參加駐地民生工程援建工作。

某師“模范紅五團”官兵在吉林省舒蘭市“永舒灌渠”冒著春寒展開勞動競賽。

為改造牡丹江市區的“龍須溝”,官兵們不嫌臟,不怕累。

90后的兵,個個都是好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