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b314
《Geek》每期都有自己動手制作的內容,所使用的材料大多是木頭或者塑料,絕少出現金屬之類的堅硬物料。這無非是因為金屬質地堅硬,加工起來有很高的難度。不過,金屬材質獨有的光澤和質感是其他材料無法比擬的?!禛eek》在長時間的探索后,總結出一套適合個人使用的金屬加工技術,所以才有了這篇制作限量金屬模型的文章。
常見的金屬加工方式有銑削、沖壓、鍛造和鑄造幾種。其中銑削和沖壓都需要高度專業化的設備,因此適合個人使用的方式只有鑄造和鍛造兩種。我們要制作的金屬模型有很多彎曲的表面結構,用鍛造的方式有很大的難度,于是我們決定使用鑄造的方式來制作我們的限量版模型。其實鑄造也不是什么尖端的技術。早在六千多年以前的青銅時代,我們這個星球上的居民就開始使用鑄造的方式生產各種青銅器了。我們不過是用新的材料和工具,重復那些聰明的祖先們的生產方式而已。
準備篇
對鑄造技術稍有了解的Geek應該知道,所謂鑄造,大抵就是制作一個成品的模子,然后按照這個模子的外形做出一個容器,再將融化的金屬倒進容器中,冷卻后就成了我們要的東西。道理雖然簡單,可是其中的翻砂模、死角、排氣等問題解決起來還是有很多技術上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采用了一種新的材料來制造模具,這種材料就是我們在包裝中常見的發泡聚苯乙烯,俗稱也叫做保麗龍。
包裝用的塑料泡沫是用聚苯乙烯發泡30倍左右之后制成的,它的體積中有90%左右的部分是空氣。也就是說,融化后的塑料泡沫只有原來體積的三十分之一的大小。這意味著,注入融化的金屬后,保麗龍所制成的模具幾乎,可以完全融化,因此不用翻砂模,也免去了設計排氣孔的麻煩。此外,由于鑄造之后會毀掉模具,因此保證了每一個制品的唯一性,剛好符合我們“限量版”的要求。

除了用于制作模子的塑料泡沫外,我們還需要準備用于鑄造的金屬材料。為了方便加工,我們選擇錫來制作我們的金屬模型。因為錫的熔點只有232℃,在家用的燃氣灶上就能融化。此外,錫有著類似銀飾的金屬光澤,也不太容易生銹,用它鑄造的模型能夠美觀而持久。而且錫這玩意兒也很容易搞到,基本上隨便找家五金店都有焊錫絲賣。
除了主要材料,我們還會用到美工刀、油性記號筆、一片賽璐珞片、一小塊木板、砂紙、銼刀和幾只油畫筆。還得準備一點用來做鑄造模的石膏粉和一只用來調石膏的小水盆。
模具篇
如前所述,制作我們的限量版金屬模型的第一步,就是用保麗龍做出一個最終成品的模具。保麗龍的材質很軟,非常容易加工。但塑料泡沫塑形時只能減少而不能增加,因此在制作時要特別小心。我們用的方法是在紙上先畫出正面和側面草圖,然后根據草圖,在大致裁切好的保麗龍上畫出大概的位置,再使用美工刀切出輪廓。有了大致的輪廓后,就要用砂紙把模具的曲面打磨出來。保麗龍很軟,打磨不需要花很多的力氣,但是會有很多粉塵,所以這一步最好在開放的環境中進行。我們的模具上有一些凹進的細節部分,需要將砂紙折疊起來,用折皺的邊緣部分去打磨,除了多花一點時間外,倒也沒有特別麻煩。
我們這次做的模型有很多分叉的造型,比如兔子的耳朵部分。這樣的部分如果采用一體成型增加加工的難度,因此我們采用分開加工的方法。加工的步驟和剛才差不多,也是先打草稿,然后切割和打磨。加工完成后的各種部件最后還需要粘貼在一起。經過多次實驗,我們推薦大家使用熱熔膠來進行粘貼,不過粘的時候要小心,只要一點點膠就可以了。
翻模篇
做好模具之后,就需要把這個模具固定在石膏模的中間。既然要做石膏模,那首先要有石膏了。這種東西在美術商店很容易買到,它是雕塑系學生經常用到的原料之一。我們買到的石膏通常是粉狀的,我們需要用水將它調制成石膏漿才能使用。調制石膏漿所需要的石膏粉和水的體積比例大致是1:1,也就是說有多少水就用多少石膏粉。調制的時候先取好需要的水量,再將石膏粉慢慢倒如水中,等到石膏粉大致與水面差不多高的時候再開始攪拌。攪拌的時候最好用手,這樣能夠保證石膏粉不會凝結成塊狀。反正石膏是中性的,不會傷到皮膚的。
調制好石膏漿之后,我們就應該準備灌制石膏模具了。首先我們得在準備好的木板的正中貼上雙面膠,這是為了固定我們的模具。接下來,我們用一片賽璐珞片卷成筒狀,接縫的地方用雙面膠粘起來,放在一邊備用。我們知道,塑料泡沫有疏水性,要是直接把塑料泡沫做的模具放在石膏漿中,會很容易因為帶進氣泡而造成空鼓,影響成品的外形。因此我們要用油畫筆手工在模型的外面刷上一層石膏漿,保證石膏漿能夠和模型緊密接觸。
這一層石膏漿刷好后,我們才會用把賽璐珞片卷成的圓筒放在木板上,開始灌入石膏漿。灌入石膏漿的時候,也要注意不要直接在模型上方傾倒,而是應盡量遠離模型,這同樣是為了減少氣泡的產生。石膏漿的高度應該稍高于模型本體,這樣才能保證加熱模具的時候不會漏出來。為了掌握好高度,我們用記號筆在模型上方大約一公分的地方作上標記。由于賽璐珞圓筒和地下的木板沒有精密接觸,所以石膏漿可能會漏出來一些,不過石膏凝固很快,所以沒什么影響。
澆鑄篇
雖然石膏很快就能凝固,但要正真硬化還需要大約24小時的時間,于是我們的澆筑工作是在第二天進行的。首先我們把硬化完成的石膏塊翻過來,去除上面的雙面膠和周圍的賽璐珞片,在石膏塊的底部就露出的保麗龍模型的位置。這個地方就是我們的澆鑄孔,滾燙的錫液就從這個地方灌進石膏塊里去。由于這次模型體積不是很大,我們用一個鐵湯匙融化一些焊錫絲就已經足夠了。但在澆鑄之前,我們還需要在燃氣爐的另一個灶眼上將百膏塊略微加熱一些,免得錫液在灌進石膏塊的瞬間凝固,影響澆鑄的效果。
灌進去的錫液會迅速融化掉模型的塑料泡沫部分,然后逐步向下滲透。所以在灌錫的時候最好一點一點地添加,并時不時用細鐵絲伸進去攪一攪,好讓錫液吃進每一個細節當中。灌滿之后,灌注口上的錫液會鼓起成曲面,這時將多余的錫液用鐵湯匙刮到一邊,就可以關火了。
關火之后大約5小時,這一大坨石膏疙瘩就能涼透,這時就可以開始拆石膏了。拆石膏這個動作沒有什么技術含量可言,基本就是個力氣活。只是要注意下手離我們的澆鑄口遠一點,以免傷及無辜。挖出來的錫疙瘩表面應該還有一些細縫有少量殘留的石膏,用牙簽挑掉以后,我們的金屬模型就大致出現了。
打磨篇
雖然整體形象是出來了,但由于石膏表面會有很多微孔,所以這個模型顯得比較晦暗,沒有那種金屬的光澤。另外,由于細小的地方錫液不容易進去,所以還有很多細小的地方需要手工處理。這些表面上的小細節,我們就靠打磨來修正。在打磨前,我們先用銼刀把多余的部分去掉,一些沒有出來的細小縫隙也需要用銼刀大致地修一下。由于錫很軟,下手的時候不需要太用力,大不了多來幾下,要是修過了頭可就很難補救了。用銼刀修正了外形之后,就用400號左右的水砂紙打磨一下表面,去掉明顯的毛刺和保麗龍融化后留下的一些細小疤痕。
現在,這個小東西已經比剛出來的時候漂亮多了。但是這還不夠好。為了把它做出那種舊銀器的感覺,我們還搞來了一些丙烯顏料,打算給它上上色。丙烯顏料是在昨天買石膏粉的美術商店買的,由于我們只是做舊,所以只買一只黑色的就夠用了。丙烯顏料干得很快,涂滿模型的全身之后不一會兒就已經干透。這個時候我們再用800號的砂紙打磨一遍,我們的限量版金屬模型的表面就開始有光澤感了。只是這次打磨的時候就只做表面功夫,千萬不能去打磨細節,否則我們剛才費力涂上去的黑色就不見了。
打磨告一段落后,我們要進行的是拋光。拋光用的是擦銅油,在大一點的五金商店就能買到。不過為了免得走路,我是在淘寶上找到的,一瓶400ml含運費不到50元。這種東西只要沾一點在軟布上,就可以把金屬物品擦得锃亮。我們的金屬模型在推過兩次油之后,果然開始煥發出迷人的金屬光澤了。
后記
事實證明,只要操作得當,澆鑄這種原始的金屬加工方法也可以制作出不錯的手工藝品看看作品的造型和光澤,其實已經和國內以銀飾品聞名的某品牌產品不相上下了大家若是有興趣,參考我們的做法也一定可以做出屬于自己的限量版金屬模型的,對了,這里還要透露一句,由于錫非常容易焊接,我們還計劃采用分別鑄造部件的方法來制作尺寸更大、外觀更復雜的金屬模型,大家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