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on
春天已經來了,夏天還會遠嗎?說到夏季,最直觀的感受只有一個字——熱!滿大街穿著稀薄的美女也只能讓我們的眼睛吃吃冰棍,身體卻依然燥熱。為了保住飯碗,工薪族(例如《Geek》編輯部除了地主藍之外的人)每天還要頂著40多攝氏度的高溫穿戴整齊出門,真是受夠了罪。
那么夏季到底要怎么穿,才最涼快呢?
決定衣服涼快的因素
要想讓自己在夏天能更涼快一些,就得先找到“熱”的根源,才能對癥下藥。我們都知道熱量傳遞的三種方式:傳導、對流、輻射。其中,傳導是指在受熱不均勻的物體中,熱從高溫處依靠物體的分子逐漸傳到低溫處;對流是指在液體或氣體包括蒸汽中,熱量靠物質的流動從一部分向另一部分轉移:輻射就是高溫熱源通過空間向低溫物體發射電磁波,使低溫物體受熱升溫,它的形式與光相似。因為空氣和衣服都是熱的不良導體,所以熱傳導效應在夏季人體升溫過程中的作用并不明顯:人體能感覺到熱,主要是由于熱空氣的對流和太陽的輻射。而為了避免體溫過高,人體會自動控制皮膚血液流量以及汗腺分泌,從而增加散熱,保持恒溫。對,衣服要使人感覺涼快,就要在隔熱和散熱這兩個大方向上著手。通過分析,《Geek》總結出決定衣服穿起來是否涼快的四大要素:反射、透氣、通風、吸濕排汗。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四大要素是如何影響夏裝涼爽度的。
色彩與反射能力
如果有一種服裝面料能完全隔絕來自外界的熱量,同樣的,它也能完全隔絕人體散發的熱量,夏天穿著用這種面料制成的衣服,一定完全沒有涼快可言。不過,考慮到夏天人體最大的熱負荷來源是太陽輻射熱,我們可以想辦法阻擋一部分來自太陽的熱輻射。因此,夏裝的顏色以對太陽輻射反射率高、吸收率低為好。
根據黑體輻射理論,表面黑、粗糙的物體善于吸收熱;表面白亮光滑的物體不善于吸收熱和輻射熱,但善于反射熱。如果白色衣服表面吸熱度為1,那么其他顏色依次為:黃色1.65,青色1.77,灰色1.88,綠色1.94,紅色2.07,紫色2.26,黑色2.5。可見,黑色物體吸熱最快,白色物體吸熱最慢。也就是說,在所有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深色物體溫度變化較快,淺色物體則較慢。當外界氣溫低于體溫時,深色衣服有利于身體熱量的散發,許多散熱器的顏色都是黑色的,就是這個道理。但如果外界溫度高于體溫,穿深色衣服是不適宜的,淺色的衣服才能使人涼快一些。而且從視覺上來看,淺色也更能讓人心平氣靜。當然我們應該根據具體的環境考慮服裝的顏色,例如,如果是在陰涼處或者在夏季的晚上進行運動,那當然是深色更加涼快一點了。
另外,在夏季色彩鮮艷的衣服能起到涼爽、愉悅心情的作用。這個例子很容易在夏天的海灘得到理解,各種顏色亮麗的泳衣總能讓男同學們的身心無比愉悅!此外,外表面平滑的面料反射率高,吸收輻射熱能較少,所以夏季服裝的面料應以外表面光滑為好。而衣服的內表面貼近皮膚,粗糙一些能增加衣下氣層,有利于透氣和水汽彌散。
款式與通風性
夏天穿什么款式的衣服最涼快?不少男同學可能一口回答:“不穿最涼快!”
錯誤!
研究表明,赤膊只能在皮膚溫度高于環境溫度時傳導散熱,而盛夏酷暑的天氣,氣溫一般都接近或超過37℃(北京、重慶等大城市連續幾十天都是38℃以上高溫的情況也不少見),皮膚不但不能散熱,反而會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熱量,打赤膊的兄弟們會感覺更熱。
看看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們,夏季在外行走的時候,他們通常都將自己掩蔽在一大塊白色織物之下,風吹進衣服鼓起來像氣球一般,相當飄逸。實際上,這是炎熱季節最涼快的穿著方式。通過排出汗液以及利用汗液蒸發帶走熱量,是人體降溫的重要方式。空氣在體表的流動能夠快速散熱,同時加快汗液蒸發,就像用嘴吹滾燙的熱湯一樣。因此,在服裝款式的選擇上應該考慮“吸風”和“鼓風”作用。
一般說來,夏裝款式應以開口部分較大,穿著寬舒,衣服內外換氣良好為原則。敞開的衣領及寬大的袖子和褲腳,活動時有明顯的鼓風作用,能促使內外空氣對流;而在安靜狀態時,有如爐灶的煙筒促進換氣。此外,在出汗較多的背部和胸部,以及汗液不易蒸發的腋窩和腹股溝等處開口,可以加速空氣對流。所以夏天應選擇短袖襯衣、短褲,女生尤其適合穿喇叭裙、連衣裙,這類裙裝在走動時能產生較大的鼓風作用,穿起來比西裝套裙感覺更涼快。而緊身衣、牛仔褲和鉛筆褲等妨礙內外空氣對流,影響散熱,實在是不適合夏季穿。
面料材質與透氣性
透氣性指氣體透過織物的能力。作為服裝面料來說要有一定的透氣性,因為人體皮膚每時每刻都在進進呼吸,和外界進行氣體的交換,每天都有皮屑脫落、汗脂排出。從衛生學的角度來說,透氣性好的面料有利于內外氣體的交換以及人體皮膚的新陳代謝。夏季服裝面料的透氣性當然是越大越好,這才有利于人體熱量的散發和濕氣的排出。
透氣性取決于面料的編制結構、密度、厚度、表面形狀、彈性、柔軟性等因素。密度小的面料比密度大的面料透氣性好:薄的面料比厚的面料透氣性好;直通氣孔的面料比不定形氣孔的面料透氣性好;內表面粗糙的面料不易貼在皮膚上,比內表面光滑的面料透氣性好。彈性不好又較硬的機織布不合適做夏季服裝,夏季服裝面料應該選擇輕、薄、柔軟、彈性好的針織品,以便獲得涼爽、舒適的感覺。
面料結構與吸濕排汗功能
吸濕排汗功能是織物對水分的吸濕、移動、放濕等性質,也就是指織物的吸濕性和快干性。吸濕性差的衣服會使汗水順著皮膚流淌,起不到蒸發散熱的作用,而且始終濕漉漉的衣服也會影響穿著舒適度。絲綢、亞麻和部分新型人造纖維的吸汗能力很強,放濕速度也快,汗液能夠快速蒸發,從而保持人體皮膚的干爽感,用它們做成衣褲很適合夏天穿著。尤其是具有吸濕排汗功能的人造纖維,它們在濕潤狀態時也不會像棉纖維那樣倒伏,能夠始終保持織物與皮膚間舒適的微氣候狀態,達到提高舒適性的目的。
以著名的Coolmax纖維為例,它的截面形狀獨特。呈四管狀,為中空纖維,且纖維的管壁透氣。這種獨特的物理結構使得Coolmox纖維具有吸濕、排汗、透氣等特性,用它制成的面料有很好的毛細效應,可隨時將皮膚上的汗濕抽離皮膚,傳輸到面料表面從而迅速蒸發,使皮膚保持干爽和舒適。其干燥速率明顯好于其他面料,幾乎可以達到棉的2倍。應用于牛仔織物上時,其強大的透氣性和良好的吸濕控制,將使穿著者的皮膚保持干燥,減少體能消耗。
選衣選涼快
不管理論知識多么豐富,要選擇一件夏天穿起來比較涼快的成衣,還得從服裝的本身著手。對于一件成衣來說,不外乎有三大要素:款式、色彩和材質。其中,影響穿著舒適度的最大要素是材質,也就是服裝的面料,它不僅可以詮釋服裝的風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著服裝的色彩和造型的表現效果。關于不同的款式和色彩對于夏裝的意
義,我們剛剛已經講過了,現在就來具體介紹一下面料的選擇。
一般而言,絲、棉、麻等天然纖維,都是最好的夏季服裝面料。其中,柔滑的絲綢具有最佳親膚性,高檔衣服都采用絲綢制作,兼具舒適及美觀。
真絲
真絲是一種蛋白質纖維,含有多種氨基酸。在一般情況下,它不受外界溫度、濕度的影響,能較好地吸收皮膚排泄出來的汗液和其他廢物,保持皮膚的清潔和涼爽。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不起靜電,且能防止日光中紫外線的不良刺激,對皮膚也有保護作用。最神奇的是真絲具有其他天然纖維無法比擬的功能,它含有的賴氨酸能加速細胞的新陳代謝,保持皮膚的滋潤和光滑。而絲氨酸能激化皮膚細胞的活力,防止皮膚老化,促進傷口愈合。據研究,真絲衣服對某些皮膚病還有輔助治療的作用,能夠消炎殺菌止癢止痛。長有濕疹、疥癬、神經性皮炎的人穿戴真絲衣服,刺癢癥狀明顯減輕。所以有些醫療單位給病人使用真絲織物敷蓋傷口和病變部位,甚至讓他們平時穿用真絲衣服,起到藥物治療起不到的作用。
當然,絲綢具有如此優秀的功能和特點,它的價格自然也是不菲。相比絲綢,純棉服裝在這方面顯然具有先天的優勢。
純棉
純棉織物是以棉花為原料,由經緯紗交織而成,它具有四大優勢特點。吸濕性:棉纖維可從大氣中吸收水分,其含水率為8%~10%,所以它接觸人的皮膚時使人感到柔軟而不僵硬。保濕性:由于棉纖維是熱和電的不良導體,熱傳導系數極低,而且棉纖維本身具有多孔性、彈性高的優點,纖維之間能積存大量空氣,起到隔熱的作用,所以純棉纖維紡織品具有良好的保濕性。耐熱性:純棉織品在110℃以下時,只會引起織物上水分的蒸發,不會損傷纖維,常溫下的穿著使用和洗滌印染等對織品都無影響。衛生性:棉纖維是天然纖維,其主要成分是纖維素,經廣大勞動人民長期實踐證實,純棉織品與肌膚接觸無任何刺激,無負作用,衛生性能良好。純棉織物是夏季服裝最佳面料,深受大眾喜歡的T恤、牛仔褲等服裝幾乎全都是用純棉織物制成的。
純麻
近來,麻制面料也開始流行起來。麻制面料相對于其他面料來說,穿著更加涼快。因為它獨特的織布方式使得織物之間的空隙很大,具有優秀的散熱性能。麻織物具有強度高、吸濕性好、散熱性強的特性,尤其強度居天然纖維之首,它還具有天生的抗霉菌性,令衣服不易受潮發霉。麻型織物的品種比棉布和呢絨少得多,但因有其獨特的粗獷風格和涼爽透濕性能,加之近年來的回歸自然潮,使它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
新型化纖
現代紡織科技的發達,不僅使天然纖維成為夏季的寵兒,有些改進的化纖材料(除了前面提到的Coolmax纖維外,還有Lyocell纖維(中文品牌為“天絲”)、艾麗酷(Aerocool)纖維、新型溶劑法纖維、再生纖維素纖維等),也一改傳統化纖不透氣、悶熱的缺點,其透氣、吸濕、排汗的功能不比絲、麻、棉遜色。最重要的是,這些合成纖維制品不僅穿起來不悶熱,還能丟到洗衣機里清洗,省事方便還不變形。這對于懶人們(此處請感嘆我們這些懶人對社會發展起到的重要作用)來說,實在是一項“劃時代”的改進!
綜上所述,《Geek》鼓勵大家在夏季披著一大塊白棉布或麻布四處游走,體驗沙漠民族風情。但晚上如此出行應慎重為妙,以免被MM的尖叫刺穿耳膜,被GG當作幽靈狂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