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意大利、加拿大記者 張磊 陶短房 本報特約記者 陳一
被稱為“西方富國俱樂部”的G8峰會今天在意大利舉行,但國際媒體對這屆峰會到底能否解決這次金融危機疑問重重,澳大利亞APP新聞社甚至發出了“八國峰會可能時日不多”的預言。這次前來出席“8+5”領導人對話會議的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反而成為關注的焦點。歐盟委員會前主席、意大利前總理普羅迪日前希望在G8峰會上中國點亮世界,“中國將扮演有史以來最重要的角色”。
路透社7日報道稱,雖然中國并非G8的正式成員,但由于其經濟規模和實力而備受關注,最值得關注的一點,就是它是否會和G8的正式成員,也是“五國集團”成員之一的俄羅斯聯手,在G8峰會上重提建立新的國際儲備貨幣問題。報道稱,盡管中俄都指出,無意挑戰美元的地位,提出新的國際儲備貨幣,目的絕非損害和削弱美元,但相信若這一話題果真在這樣的場合提出,將引發激烈爭論和強烈反應。
參加本次峰會及相關會議的領導人來自39個國家,代表全球90%的經濟總量。參加G8與發展中國家領導人對話會議的,除“G8+5”外,還有埃及。在為期3天的會程中,只有一天是八國首腦關起門來談“家事”,這是八國峰會機制形成以來前所未見的。
新加坡《商業時報》的7日報道標題為“歐洲步履沉重,中國照常崛起”。報道稱,如果在以往,中國等“五國集團”在G8峰會上列席只具有一點點象征意味,而如今,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國家勢頭強勁,在G8峰會上光芒奪目,反倒是正式與會的歐洲諸國黯然失色。
美國《僑報》報道稱,意大利前總理普羅迪表示,在這次峰會上,如何推動經濟盡快復蘇是擺在八國領導人面前的難題,去年下半年以來,西方經濟體為應對危機可謂手段用盡,但經濟尚未出現明顯改觀,現在“更需要中國的聲音和應對策略”。
美國《紐約時報》日前的一篇文章也說,西方八國集團需要中國。文章認為,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遠遠大于八國集團中的一些國家,如加拿大、意大利,而且幾乎是俄羅斯的3倍。無論是從長期看,還是從短期看,八國集團不管是處理朝鮮問題,還是防止全球變暖的問題,都需要中國。文章還說,無論中國的政治進程怎么樣,世界都必須與中國共事。中國已逐漸變得比以前更負責,無論在國際貿易方面,還是在反恐領域,中國展現了真正的領導角色。
澳大利亞AAP新聞社7日的報道甚至認為“八國集團可能時日不多”。報道稱,G8在應對世界范圍內的金融危機時表現非常差,正慢慢地失去對全球經濟的控制力,現在面臨著要求取消該組織的呼聲。去年9月發生金融危機以來,八國集團除了發表一些聲明外,所作所為對于緩解金融危機幾乎沒有任何幫助作用,卻把這一重擔壓在了20國集團上。而且正是包括中國、澳大利亞、巴西、南非等國在內的20國集團直面金融危機的挑戰,舉行峰會尋找應對之策。報道援引倫敦經濟學院研究員理查德的話說,八國集團現在“變得已經與大多數重大問題沒有關系了”,“如果沒有中國、印度、巴西和南非的參與,它不能應對環境、貿易、國際金融。”日內瓦研究生院的懷普洛斯稱,世人應該為八國集團的壽終正寢做好準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