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中央社”7日的報道稱,臺海軍主力戰艦“海陽”號因故障在外海失去動力15小時,臺灣“立委”將當時的危險場景形容為“像一塊鐵在漂浮”,是“拿臺灣制海戰力及三百名官兵的生命開玩笑”。
臺灣《蘋果日報》率先透露這一消息稱,“海軍諾克斯級護衛艦淮陽(舷號937)號于6月19日在海上執行偵巡任務,上演了一場海上漂流記,軍艦因鍋爐無法點火而在海上失去動力長達15小時”。臺海軍發言人于7日晚些時候澄清說,的確有軍艦在海上失去動力,但發生故障的不是“淮陽”號而是同級別的“海陽”號。報道稱,“海陽”6月19號在執行海上偵巡任務時,發現鍋爐冷卻水位過低,決定在距離基隆港外海20海里處停爐檢查并排除故障。考慮到當時“蓮花”臺風接近,發生意外的地點又位在基隆港外海,來往船只密集,為避免發生碰船意外,海軍艦隊指揮部立即派出拖船把“海陽”號拖帶返港。事后檢查發現,“海陽”號鍋爐的高壓管線破裂,但臺海軍強調該處已經完全修復,“海陽”號也繼續執行海上偵巡任務,日前才返回蘇澳港。
“海陽”艦是臺軍向美國租用的“諾克斯”級護衛艦的第五艘,全部共有八艘。臺海軍引進此型艦,主要是填補舊式“陽”字號驅逐艦退役后留下的反潛戰力空白,與自建的“成功”級、從法國購買的“拉婓特”級并列為護衛艦的三大主力。不過由于該級艦服役時間已經長達37年,在動力系統、武器裝備等方面都明顯老化,因此臺海軍并不把“諾克斯”級當成未來主力艦,還將設法找尋其他艦種取代。
盡管臺海軍稱“我們海軍還是保養得很好”,并不影響戰備任務,但這次事故遭到臺灣藍綠“立委”的批評。民進黨“立委”蔡同榮說,海軍戰艦居然在巡邏任務中發生熄火狀況,等于變成一艘毫無戰力的“海上靶船”,“簡直拿臺灣制海戰力及三百名官兵的生命開玩笑”。國民黨“立委”廖婉汝則批評軍方大規模縮減兵力造成技術和人才斷層,導致海軍維修能力差,要求海軍進行徹底檢討。▲(馬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