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稍胖者更長壽
保健專家向來警告肥胖對健康不好,但日本一項最新研究發現,身材稍胖的人反而最長壽。
日本東北大學醫學研究所的科學家追蹤調查日本北部宮城縣5萬名年齡介于40歲至79歲之間的中老年人,研究時間長達12年。結果發現,人到40歲時,身材稍胖的人比纖瘦的人長命6至7年,身材非常瘦的人的平均壽命比肥胖者短命5年左右。
研究者認為,瘦人的平均壽命較短,可能是因為他們較容易感染一些疾病如肺炎和血管較脆弱。“瘦人最好嘗試增至正常體重,但我們不相信身材正常的人增加體重會帶來好處。”
壞消息:酗酒的傳染
美國政府日前公布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父親酗酒不僅對自己造成傷害,而且還會把這一習慣“傳染”給孩子。這一結論是在對約1萬對父子進行調查分析后得出的。研究發現,如果12歲至17歲的孩子和有酗酒習慣的父親生活在一起,他們養成喝酒習慣的幾率為38.8%;如果父親有喝酒習慣但不酗酒,那么孩子養成喝酒習慣的幾率為33.2%;如果父親滴酒不沾,孩子喝酒的幾率只有21.1%。
天文:火星的古代湖泊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爾得分校的研究組,已經在火星上發現能證明這顆紅色行星上存在湖岸線的具有決定意義的證據。
研究者在一個寬闊的三角洲地帶發現這個湖岸線證據,包括一系列縱橫交錯的壟溝和水渠,科學家認為這里可能還存在一些沙灘沉積物的殘余物。據估計,這個湖泊可能已經有30億歲,它占地250平方公里,深達500米。
研究者說,這一原始湖床和三角洲沉積物,將成為未來尋找火星生命跡象的登陸任務的主要研究對象。
進化:恐龍體重被夸大
美國科學家為評估恐龍體重研究出一種新的統計模型,并估計科學界一直把許多恐龍想象得太巨大。高估的幅度往往達到一倍。
喬治一梅森大學和科羅拉多州立大學一個專家小組在《動物學雜志》上報告,他們以傳統的絕種動物體重評估方式來計算大象等多種活體動物的體重,結果所得數字遠遠高于它們的實際體重;其后他們研究出一個準確得多的全新統計模型,以動物的骨頭寬度計算它們的大約體重,新舊數字自然大相徑庭。
一向被視為最巨大恐龍之一的迷惑龍(雷龍),以往的估計體重為42噸,新公式得出的數字卻只有20噸。
新知:超音速雨滴
科學家通過多年的研究驚奇地發現,雨滴的下落速度遠比以前想象的要快,部分雨滴的下落速度甚至超過了音速。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直徑100微米大小的雨滴,其真實的下落速度往往可達到3米/秒~4米/秒。部分雨滴的下落速度往往遠超過音速,以超音速下落的雨滴往往形成于云雨相互碰撞過程中,碰撞后形成的雨滴在原有速度上進一步加速下落。
環境:海洋變酸,魚耳增大
二氧化碳被海洋吸收后會對魚產生一種有趣的效果——它們的耳朵變大了。
魚的耳朵結構由礦物質構成,被稱為耳石,并且長在身體里。從大氣中吸收的逐漸增多的二氧化碳正使得海洋的酸性增加,酸能溶解和軟化貝殼。所以,加州大學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生物海洋學家想知道酸是否能減小魚的耳石的尺寸。
研究結果恰恰相反。研究人員測量小魚出生7到8天后的耳石,當水中二氧化碳量達到正常值6倍,這些小魚的耳石比正常情況大了15%到17%。重復實驗得到了相同的結論。研究者把水中的二氧化碳量減少到正常值的3.5倍——這預計是到2100年海洋二氧化碳的濃度——這些魚的耳骨比當前海水中生活的魚的耳骨大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