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董必武與建國初期的法制建設

2009-07-13 01:49:16宋鳳英
黨史縱橫 2009年6期
關鍵詞:法律

宋鳳英

董必武是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是新中國法制建設的主要奠基人和長期從事政法工作的國家領導人,也是黨內堅決主張法治的第一人。董必武1975年病逝,其法制思想雖然未能在當時得到有效實施,但卻對當代中國法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廢除舊法統,建立人民新法制

新中國建立后,董必武歷任中央財經委員會主任、政務院副總理、政務院政法委員會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全同政協副主席、中共中央監察委員會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及代主席。董必武在五四運動之前兩次東渡日本攻讀法律,回國后又在武昌合辦過律師事務所,是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人中僅有的幾位精通法律的馬克思主義法學家之一。

董必武領導并參與了廢除國民黨反動政府一切壓迫人民的法律、法令和司法制度,建立人民的新法制這一有重大意義的工作。

建國前夕,董必武按照中央指示精神,簽署發布了關于廢除國民黨的《六法全書》及其一切反動法律的訓令。同時,董必武認為必須逐步建立各種新的、完善的法律。1949年底到1950年初,他主持政法委員會常務會議,討論《人民法庭組織條例草案》,討論修改《嚴禁鴉片煙毒及其他毒品令》和《婚姻條例草案》。1950年8月,董必武主持政法草案審查會議,負責審查修訂農村區、鄉人民代表會議及區、鄉人民政府組織通則、大城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及區人民政府組織通則、革命殘廢軍人優待撫恤等五個暫行條例和全國第一屆司法會議通過的有關法令與各種文件。

董必武直接參與了《共同綱領》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及《婚姻法》、《土地改革法》、《工會法》、《懲治反革命條例》、《懲治貪污條例》等各項重要法典、法律的制訂工作。

董必武重視中央與地方政法機關的建立。建國伊始,他協助周恩來,迅速地建立了政治法律委員會以及內務部、公安部、司法部、法制委員會等部門。不久,各地司法局以及公證機關、律師機構也先后建立。1951年5月,他領導政法委員會討論決定省級以上人民政府建立政法委員會,確定該委員會負責指導與聯系民政、公安、司法、檢察署、法院、監察委員會等機關的工作,并處理相互間的組織與工作關系。

建國初期,人民政府對舊司法人員采取“包下來”政策,司法隊伍中舊司法人員占了不少,如上海市法院舊人員占百分之八十。他們一般均未經過徹底改造,還存在著非常嚴重的舊法思想和舊司法作風。加上有些老干部思想不明確,意志不堅定,信任依靠舊司法人員,致使在政治上與工作上遭受嚴重損失,司法干部隊伍存在著嚴重的組織不純和思想不純。江西一個地區的1382個舊司法人員中,僅以政治上看,就有290個是反革命。1952年5月,中央政法部門按照董必武的指示,派四個聯合視察組到各大行政區進行調查研究時,發現了這些問題。為此,董必武提出:為了保持與提高司法機關政治、組織、思想作風的純潔性,必須徹底改造與整頓各級司法機關。1952年下半年,董必武領導了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的司法改革運動。對舊司法人員采取的原則是:舊司法人員不得任人民法院的審判員,舊司法人員未經徹底改造和嚴格考驗者,不得作審判工作。應將司法人員中的壞分子從審判部門清除出去。司法改革運動使全國司法干部隊伍在組織上更加純潔,在政治思想上得到了提高,劃清了敵我界限和新舊法律觀的界限。

提出“依法辦事是法制建設的中心環節”的主張

新中國建立特別是進入大規模的經濟建設時期后,我們黨和國家的根本任務發生了歷史性的轉變。隨著這個歷史性轉變,必須把法制建設提到黨和國家的重要議事日程。當時黨和國家的一些領導同志,特別是董必武、彭真對這個問題比較早地有了深刻認識,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和文章。其中董必武在“八大”所作的《進一步加強人民民主法制,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言,是他眾多法學文獻中最為光輝的一篇。董必武在發言中,系統而全面地總結了建國七年來的法制工作,深刻而精辟地闡述了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重要性和方針政策,為我國法制建設奠定了基本框架和正確思路。

1956年6月25日后,董必武遵照中央的安排,多次邀請有關方面的同志座談,研究我國法制建設的基本經驗,探索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的各種問題。發言稿前后修改十余稿。董必武在發言中,首先講了人民民主法制的形成和作用,肯定了建國七年來法制工作的成績和經驗。同時,指出了目前法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他認為,主要問題有兩個:一是法制還不完備,還缺乏一些亟需的較完整的基本法律,如刑法、民法、訴訟法、勞動法、土地使用法等。另一方面,董必武強調少數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不重視或者不遵守國家法制的現象。他說,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但是,有些地方沒有依照規定按期開會。至于不傾聽代表的意見,不按照法律規定的手續撤換代表,甚至限制代表向人民代表大會反映群眾呼聲等違法現象,都不止一次地在某些省內發生過。他還指出,黨是國家的領導核心,但是,我們黨從來是把黨組織和國家機關嚴格劃分清楚的,黨是通過自己的黨員和黨組織領導國家機關,而不是包辦代替國家機關的工作。有些地方黨委存在著黨政不分的現象,黨委往往直接發號施令,代替了一部分國家機關的行政工作,這樣會削弱黨對國家機關應有的政治領導。

針對我國法制建設工作存在的問題,董必武強調“依法辦事是進一步加強法制的中心環節”。他認為,依法辦事有兩方面的意義:其一,必須有法可依。這就促使我們趕快把國家尚不完備的幾種重要的法律制定出來。對于急需修改的法律,也要修改好。其二,有法必依。一切國家柳關都要依法辦事,凡屬已有明文規定的,必須確切地執行,按照規定辦事。在法制的執行過程中,如果發現它的規定有不符合實際情況的,應該按照法定程序修改、補充。這是第一次提出并系統闡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法制原則,對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有重大意義。

董必武在黨的“八大”上的發言,集中地展示了建國七年來我國法制建設探索的成果。但是,在當時就全黨來說,對法制建設的認識還沒有達到董必武所認識的高度。特別是1957年開展的反右派斗爭,使我國的民主法制建設發生了大轉彎。在這場斗爭中,把一些主張發展民主、健全法制的正確意見,統統作為“右派”言論加以批判。董必武提出的加強法制和依法辦事的思想也未能幸免。當時一些報刊上發表的一系列批判文章說:“右派向黨和社會主義進攻的一個重要方面是要求法制;提出改變‘無法可依、‘有法不依的目的是企圖復辟資本主義;提出抓緊制定刑法、民法和各種單行法律,是企圖以法律代替政策,否定黨的領導。”等等。就連憲

法所明文規定的一些原則,如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法院獨立審判,檢察院獨立行使檢察權等,也遭到批判。律師辯護制度也取消了。1959年,全國人大通過決議撤銷了司法部、監察部,隨后又撤銷了國務院法制局。從此之后,立法工作基本上停滯下來。

由于不重視民主與法制,成為“文革”得以發生的一個重要條件,給國家和民族帶來了極大的災難。歷史的進程證明了董必武法制思想的正確性和科學性。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采納了董必武依法辦事的主張,提出了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加強社會主義法制的任務,制定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制建設方針。從這時起,中國法制的航船在經過一個大的曲折后,又回到了正確的航道。今天重溫董必武“八大”發言,深深地敬佩他富有遠見卓識的科學思想和大無畏的政治勇氣,同時也激勵我們在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大道上積極探索,開拓前進。

董必武提出的“依法辦事”的內涵,得到了薄一波的高度評價。薄一波在《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中指出,“八大展示的探索成果,在經濟領域以外的,要算董必武同志關于法制建設的觀點最為重要。他在大會上的發言認為,在廢除舊的《六法全書》之后,要逐步完備我們的法制,寫出我們自己的《六法全書》。要制定刑法、民法、訴訟法、勞動法、土地使用法等一系列法律。他明確提出了黨政職能分開的原則,認為加強民主與法制建設,可以使黨和政府的活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在群眾運動一個接一個的年代,他對法制建設的認識達到這樣的境界,是很可貴的。”

后來,鄧小平將董必武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法制思想發展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制原則,進一步豐富了“依法辦事”的內涵。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又把這些法制原則概括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并通過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明確寫進了憲法。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們黨和國家一手抓經濟建設,一手抓法制建設,回到了董必武提出的法制建設上來。而隨著黨中央“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戰略的提出,我國的法制建設步伐更加加快,現已初步建立起了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律體系,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提供了法制保障。

董必武與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社會主義中國的基本政治制度,也是中國人民管理自己國家的組織形式。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標志著這一基本政治制度在中國的正式確定。董必武作為黨和國家領導人,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中國的確立,付出了開拓者的艱辛探索并做出了先驅者的重大貢獻。

新中國建立后,董必武被任命為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副總理、政治法律委員會主任,從而開始了他協助周恩來領導民主建政工作的新歷程。董必武參與領導并制訂修改了《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組織通則》、《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組織通則》、《縣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組織通則》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所屬各機關組織通則》等四個通則。1950年,他領導組織了政法草案審查會議,下設有邵力子為組長的區鄉建設小組,重點制訂、修改這些有關人民代表會議的規章。并委派有關工作人員深入北京、山西、河北等省市進行調查研究,,及時反映基層政權建設的狀況。同年8月,他又主持審查了由內務部起草的,經7月全國民政會議討論的四個組織通則草案,并提出了修正草案。對此,中央政法委也進行了研究,最后匯交政法草案審查會議審定。10月25日,他將這4個組織通則分送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等審核。這些組織通則的制訂,為新中國的基層政權建設提供了法律的依據。

1951年6月,董必武向周恩來及中共中央建議召開華北縣長會議,把華北地區作為試點,取得經驗后再推廣到其他行政區。經過一系列的準備后,華北縣長會議于同年9月23日召開,董必武作了題為《論加強人民代表會議的工作》的講話,對人民代表會議的工作提出了指導性的意見。華北會議后,董必武又針對縣鄉政權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分別于10月18日和12月3日給華東局饒漱石和毛澤東寫信,指出黨委“親自去領導這種工作,這是對的,很必要的”。但“黨委領導建政工作時,必須經過政權機關去做”。毛澤東對這個意見非常重視,在次日的回信中說:“我認為你給饒漱石同志的信的內容是正確的,可以抄發華東以外各中央局負責同志一閱,促其注意這件事。”正是由于推廣了華北縣長會議的經驗,到1952年,由人民代表會議代行人民代表大會職權的縣達7C0多個,占全國縣數的1/3。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制度已在逐步完善的過程中。

1953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召開第二十次會議,聽取了周恩來關于召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決議的說明,并通過相應決議。會議還決定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起草委員會和選舉法起草委員會。董必武作為憲法起草委員會委員,開始與毛澤東等一同參與憲法的起草工作。同年2月6日,董必武在政協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作《關于召開由人民用普選方法產生的鄉、縣、省(市)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問題》的報告,重點論述了召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增強了黨內外對召開普選的人民代表大會的信心。會后不久,他又派人到山東濟南進行普選工作和召開人民代表大會的試點,以便于及時總結經驗,在全國推廣。

1953年12月,毛澤東赴杭州主持憲法起草工作,由劉少奇在京主持中共中央的日常工作。1954年2月26日,憲法起草工作已寫出“三讀稿”,并于當日送“中央各同志閱看”。劉少奇于28日、3月1日連續召開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討論毛澤東送來的憲法草案初稿“三讀稿”。董必武出席了這兩天舉行的會議。會議討論并基本通過“三讀稿”后決定:以董必武為主,彭真、張際春參加組成研究小組,根據中央政治局討論中提出的意見及憲法起草小組的意見,將“三讀稿”加以研究和修改。

研究、修改“三讀稿”,形成“四讀稿”,這是憲法起草過程中重要的一環。董必武和彭真、張際春經過一周時間的字斟句酌、反復推敲,于3月8日形成了憲法草案初稿四讀稿。經過憲法小組的潤色修改,中共中央草擬的憲法草案基本告成。在參加憲法研究小組和憲法小組的過程中,董必武發表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他特別強調制訂憲法要注意反映中國的國情,強調憲法對中國社會生活的適應性。如討論憲法草案初稿第九十五條第二款“國家保護關懷青年的體力和智力的發展”時,要不要加“保護”一詞,曾引起爭論。董必武說:“智力發展如何保護?幾百萬小學生,他讓你保護一下,要上中學,你怎么辦?為了保護,他們來質問你,你毫無

辦法”。董必武認為,應相據中國實際國情來規定憲法條文,不能超越社會發展的實際狀況。董必武的意見被采納。t954年憲法第九十四條第二款規定:“國家特別關懷青年的體力和智力的發展”。

3月23日,董必武出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起草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毛澤東代表中國共產黨提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初稿)》。他說:這個初稿可以小修改,可以大修改,也可以推翻另擬初稿。會議決定,憲法草案初稿除憲法起草委員會全體會議討論外,政協全國委員會也進行分組討論,并分發各大行政區、各省市的領導機關和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的地方組織進行討論,對憲法草案初稿進行修改,這一任務在最近兩個月內完成,以便提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作為草案批準公布。

6月14日,董必武出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30次會議。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關于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的決議》。決定將憲法(草案)公布,交付全國人民討論。憲法(草案)公布后的第五天,6月20日,董必武向中央政法干部學校師生作題為《進一步加強法律工作和群眾的守法教育》的報告。

董必武一方面參加憲法草案初稿的修改及幾部單行法律的起草工作,同時也在深入思考怎樣趁著憲法的制定和幾部重要法律頒布之際,真正促進國家逐步走上“按法律辦事”的軌道。他從幾年的人民民主和法制創制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意識到用法律保證國家建設,有著極為嚴重的意義。必須在全黨全民中增強法律意識,樹立法律嚴肅性的理念,培養守法思想。否則,即使制訂了憲法和法律,法也是空的。

6月29日,董必武主持召開中國政治法律學會第一屆理事會第五次會議,通過擁護憲法草案的決議,并決定組織學會成員進行學習討論,提出修改意見。7月至8月,中國政治法律學會組織了四次憲法草案學習討論會。

1954年9月15日至28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隆重召開。從此,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基本的政治制度在中華大地上確立起來。

9月15日下午4時開始,劉少奇代表憲法起草委員會作《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的報告》。經過幾天的討論,9月20日下午3時,大會在周恩來的主持下對憲法草案進行無記名投票。董必武在淺紅色的表決票上莊嚴地畫了一個圓圈,表示贊成,然后走到投票箱前投下了神圣的一票。

9月21日,一屆全國人大一次大會又一致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和地方政府組織法》。這四項法律和日前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于9月28日公布。

9月24日,董必武在全體會議上作《五年來政治法律工作中的幾個問題和加強守法教育問題》的發言。這是他對從1949年10月擔任政務院副總理兼政法委員會主任五年以來主要工作情況的報告,也是他即將擔任新的職務前,對國家的民主建政工作和法制建設亟待解決的問題的留言。報告提出今后必須“進一步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保證憲法的貫徹實施,以利于社會主義建設和社會主義改造的順利進行”。

9月27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國家領導人,董必武當選為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從此,董必武遵從黨和人民的意愿,在新中國人民民主和人民法制建設的高潮中,走進最高人民法院,履行起中華人民共和國首席大法官的職責。

新中國法院制度的構建者

董必武曾擔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具體領導這方面的工作。他強調法院的基本任務,就是獨立地運用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能,通過對具體的刑事、民事案件的審判,來達到為憲法規定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服務的目的。為保證判決的正確、及時,董必武認為在審判過程中應設立人民陪審員、公開審判、辯護和審判合議等制度。同時,為進一步提高辦案質量,使司法工作更好地為經濟建設服務,并盡可能地便利群眾,減少犯罪和糾紛,董必武又在組織上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建立11個鐵路運輸專門法院,兩個水上運輸專門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設立了鐵路、水上運輸審判庭,相應地在各省市人民法院中設立了122個經濟建設保護庭(組),并設立了公證機構、法律顧問處、下鄉就審的巡回法庭和工礦企業的仲裁委員會,在農村和城市街道相當普遍地設立了居民的調解委員會。這些組織的建立,“對保障國家經濟建設事業的順利發展,提高人民群眾的政治覺悟和革命警惕性,以及對法院本身提高審判質量和政策水平,都起了積極作用”。

董必武領導最高人民法院大力改善審判人員的審判作風。1954年底,湖南省人民法院檢查綏寧縣人民法院錯判“放蠱”案件,典型地反映了某些審判人員存在著“先入為主、不調查研究、指供誘供、刑訊逼供、屈打成招”的錯誤審判作風。1955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把湖南省人民法院的報告轉報中共中央。中共中央轉發了這個報告,并發出關于改善司法機關審判作風的指示,要求各級人民法院發動全體司法人員對自己的審判作風進行深刻的檢查,反對逼供等不良審判作風,提倡科學的調查研究的審判作風,以避免錯案繼續發生。

為了教育審判人員改善審判作風,董必武指示把古今一些重證據不輕信口供、注重調查研究的案例編成一個小冊子,發給審判人員,并且親自在小冊子前面寫了一段話:“重證據不重口供是我們人民審判員進行審判時必須遵守的原則。但僅僅遵守這一原則是不夠的,人民審判員還必須從案件的各個側面觀察,找出它們之間的關系,才能作出比較客觀的判斷;最忌的是粗枝大葉,漫不經心”。

董必武很注重訴訟程序經驗的總結,推動了全國各級法院審判程序的統一。他在1955年指出:法院依法審判,既要依實體法,也要依程序法。我國尚無程序法。把各地人民法院現行訴訟程序方面的豐富經驗總結起來,略加提高,使之接近于人民法院組織法,這對于改進各地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是有普遍意義的。根據董必武的意見,最高人民法院經過深入調研,先后寫出了《關于北京、天津、上海等十四個大城市高、中級人民法院刑事案件審理程序的初步總結》、《關于北京、天津、上海十三個大城市高、中級人民法院民事案件審理程序的初步總結》和《各級人民法院刑、民事案件審判程序總結》,經過反復修改,并經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審議通過,印發全國各級人民法院參酌試行。這3個程序總結的產生逐步統一了全國各級人民法院的審判程序,推動了對人民法院組織法的貫徹執行,是人民法院總結審判經驗推動司法公正的一個成功范例。

在董必武的主持下,人民法院進一步確立了依法獨立審判制度、合議制度、賠償制度、辯護制度、公開審判制度、審判委

員會制度以及公檢法三機關分工負責,相互制約的訴訟制度和原則,奠定了人民法院工作的思想、制度和組織基礎。

新中國律師制度的奠基人

董必武是新中國法制的奠基人,還表現在他是新中國律師制度奠基人。在新中國律師制度建設中,他不僅重視舊的律師人員的改造,重視律師隊伍的建設和發展,還非常重視司法制度中的辯護制的實行和對律師辯護的保護。

辯護制是現代司法制度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律師制度賴以存在和發展的條件。建國初期,由于有些人對辯護制的認識不足,在實踐中出現了不準被告人自己辯護,也不準被告人請辯護人辯護的情形。董必武感到這種情形的嚴重性,在1954年11月19日召開的司法工作座談會和檢察工作座談會上,他專門強調了辯護制問題,并明確指出:“我們看到過不少這樣情況,就是不準被告自己辯護,不準請辯護人辯護。要知道法院的判決不僅是要使當事人信服,更重要的是判決要符合廣大人民的意志,要使群眾信服。如果沒有辯護,就是判得再正確,也不足使人口服心服。不準辯護會使我們的錯案更多,過去在這方面是注意不夠的。”1956年9月19日,董必武在黨的“八大”上的發言中指出,限制被告人行使辯護和上訴的權利,這些都是違法的行為,必須徹底加以肅清。

重視律師隊伍的建設和發展。要在新中國司法制度中實行辯護制,不建立律師制度,不發展律師隊伍是不行的。1954年5月18日,董必武在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明確指出:“憲法規定人民有辯護權,這就需要律師,需要多少?我們有近三千個法院,不可能一個律師管幾個法院,從這一個縣跑到那一個縣去辯護;也不可能一個地方只有一個律師,像上海、天津、武漢、廣州這樣的大城市,需要的律師就很多。”董必武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說過,“今后對于法律工作者的需要必將日益增加,各級法律工作機關的干部要補充,公證人、辯護人又要設置,監獄管理人員也要培養,此外還要配備中等以上學校的憲法教員和農村法律宣傳員等等,這些數以上十萬計的人員,最遲要在第二個五年計劃期內加以解決”。

由于董必武的積極倡導,新中國律師制度的建立得到了中央的重視和社會的關注,律師隊伍也得到了迅速發展。到1957年6月,全國已有19個律師仂會籌備會,800多個法律顧問處,專職律師25C0多人,兼職律師300多人。

20世紀50年代末,正當董必武極力推動中國律師制度建設時,卻遭到“左傾”思想的猛烈沖擊。有人說:“律師制度是資產階級的制度”,把律師出庭為刑事被告人辯護說成是“喪失階級立場”、“替壞人說話”等等。1957年下半年,出現了反右斗爭擴大化,很多律師被錨劃成右派分子,結果使推行不到兩年的律師制度很快夭折。這場政治災難使眾多律師因此喪失了“政治生命”甚至人身自由。

司法行政機關應是律師工作的主管機關。可是從1957年下半年開始,“反右”斗爭嚴重擴大化。司法部有一批主張依法辦事,按照中共“八大”路線前進的業務骨干被錯劃為右派。1957年8月13日到24日,司法部黨組全體成員6人及正司級黨員干部3人共9人在第四屆全國司法工作會議上,被打成“反黨集團”,四條“罪狀”是:“鼓吹階級斗爭熄滅論”、“堅持舊法觀點”、“反對黨對司法工作的領導”、“包庇右派”,受到錯誤批判和處理,這一事件很快影響到下級司法行政機關,并直接影響到司法部的存在。

廢除律師,取消司法部,將司法行政機關歸并法院,這使董必武為新中國的司法制度建設深感憂慮。董必武認為,司法機關之間要有分工,司法體制中要有制約。國家需要完備的司法建設,需要律師制度。在“反右派斗爭”處于激烈的風暴之中時,董必武仍然清醒地堅持自己的觀點,直到1958年4月他還明確表示:“高級法院和司法廳(局)臨時合署辦公是可以的。至于要不要取消司法廳(局),這是個大問題,中央還沒有研究。實際上司法建設還有許多事要做。就法院來說,機構如何設置,尚需研究。有人的建設,物的建設(法庭等);還有監獄、律師、公證、公斷、法醫、法律編纂、干部訓練等。我們的國家還要向前發展,還有許多東西要消滅,也就需要有完備的司法建設。司法工作要有個遠景,司法建設中的各種行政工作都放在法院是搞不好的”。

對法院與司法行政機關合署辦公的做法,董必武是持否定態度的。董必武的觀點相當明確,他認為,“法是人搞的,沒有什么神秘,但法是科學”。“我個人傾向于法院與司法行政有個分工好”。可惜的是,董必武的新中國律師制度建設乃至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法學思想,在50年代末國家的政治舞臺上,已經無法抗衡占上風的左傾思潮。但是董必武在當時的境況下,從國家必然向前發展的高度仍然關心著包括律師制度在內的法治建設。在新中國法制建設的發展史上,人們不應該也不會忘卻董必武。

猜你喜歡
法律
見義勇為的法律保護
新少年(2023年9期)2023-10-14 15:57:47
法律推理與法律一體化
法律方法(2022年1期)2022-07-21 09:17:10
法律解釋與自然法
法律方法(2021年3期)2021-03-16 05:57:02
為什么法律推理必須是獨特的
法律方法(2019年4期)2019-11-16 01:07:16
法律適用中的邏輯思維
法律方法(2019年3期)2019-09-11 06:27:06
法律擬制與法律變遷
法律方法(2019年1期)2019-05-21 01:03:26
非正義法律之解釋與無效
法律方法(2018年2期)2018-07-13 03:21:38
《歡樂頌》中的法律“梗”
學生天地(2016年23期)2016-05-17 05:47:10
讓人死亡的法律
山東青年(2016年1期)2016-02-28 14:25:30
“互助獻血”質疑聲背后的法律困惑
中國衛生(2015年1期)2015-11-16 01:05:56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婷婷亚洲综合五月| 国产成人8x视频一区二区|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蜜桃| 亚洲无码A视频在线| 一级毛片免费不卡在线|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 天天爽免费视频| 看看一级毛片| 韩日免费小视频| 亚洲天堂视频网| 亚洲欧美精品日韩欧美| 在线免费看片a|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妖精视频| 欧美成人免费|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桥未久| 欧美国产在线一区| 久久国产高潮流白浆免费观看| 五月天在线网站| 亚洲愉拍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福利| 亚洲永久免费网站| 午夜福利网址|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av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久久| 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1024| 在线免费观看a视频| 欧美在线视频不卡第一页| 国内精品视频在线| 人妻出轨无码中文一区二区| 精品视频在线一区| 国产女人爽到高潮的免费视频| 日韩欧美国产另类| 91丝袜美腿高跟国产极品老师|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 亚洲品质国产精品无码|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国产av| 日本少妇又色又爽又高潮| 欧美中日韩在线| 欧美成人精品在线| 国产自在线拍| 亚洲AV电影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第一页不卡| 久久精品嫩草研究院|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色婷婷成人| 国产精品露脸视频| 91蝌蚪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青青操| 国产无码在线调教| 九九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高清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人妻丰满熟妇αv无码| 丁香综合在线|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鸭| 在线免费不卡视频| 中国国产高清免费AV片| 亚洲天堂.com| 伊人查蕉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精品国产aⅴ一区二区三区| 99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a亚洲视频| 国产理论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538国产在线| 欧美a在线看| 国产精品七七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另类| 亚洲精品爱草草视频在线| 一级毛片在线免费看| 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网站| 婷婷亚洲天堂|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AⅤ| 欧美日韩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 被公侵犯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2022国产无码在线| 啪啪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人妻中文久热无码丝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