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國水稻高產創建活動率先在貴州省遵義市啟動
4月15日,2009年全國水稻高產創建活動率先在貴州省遵義市啟動,并向18個水稻主產省(區、市)發放了“水稻高產創建技術規范模式圖”。
2008年,在150個水稻高產創建示范片中,一季稻萬畝示范片畝產超過700公斤的有46個,雙季稻萬畝示范片畝產超過900公斤的有52個;80個一季稻萬畝示范片平均畝產688公斤,比所在縣畝產高112公斤;52個雙季稻萬畝示范片平均畝產1093公斤,比所在縣畝產高201公斤;132個水稻萬畝示范片優質品種覆蓋率達90%以上,比所在縣高20個百分點。
今年農業部將在更大規模、更廣范圍、更高層次上深入推進高產創建,全面提升農業產出率和綜合生產能力。水稻高產創建的省份(單位)將由23個增加到26個;示范縣由150個增加到300個;示范點個數由150個增加到600個;示范點規模由1萬畝增加到3萬~5萬畝,有條件的地方將整村、整鄉、整縣推進。(北京 梁寶忠)
新疆農村“雙語”教師特培計劃啟動
2009年至2013年,新疆要在原有南疆四地州農村中小學“雙語”教師特培計劃的基礎上,擴大培養規模和定向就業覆蓋面,啟動實施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村“雙語”教師特培計劃。
新的“特培計劃”在培養形式上,將原來單一的專科層次擴大到本科、專科、中師三個層次;將原來由區內6所師范院校培養,增加到區內外7所院校培養。在定向培養范圍上,擴大到南北疆七地州和巴州、哈密等其他一些地州的貧困縣市。新的“特培計劃”學生學費、住宿費由自治區財政統一負責解決。“特培生”實習支教經費納入“自治區實習支教計劃”專項。“特培生”畢業后,須按協議規定由地州教育行政部門安排至南疆四地州及其他貧困地區鄉鎮中小學或幼兒園就業,并保證在鄉(鎮)中小學工作5年以上。(新疆 王春莉)
湖南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將獲補助
湖南省衛生廳前不久下發《湖南省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指導方案(試行)》,有湖南戶籍、農業戶口、符合國家計劃生育政策、在定點助產機構分娩的孕產婦住院分娩可以獲得補助。
全省縣、鄉醫療保健機構實行住院分娩平產、剖宮產限額付費包干制。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基本服務項目,包括基本護理、常規檢查、接產服務和基本用藥等。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村孕產婦補助標準為:在鄉鎮衛生院住院分娩,平產每例由中央和省財政補助300元、當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助300元。符合指征的剖宮產手術者,每例在中央和省級財政補助300元后,其余部分按當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規定給予住院補助。(湖南 王白露)
廣東選育成功辣椒新品種
廣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郵編:510640,電話:020-38469427)選育的早熟一代雜交辣椒新品種“粵紅1號”,前不久通過了廣東省品種審定。
該品種全生育期秋季148天,春季151天。青果綠色,熟果大紅色,果實長羊角形,無棱溝,味較辣。單果重17.9~20.9克,商品率96.4%~98.9%。耐熱性、耐寒性、耐澇性和耐旱性強。平均667平方米(1畝)產量為1668.2公斤。(廣東 邵健文)
甘薯新品種“莆薯90”
在福建問世
莆田市農業科學研究所(郵編:351100,電話:0594-2193164)選育的甘薯新品種“莆薯90”,前不久通過了福建省品種審定。
該品種單株結薯2~4個,薯塊下紡錘形,薯皮紅色,薯肉橘紅色。曬干率24.0%,出粉率13.9%。中抗蔓割病。耐儲藏性一般。平均667平方米(1畝)產鮮薯2861.1公斤,產薯干685.7公斤。(福建 黃麗海)
花生新品種通過審定
山東省濰坊市農科院花生研究室(郵編:261041,電話:0536-82118573)選育的高產優質早熟大花生新品種“濰花10號”,前不久通過了山東省品種審定。
該品種春播生育期127天,株型直立,高抗倒伏。籽仁長橢圓形、粉紅色。百果重273.0克,百仁重104.0克,出米率74.0%。蛋白質含量23.5%,脂肪含量50.9%,油酸含量51.1%,亞油酸含量30.4%。較抗葉斑病,高抗病毒病,抗旱性強,耐澇性一般,穩產性好。平均667平方米(1畝)產莢果342.4公斤、籽仁246.5公斤。(山東 姜言生)
西瓜新品種通過審定
湖南省瓜類研究所(郵編:422001,電話:0739-5050618)與湖南農業大學共同選育的中熟大果型有子西瓜新品種“雪峰大寶”,前不久通過了湖南省品種審定。
該品種全生育期92天左右,果實橢圓形,果形指數1.4,果皮淺綠色有墨綠色齒條帶。單瓜重6公斤左右。果肉紅色,剖面好。果實肉質脆,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左右,口感風味好。植株生長勢和抗病性較強,抗逆性強。667平方米(1畝)產量達2500公斤左右。(湖南 羅正相)
水稻新品種“寧81”
在浙江問世
寧波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郵編:315040,電話:0574-87924667)選育的單季常規晚粳稻新品種“寧81”,前不久通過了浙江省品種審定。
該品種全生育期144.5天,結實率88.5%,千粒重26.2克。整精米率69.2%,堊白粒率42.0%,堊白度4.8%,直鏈淀粉含量16.8%,膠稠度67.5毫米,粒型長寬比1.7。平均667平方米(1畝)產量達603.3公斤。(浙江 黃達芬)
甘肅選育成功梨新品種
甘肅省農科院林果花卉研究所(郵編:730070,電話:0931-7614834)選育的梨新品種“甘梨1號”,前不久通過了甘肅省品種審定。
該品種果實近圓形,平均單果重230克,最大500克。果皮黃色、光滑、富蠟質光澤。果肉乳白色,肉細,汁多,酥脆,石細胞少,酸甜適口,具清香,品質上等。含可溶性固形物14%~16%,耐儲藏。適應性強,抗寒,耐旱。抗梨樹腐爛病、黑脛病能力強。(甘肅 邵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