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以淺析英語形合、漢語意合在商務翻譯中的運用為選題角度,通過列舉大量的商務實例來詳細分析形合與意合的體現與應用。著重分析商務翻譯中,特別是在英譯漢中以意合為特點的漢語可以采用形合法的優勢,突出源語言的清晰邏輯關系、強調意味等。歸納出形合與意合的一定的翻譯方法與技巧,旨在為商務翻譯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形合 意合 商務翻譯 翻譯技巧
中圖分類號:H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9)06-100-02
一、引言
隨著國際經濟一體化經進程的不斷推進和國際交流的日益頻繁,商務英語成為不可或缺的溝通工具,而在涉外商務活動中,對商務英語形合與意合的研究,對正確運用商務英語,實現成功的商務交際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從語言學的角度看,形合與意合是英語和漢語之間最重要的區別性特征。如當代翻譯家奈達指出:就漢語和英語而言,也許在語言上最重要的一個區別,就是形合與意合的對比。不同的文化習俗、歷史背景和審美情緒都制約著人們對事物的看法,仔細研究英漢兩種語言,我們就會發現通過語言表現出來的文化形態上的差異,不可避免地也會呈現在商務英語的不同層面上。西方的思維是分析型思維,英語以形合為特點,形合法是指在語言的組織時,通過連接手段將一個分句置于另一個分句的從屬位置上,使得主句和從句之間以及其它各個句子成分之間的關系非常分明。英語的句子枝蔓橫生,互相攀附而不失嚴謹、慎密,句子內部的邏輯推理關系與邏輯非推理關系非常清晰可辨。通常使用各種連接手段,多使用從屬連接詞諸如because,although,since等,關系代詞或關系副詞如who,which,where等以及動詞不定式結構等。其從屬分句既可置于主句之前、之后,也可鑲嵌在主句之中。在英語中,各種詞、詞組、時態、語態、主句和從句等都有明顯的標志形態,可以實現相當復雜的組合,各種短語、從句圍繞核心句(即主句),通過相關的聯系詞非常繁復地組合在一起。從美學角度看,就是焦點透視。我們可以以主句為焦點,根據不同的形態特征分析并理清句中其它成分與主句的邏輯聯系。英語長句看起來繁煩累贅,實際上是通過嚴整的結構表達出一種中心明確、層次清楚的邏輯意念。注重的是句子結構的完整和邏輯的合理。中國的思維方式以整體性為基點,把事物作為有機整體進行籠統的直覺綜合,重了悟而輕形式論證,這使得漢民族的思維方式表現為以游動的視點觀察事物,從整體的角度把握,對事物不甚講求分析,而是更多地進行直接的描述,漢語以意合為特點,反映了漢民族歷經數千年積淀凝練出的一種特有的審美思維范式。漢民族擅長歸整為零,運用系統的、整體的觀念對待事物,語言表現為多主題句,在同一主題下諸多小句按自然邏輯事理加以鋪排,形散神聚,讀之渾然一體。就美學而言,漢語崇尚“神聚”、“簡約”,少用連詞、關系詞,這也正是語言顯得簡練、含蓄、優美而韻味十足的原因之一。
二、英語形合和漢語意合在商務英語翻譯中的運用分析
1.漢譯英中英語形合的分析,在漢譯英中,我們應該添加連詞,將英語譯為復合句、條件從句、目的從句,以下是英語形合的實例。
e.1承蒙新忻有限公司的介紹得知貴公司名稱,我們非常樂意與貴方建立貿易關系。
On the recommendation of Xinxin Co.Ltd.,we have learned with pleasure the name of your firm and shall be glad to enter into business relations with you(Yi,2004:37)
在以上例句中,英語看上去像漢語,我們在翻譯這些句子時,要添加”and”,“and”顯示了英語和漢語的不同。
2.從句的翻譯。
e.1可以肯定地說我方價格是相當合理的,質量與我方產品相同的供貨商不可能報比我方更低的價格。
We can safely say that our price is quite realistic,it is impossible that any other suppliers can underquote us if their goods are as good as ours in quality(Yi,2004:85)
從以上例句,我們有必要分析漢語的內在邏輯關系,添加連詞(such as,if,once,when) 后,每句話的邏輯關系就非常清楚,只有找出漢語中的條件關系,在英語中添加連詞,才能使翻譯自然、地道。
e.2.根據你方詢價單所提設備及其數量報盤如下,并隨送有關資料。
As requested,we are sending you this offer for the quantity of special equipment as enumerated in your enquiry together with some related literature(Wang Da-lai,2005:43)
第二個例句中的“并附送有關資料”和句中的第一部分是平衡的,經過仔細分析,發現句子的第一部分是中心,而后半部分是補充,因此我們將它翻譯成介詞詞組,這樣邏輯關系清楚,符合英語形合。漢語很少使用連詞,沒有動詞的變形,常使用動詞,語言表現多為主題句,形式上松散,但內涵豐富,在翻譯時要注重分析漢語的內在邏輯關系,用英語的語法來表達。
3.英譯漢時漢語意合的分析。
意合是一種語言優勢。西諺云:Brevity is the soul of wit.(簡潔乃智慧之靈魂)。以下面詩句為例,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英譯:
When you look afar,the mountains are green and clear,But no sound of stream is heard when listening near.The flowers remain in full bloom when springs away,A human beings approach the bird doesnt fray.
英漢對比,漢語詩句的表達圓潤暢潔,音律鏗鏘。英譯卻遣詞趨多,將隱含變成了明示,加上when,but之類的詞,否則將被視為unidiomatic,漢語話語之間的詞與詞、句與句等語言單位之間的結合少用甚至不用形式連接手段,而主要憑借語意上的關聯進行,即:注重隱形連貫、注重邏輯事理順序,注重功能、意義、注重以神統形(連淑能,1993;53),所以句法結構形式短小精悍,靈活多變,漢語里沒有像英語中經常使用的那些關系代詞、關系副詞、連接代詞、連接副詞,介詞的使用也很少,名詞和動詞都沒有形態的變化,代詞的使用遠沒有英語那樣頻繁,“語法意義和邏輯聯系常隱含在字里行間”(連淑能,1993;54),漢語的意合法是通過語序、詞語本身、詞匯接應、結構平行、重疊形式、反復、排比、對偶、對照、推理、約定俗成的緊縮句以及歷經千錘百煉、言簡意賅的四字格成語來實現的。如“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意合的特點很好地表現在這首古詩中。
e.1.As the successful bidder of a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n southwest China,we are thinking of ordering some equipment in China according to drawings and specifications attached to this fax(Wang Da-lai,2005:41)
我公司已在中國西南一項水利工程中標,擬在中國訂購一些設備,隨傳真送上設備清單和圖紙。在英譯漢中,原因狀語從句應審慎地予以處理,例句中“as”“so…that”等無需翻譯,如果添加“因為”、“如此…以致”等, 譯文會顯得不通順,而且累贅。漢語重意合,在翻譯中要注意。
4.包含有許多連接詞長句的翻譯。
e.1 The packing of our mens shirt is each in a ploy bag,5 dozen to a carton lined with waterproof and bound with two iron straps outside(Fang,2005:25)
我方男襯衫的包裝為每件套一塑料袋,5大袋一紙箱,內襯防潮紙,外打鐵圈兩通。
英語句子無論多長,都可以歸結為SV或SVO配列的主謂提擎全句的基本程式,句子的語義重心往往在句首,這是句子的中心所在。這也符合西方人喜歡開門見山的做法。但漢語則多用小句,強調按時間順序和事理排列,形態上往往不分主次,靠語序和虛詞等表達其內在意義,盡管較多使用動詞,但不以謂語動詞為核心。英漢翻譯時,可多采用流水句,一個小句一個小句地按照漢語的邏輯事理順序編排出來,最重要的信息常常在后邊。在英漢互譯時要充分考慮到這種行文方式上的區別,并在目標語中以符合目標語的地道的行文方式體現源語的信息及其語義關系。
三、以意合為特點的漢語在翻譯過程中可利用形合法的優勢
商務英語的翻譯正式、嚴肅,要求簡潔、清晰,在英漢翻譯中采用形合句的優勢,首先,可以明確地再現原句內部所含的清晰的邏輯推理關系和邏輯非推理關系。
e.1 If it insures a shop and then receives a suspicious claim,it will investigate the claim as a means of protecting itself against false claims(Sun,2001:40).
如果它為一家商店保了險,后來又收到了可疑的索賠要求,它就會調查這項需求,這是使自己免于上當的一種手段。
其次,采用形合句有利于再現原文中的強調意味。因為形合透明,意合含蓄,透明的強調要比含蓄的強調要顯著。
e.1.How could you,when you know that this might damage the apparatus(Mao, 2002:127)?
既然你知道這樣會損壞儀器,你怎么能這樣做呢?
e.2.Please take necessary precautions that the packing can protect the goods from dampness or rain,since these goods are liable to be spoiled by damp or water in transit(Yi,2004:171)
由于水泥在途中易于受潮或受雨淋而變質,因此務必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使得包裝能夠防潮免遭大雨浸蝕。
假如把第一句翻譯成“你知道這樣會損壞儀器,你怎么能這樣做呢?”,會給人一種“輕描淡寫”的感覺。
再次,采用形合句可以使譯文有利于承上啟下,前呼后應。如:
In most cases,the parties to a contract should know beforehand what packing is needed for the safe carriage of the goods to the destination.However,since the sellers obligation to pack the goods may vary according to the type and duration of the transport envisaged,it has been felt necessary to stipulate that the seller is obliged to pack the goods in such a manner as is required for the transport,but only to the extent that the circumstances relating to the transport are made known to him before the contract of sale is concluded(Wang Yuang-yuang,2002:51).
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合同各方應該事先知道將貨物平安運抵目的地所需要的包裝,然而,由于賣方包裝貨物的義務隨著設想中運輸種類和持續時間的長短而變化,因此有必要聲明賣方有義務按照運輸的要求進行包裝,但條件是,在合同達成之前,賣方應該獲知與運輸有關的情況。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商務英語翻譯中連接詞翻譯的重要性,即使在英語中沒有連接詞,但在漢語的譯文中有必要加入一些連接詞,尤其在長句中,這些連接詞再現了英語中清晰的邏輯推理和邏輯非推理關系,使得譯文較容易被讀者理解、接受。由于商務英語的特殊要求,首先考慮的應是信息的傳達而非句子的平衡和美觀,我們要使翻譯正式、清楚,涵蓋更多的信息,形合的句子邏輯性強,清楚。在英譯漢中,為了強調句子的整體性,使讀者得到更多的信息,唯一的方法是采用英語的形合。簡言之,英譯漢時我們應明辨句子的邏輯關系,在漢語中加入連接詞,使得譯文符合商務英語的特殊要求。
四、結束語
英語重形合,漢語重意合。在商務英語中,我們要考慮這兩個因素,充分掌握形合和意合,作為從事英漢翻譯的工作者,要充分了解英語和漢語的各自特征,并在翻譯轉換過程中尊重各自語言的特點,卓有成效地將源語信息用地道的目標語傳達出來。了解源語言中復雜的從屬結構能否翻譯成目標語,在英譯漢時,不需要在漢語中添加連接詞,相反,在漢譯英時,我們必須仔細分析漢語的句法關系,在英語中加入必要的連接詞來清楚地描述句子。掌握翻譯技巧,只要我們較好地、靈活地使用這一翻譯策略,就能夠提高翻譯質量,使得商務交際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Chen Qiujing.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M].Wuhan:Wuhan University Press,2005.
2.Fang Mezhi.A Course book on Pragmatic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5
3.Wang Yuanyuan.Business Import&Export Practices[M].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2002.
4.常玉田.經貿漢譯英教程[M].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2002
5.李運興.漢英翻譯教程[M].新華出版社,2006
6.連淑能,英漢對比研究.
7.毛榮貴.新世紀大學英漢翻譯教程[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2
8.孫萍.實用英漢翻譯新法[M].吉林大學出版社,2001
9.王大來.商務英語形合與意合對比研究[J].中國科技翻譯,2005(18)
10.尹小瑩.外貿英語函電——商務英語應用文寫作[M].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4
11.張柏然,許鈞.面向21世紀的譯學研究[M].商務印書館,2002
12.趙越.關于中國人與美國人思維不同之我見[J].文教研究,2004(3)
(作者簡介;沈妍斌,北方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翻譯、商務英語 寧夏銀川 750021)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