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晗
摘 要:英國特許注冊會計師證書ACCA正被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認可,它在課程設置以及包含的內容上都為高校會計專業的課程設置提供了很好的借鑒的樣本。文章著重從ACCA與會計專業課程設置的各個方面進行了比較。
關鍵詞:ACCA 會計課程設置 國際會計準則 會計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9)06-105-02
伴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建立全球統一標準的會計準則已是大勢所趨。國際會計協調化(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Harmonization)越來越受到各國政府和會計協會的關注。顯而易見地是,能被各國公認的具有高度權威性和實施效力的國際準則編制的財務報告,將有利于為了更好地推進國際貿易的發展,促進跨國公司在全球的投資,加速國際資本的投融資活動。
國際會計準則(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abbreviated as IAS)是由會計職業界的民間性國際組織——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C)制定的。該委員會由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德國、日本、墨西哥、荷蘭、英國、愛爾蘭和美國等國16個會計職業團體于1973年發起成立,作為IASC的創始會員,總部設在英國倫敦。IASC在1975年發布國際會計準則第1號《會計政策披露》。2001年新組建的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取代IASC,并制定發布國際會計準則,該國際會計準則也改稱為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常勛、常亮,2008)。
目前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得到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的認可。在《會計準則趨同——2002年全球調查》中顯示,在受訪的59個國家中,有超過90%的國家和地區有意愿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趨同(常勛、常亮,2008)。特別是2005年,歐盟率先要求其上市公司開始實施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編制財務報表。同時澳大利亞也在同一年,開始執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盡管國家財務報告準則不能在各國被強令執行,但各國都不能忽略國際會計準則的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力。
ACCA(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是目前進入我國的最著名的國際會計師協會之一。全國有30多家大學和培訓機構培養ACCA推出的按照國際會計準則為標準的會計資格證書考試。已經有17000名學員和會員。而且ACCA駐華代表機構與中國國家審計學院簽署協議,來共同培養高級會計和審計人才。很多跨國企業也非常認同ACCA的會計職業證書。
ACCA會計證書能在很大程度上與我國本科會計學專業相銜接,并彌補目前會計專業在某些地方的不足,相互發揮各自的優點。
一、我國會計設置方面存在的問題
1.課程結構不完善。在我國高校中,會計專業一般包含有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等主線來展開會計學的教學。但本科教學中只有財務會計具體可以細分為:初級會計學、中級財務會計和高級財務會計。管理會計一般只具體分為:成本會計和管理會計。但目前管理會計在理論創新方面有很大的發展,單單一門管理會計的概述性介紹是不能適應目前教學需要的。有必要分為:中級和高級管理會計、管理控制系統等。同樣,財務管理也有必要分為:中級和高級財務管理。
2.缺乏理論和應用實務。我國高校更重視會計技能性知識的介紹,但缺乏對會計理論的闡述。盡管會計本科只是要求具備初步應用專業知識的能力,但如果缺乏對會計整體知識的把握,不利于學生向更高層次發展。同時,會計專業缺乏對會計知識的實際操作,缺乏從理論到應用的過度。
3.缺乏國際化的知識框架。盡管很多高校都開設了國際會計專業,但僅僅處于多開設外語課,以及一些國際會計領域的特定議題的課程,沒有全方位地應用國際會計準則來搭建會計框架,只是對原有會計知識的補充。這樣學生很難真正理解國際會計準則的精髓與全貌。
4.專業課程更新緩慢。隨著經濟發展的深入,學科之間會有更多的交叉,同時現代商業社會對學生的素質要求也更加嚴格。除了目前已有的會計基本課程,大學要及時推出更新的課程來應對新出現的會計問題。
以上這些弊端,正好可以通過ACCA會計證書得以彌補。
二、ACCA與會計學專業課程設置的差異比較
1.教學目標。目前我們國家大學會計專業培養學生的目標是能夠掌握扎實的會計學知識的專業人才,不容質疑的是這為社會提供了大批優秀的核算型人才。但面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中國與外國的經濟交往將越來越緊密。未來財務人員只通曉本國的會計賬務是不能適應這個新時代的發展的。
在紛繁復雜的社會經濟中,面對各種的不確定景況,面對激烈的企業競爭,面對越來越快的知識更新,大學要培養的不僅僅是技能很強的會計人才,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培養現代社會會計人才應有的素質,包括思維能力、創造能力、想象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等。
ACCA特許注冊會計師證書要求學員要有的高尚的道德職業操守,嚴謹的專業水平,廣博的知識體系:除了技能性的會計知識,還包括管理、市場,以及戰略規劃等學科的知識。ACCA提供的不僅僅是如何去記賬,更教育學員如何成為具有現代思維和國際視角的高級財務管理人員。
2.教學內容。
(1)語言要求。英國特許注冊會計師證書對應試者的英語要求很高。ACCA考試中,除F1、F2和F3是采用客觀題多項選擇題,其他的各個科目均為計算題,論述分析和案例題目。隨著考試級別的提高,會對應試者運用英語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以F9(財務管理)為例。在四道考題中,無論投資分析題目,還是融資的題目,在計算解題后,大多要求對計算的結果并結合公司財務情況進一步分析說明。這就要求應試者能用精準地運用英語,解釋各種財務理論,分析財務數據。其中,大致有50%左右的題目是需要語言文字分析的。由于有大量非英語國家的應試者,而且應試者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ACCA考試機構特別推薦ICFE金融英語證書考試,以此來提高學員的專業英語水平。
在我們國家的會計學專業課程設置時,對會計專業英語的要求,主要體現在一到兩門專業英語課程,比如:會計英語、金融英語等等。在中外合作辦學的大學中,雙語教學的采用使學生們在學習各種專業課時,均能用英美等國的國外原版教材學習,這樣對于財經術語都能較好理解。但由于ACCA是英國推出的基于國際會計準則的職業證書考試,要求應試者不僅能看懂各種復雜的財會問題,還要能嫻熟地運用英語來表達出各種商務決策的分析過程中應用的原理。這就要求參加ACCA考試的考生,必須有過硬的財經英語應用能力。
在大學會計專業教學中,可以利用學習ACCA課程,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財經英語應用能力,使學生能具有用英語直接分析財會問題的能力。這也是對各種雙語教學的極好的補充。
(2)課程銜接。由于ACCA是基于IASB(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制定的國際會計準則IAS為標準的會計職業證書考試,在整個考試體系中對于國際會計準則的理解及應用就更為重要。不僅僅是從知識上和技能上要掌握國際會計準則,還要能在基于現實的案例中,對實際的會計處理進行分析,發現和質疑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方案。
以財務會計為例,大學會計專業主要是以會計學基礎(或初級會計學),中級會計學以及高級財務會計為梯次深入的。這種課程設置與ACCA的課程有一定的對應性。在教育內容上,大學會計專業著重強調會計業務處理的專業知識。由于會計學是一門具有很強操作性的課程,如何把理論應用于實際,一直是會計專業長期探討的問題。應用ACCA課程強調職業技能這一優勢,來提高大學會計專業在理論應用方面的不足。
財務會計方面。ACCA在財務會計方面的考核,大致是通過F3 Financial Accounting, F7 Financial Reporting和P2 Corporate Reporting 這一主脈展開的。
F3財務會計主要以財務會計的原則為基礎,應用復式記賬方法,依次按照獨資公司,合伙人企業和有限責任公司順序來展開。并圍繞業務記賬、期末賬戶調整、編制財務報表完成會計記賬循環。
F7財務報告是F3財務會計的深入。主要是在會計基本記賬方法的基礎上,講述國際會計準則的概念框架和規則框架,解釋國際會計準則,合并財務報表以及財務報表分析。
P2公司報告主要考察考生對國際會計準則的應用。包括:“會計師的職業道德及義務、財務報告框架、公司財務狀況報告、集團財務報表、特殊實體的會計處理、公司財務狀況評估、財務報告的現行發展”(2008,譚艷艷)。

管理會計方面。F2 Management Accounting主要介紹基本的成本概念、成本的核算方法、標準成本法和短期決策問題。
F5 Performance Management該門課程是在F2的基礎上,繼續圍繞管理會計探討預算、標準成本法、決策、業績管理和管理控制等問題。
P5 Advanced Performance Management該門課程“要求學生能夠在不同的企業環境中運用各種戰略性的管理會計技巧,評估公司的經營狀況以及戰略發展狀況。大綱主要包括戰略計劃和控制;經濟、財務、市場、環境等影響因素;業績衡量系統和設計;戰略業績衡量;業績評估和公司失敗;管理會計和業績衡量的最新發展”(譚艷艷,2008)。

財務管理方面。F9 Financial Management財務管理圍繞企業營運資本管理、投資決策、融資方式和資本成本決策等議題。知識理論和案例應用都是考察的主要方式。
P4 Advanced Financial Management高級財務管理針對高級財務人員面對的企業兼并重組、風險管理、投資評估以及道德操守等特定財務決策進行了探討。

為了提高我國會計學科的教學水平,可以部分借鑒英國特許注冊會計師證書的課程設置,達到取長補短。但鑒于畢竟兩者之間在教學目標與內容和語言上的差異,在銜接兩者的時候,應該因地因時因人而有所變化。
參考文獻:
1.常勛,常亮.國際會計(第六版).廈門大學出版社,2008
2.譚艷艷.ACCA考試科目匯總.財會通訊,2008(10)
(作者單位:上海大學悉尼工商學院 上海 200000)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