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曉瑛
摘 要: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市場新時期,財務管理工作呈現出多元化結構體系,隨著企業財務工作再生策略的實施,要求進行財務管理創新,既減少了人力成本,又提高了經濟效率,同時還給企業管理工作帶來一系列的新的變化。為了適應企業改革的需要,增加新的財務管理工作勢在必行。因此,要根據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建立健全以財務管理為中心的管理體制。
關鍵詞:財務管理 財務指標體系 知識經濟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9)06-209-02
在社會范疇中,企業是追求經濟效益的經濟組織。在經濟組織中,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論是什么經濟成分組建的企業,不論從事何種行業的企業,除高度重視市場,重視產品的CI形象外,還要高度重視企業財務管理,把財務管理放在企業管理中心位置上,并對其進行再認識。
一、財務管理的內涵與職能
1.財務管理的內涵。財務管理是對企業資金、成本、費用、利潤及其分配等財務收支活動實行管理和監督的總稱。財務管理是企業經濟管理的重要部分,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傳統財務管理的一些觀念和內容也面臨著嚴重的挑戰。傳統財務的基本要素是財務資本,財務管理是關于財務資本的運作,包括財務資本的取得運用和資本收益的分配等,這與工業經濟時代資本的重要性是相聯系的。然而在新的知識經濟時代,財務資本雖然仍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動力,但不是最重要的動力。知識承擔起了這一重任,資本不僅包括物質形態的以財產所有權為形式的財務資本,而且包括了可轉換為財務資本的非物質形態的知識資本,即人的知識本身。因此,新時期財務管理的基本要素面臨著從財務資本向知識資本的擴展,財務管理的內容也將發生新的變化,財務管理由財務管理目標、財務關系、籌資管理、投資管理、收益分配及財務指標的分析幾部分組成,但其形式和內容與工業經濟時代的理財活動迥然不同。
2.財務管理的職能。財務管理的職能是使經營過程的現金流量最大化,投資過程的收益最大化以及融資過程中的成本最小化,從而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的公司目標。由于現代社會日益復雜的經濟環境——經濟貿易的國際化、技術進步導致產品的多樣化,交通及貿易手段的革命引發的跨地區競爭,使財務管理人員不得不尋求一種新的財務管理方法以適應多變的環境,解決企業經營、投資、融資等經營活動所需的整體協調、快速反應的問題。這種方法不是基于經營、投資、融資各個階段孤立、單獨的活動,而是將其視為一個整體,不是基于每一活動中的具體作業,而是尋求系統的方法從不同的方面提升資金籌集、使用的效果,以實現股東價值的最大化。
二、新時期財務管理的要求
在知識經濟時代,由于生產要素的變化,企業財務管理目標不僅要求股東權益最大化,同時還要求其他相關利益主體利益最大化。在新的資本結構中,知識資本的地位上升,物質資本的地位將下降。企業財務管理面臨知識經濟的強大挑戰,要使其創新和發展必須考慮以下問題。
1.樹立新的理財觀念。知識經濟時代是以知識資源為基礎,以信息資源為內容的開放式管理。因此財務管理觀念必須更新:發展觀念;人本化理財觀念;信息化理財觀念;風險理財觀念。
2.建立新的財務指標體系。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企業財務結構的變化勢必要求對企業財務評價指標體系進行調整。財務管理的評價體系創新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進一步拓展財務評價范圍,實施戰略性評價體系;二是對知識資本等無形資產的財務評價比重增加。現代企業在評價企業經營績效方面,除采用傳統的財務分析指標外,近年來又提出了經濟附加值(EVA)、自由現金流量(FCF)和市場附加值(MVA)等財務指標。
3.財務職能轉化為有效培育與配置財務資源。現代財務作為企業管理系統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其最本質職能是有效培育和配置財務資源,處理分配關系、組織現金流轉、安排資金或資本、財權合理配置等。這里所說的財務資源,應當包括資金資源、自然資源、市場資源、人力資源、知識產權和組織管理資源等。財務管理的實質就是通過合理的財務制度安排、財務戰略的設計和財務策略的動作,有效地培育和配置財務資源,以求出資者的利益最大化和協調化,維持理財主體的可持續發展。
4.實施網絡財務。網絡財務是以互聯網INTRENET、內部網INTRANET以及電子商務為背景的在線理財活動。但是網絡財務只是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既不能等同也不能代替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管理信息系統經過幾次演變發展到目前企業資源規劃(ERP)o
三、構建高效、科學的財務管理機制的建議和對策分析
根據以上對知識經濟時代企業財務管理的新趨勢的分析,針對企業財務管理在遵循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家財經法規、制度的基礎上,在為實現企業的根本任務服務的基礎上,適應新世紀的要求作以下相應的建議和對策分析:
1.提升財務管理層次。在傳統核算的基礎上,導入戰略財務管理理念。企業管理上升到戰略層次,作為決策支持系統的財務管理,也必須具有戰略性。財務管理的戰略性要求財務管理提供企業外部市場和競爭對手的信息,協助企業制定、實施戰略計劃以取得競爭優勢。具有戰略性的財務管理,通常被稱作戰略財務管理,它的戰略性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為企業提供外部市場和競爭者的信息,分析企業自身所處的地位,從而幫助企業制定、實施戰略計劃,以取得競爭優勢。
2.企業財務管理觀念必須全面更新。在新時期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的發展,改變了企業的生存環境。國際互聯網的發展,信息、衛星通訊等新技術的創新,改變了傳統的時間和空間概念,企業的財務管理環境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企業的財務管理不能再局限于本企業、本地區,而要加強對世界經濟形勢變動的分析,及時掌握和了解相關的各類信息。企業財務管理必須進行相應變革,最關鍵的是企業財務管理觀念要全面更新。企業要以全新的理財觀念和現代化的財務管理觀念進行理財。要有以人為本的觀念、信息觀念、無形資產觀念、風險理財觀念、知識化理財觀念、知識資本觀念、競爭與合作相統一的觀念。
3.拓展財務管理內容。除傳統的企業再生產過程中資金管理和財務管理外,應加強向金融風險管理、稅金管理、保險管理甚至知識資本(技術、人才及信息等)管理方面的力度,由企業內部向金融市場延伸。在知識經濟時代,生產要素內涵已由原來傳統工業經濟的資本內涵轉化為知識加智力,知識和掌握知識的員工,將成為企業的主要資產成為企業新的生產力和新的發展動力源泉,也必將成為企業關鍵性資產與投資決策的重點。同時,由于以知識資產進行投資的效益遠大于以擴大規模為模式的投資效益,因此企業財務管理的核心問題不是籌資以擴大企業的規模效益,而是籌集知識以發揮企業的知識效益。也就是說,以知識投資作為基本的投資取向,以是否為企業帶來人力資源的積累、增加人力資源的積累、提供人力資源的質量作為對投資方案的評價標準。因此,必須對傳統資產計價方法進行創新。
4.企業財務管理要更加重視規避風險。風險是影響財務管理目標的重要因素。在新世紀里,規避風險和獲取收益是企業財務管理必須同時考慮的兩大方面。企業所承受的“風險”的涵義趨于復雜化,除傳統投資帶來的無法達到預期報酬的可能性外,網絡計劃的應用也給企業帶來新的更多的風險,為此,應以現代手段創新風險管理方法,一方面要對風險的各種表現形式進行有效識別,確定風險管理目標;另一方面要建立風險的計量、報告和控制系統,以便采取合理的風險管理政策。企業規避財務風險的關鍵在于:(1)提高企業財務實力。(2)培養具有經營風險意識的高素質的財務管理人員。(3)建立科學有用的財務預測和風險監控機制。
5.要根據知識經濟的要求,建立健全以財務管理為中心的管理體系。企業財務管理要服從和服務于企業生產經營的需要,一切以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工作效率及經濟效益為目的。要建立健全會計信息和統計信息相結合的電算化管理,將企業生產情況與財務情況及時、客觀地反映出來,并深入分析,尋找經營管理中的薄弱環節,提出改進措施,堵塞漏洞,提高效益,加強成本管理,以更低的成本獲取更高的收益。總之,要使企業財務管理貫穿企業經營全過程,覆蓋企業經營的全方位,適應現代企業發展的新要求,適應知識經濟時代對企業財務管理變革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陳建軍.論我國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現實選擇.市場周刊,財經論談.2004(12)
2.李新.淺談知識經濟時代的企業財務管理.財會交流,2006(10)
3.張翼.新時代環境下的財務管理創新探討.管理科學文摘,2006年第(19)期
(作者單位:張家口市建筑裝潢工程公司 河北張家口 075000)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