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寶琴
摘 要:村級集體經濟在新農村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山西省晉城市城區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狀況為個案,對農村集體經濟的現狀、存在的困難及如何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進行了初步探討。
關鍵詞:集體經濟 新農村建設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F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9)06-217-02
一、村級集體經濟在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性
村級集體經濟是整個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加快推進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建設的物質基礎,也是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和戰斗力、增強服務功能、促進經濟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證。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重要條件,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經濟基礎。只有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村級組織才有掌握得住、運用得了的足夠資金,增強集體的服務功能,為發展農村經濟、促進農民增收創造良好的條件;才能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村容村貌,優化農民生產、生活環境,推進農村現代化建設。
村級集體經濟是農村黨組織凝聚群眾力量,開展各項工作的物質基礎。大力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增強基層政權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的基石工作;是解決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的主要出路。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了,才能調動村干部的積極性,發揮示范帶頭作用;才能凝聚農民的力量,加快農村各項事業的發展。也只有集體經濟發展了,各類公益事業才能得到發展,社會保障體系才能不斷完善,農村社會不安定因素才能從根本上得到消除。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程度關系到整個農村經濟發展大局。
這幾年,雖然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都制定、實施了多項政策、措施以促進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形勢總體趨好,但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仍面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還需要農業和農村工作者深入實際,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制定、實施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方案、措施,以真正確保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為新農村建設的順利進行提供有力的物質保障。下面就以山西省晉城市城區為例,來初步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二、晉城市城區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
1.村級集體經濟現狀。2008年區農村集體經濟凈收入為7256萬元。其中,收入100萬元以上12個,50萬元以上9個,20萬元以上11個,10萬元以上13個,10萬元以下22個,10萬元收入以下的村中,東武匠、洞頭、南掩、焦山、屋廈5村基本無收入,其他17個村多數也只有3—5萬元的收入,集體經濟非常薄弱。
根據調查統計的數字,區67個村負擔的貸款、欠款總額高達11405萬元,村均負債170萬元左右,除牛山、郭山、朝天宮、王臺鋪、南石店、前村、東上莊7個村基本無債務外,負債村比例高達89.6%,且絕大多數是難于償還的貸款。這些債務大多數是在過去開煤礦、辦鐵廠或上項目時欠下的銀行貸款,歷年累積,越滾越高。還有少部分是村集體拖欠的私人借款、工程欠款、干部工資和群眾務工費用。其中,負債總額500萬元以上的村有9個,200萬元以上的村有15個,100萬元以上的村有10個,50萬元以上的村有10個,30萬元以下的村有16個。特別是30個三類村集體收入年均不過10萬元左右,但村均負債卻高達177萬元。資金短缺、債務負擔沉重已成為制約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首要問題。
2.存在的問題。(1)村領導班子素質不高,年齡結構、文化結構不合理;有的長期處于軟弱渙散狀態;有的村干部不是致力于千方百計帶領群眾脫貧致富,而是熱衷于樹山頭,拉幫結派;有的村干部一提及發展,往往過分強調缺乏資金、人才、技術等客觀條件,不能立足已有的土地、資源等優勢求發展,很好的帶領群眾發展集體經濟。(2)收入渠道減少,發展后勁不足。城區前幾年有近一半的村有小煤礦、小高爐,這些村的收入來源主要依靠煤礦和高爐,日子過的也是紅紅火火;有的村靠出租部分土地賺取微薄收入勉強度日;沒有資源的村就靠政府撥款維持生計。這幾年隨著資源的枯竭以及政府關停小煤礦、小高爐整治力度的加大,越來越多的村收入減少,陷入舉步維艱的境地。(3)非生產性支出逐年增長。村集體經濟各項支出呈逐年遞增的趨勢,如村干部工資、民辦教師工資、衛生管理費、報刊費、電話費、招待費等。另外,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戶對村級集體公益事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些都需要村級集體有較強的經濟支撐。再加上部分村干部亂支濫用,管理上有漏洞,導致集體資產流失現象較為嚴重。(4)收入難于維持正常運轉。據調查統計,全區2008年村級集體經濟年經常性收入低于20萬元有32個村(剔除土地征用補償收入、建設項目上級補助收入、政府各部門補助收入)。隨著村莊整治力度的加大、新農村建設的掀起、農民群眾對公益事業的要求和村級規模的擴大,都需要有村級集體經濟作支撐。雖然有些建設項目各級政府也給予了一定的經濟補助,但是真正實施起來,按照達標要求,村級經濟還是要投入相當的資金和勞務。如鐘家莊辦事處的谷堆頭村,村新農村建設規劃費需投入16萬元,雖然獲上級補助2萬元,但是,村里仍需自籌14萬元。同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公益事業覆蓋面的擴大,村級組織各項零星開支也相對增多,如黨員、組長活動費、困難戶補助、計劃生育補貼、報刊費、衛生管理費等等。村級經濟各項開支的增加,對于那些年經常性收入20萬元以下的村帶來很大經濟壓力,而這些開支又必不可少。(5)村級債務化解難。根據2008年農經調查分析,全區村級債務11405萬元,這些債務大多數是在過去開煤礦、辦鐵廠或上項目時欠下的銀行貸款,歷年累積,越滾越高。還有少部分是村集體拖欠的私人借款、工程欠款、干部工資和群眾務工費用,另外就是村集體基礎設施建設和公益事業建設所發生的債務。
三、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對策
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保持村集體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要在及時消化、吸收過去取得的基本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結合全區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以“三個代表”為指導,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契機,以農村社會穩定和村集體經濟低風險、高效率運作為原則,堅持以人為本、因地制宜、科學謀劃、創新思路的工作方針,有針對性開展工作。
一是堅持以人為本,提高干部隊伍素質建設,為增強集體經濟提供組織保障。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要以人為本,必須著眼于農村黨支部班子的加強和干部隊伍素質的提高。要認真選優配強黨支部一班人,注意從文化程度高、經營大戶、科技致富帶頭人中選配村干部,提高村級班子發展集體經濟的能力。特別是村黨支部書記,在選配上一定要堅持標準,把那些事業心強、懂經營、會管理和開拓進取、無私奉獻、不怕吃苦、廉潔自律的人選進班子。要堅持“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通過各種方式對村干部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經營管理能力,增強他們的法制觀念。一是要開展政治理論教育和培訓。重點是要用科學發展觀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來武裝全體農村基層干部的頭腦,增強其服務“三農”工作,發展集體經濟的意識。二是要加強政策法律知識教育和培訓。使村干部全面正確地理解和領會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提高政策水平,增強法律意識。同時,要從實際出發創造性地執行和運用政策法律,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三是要加強科學文化知識和市場經濟知識的教育和培訓,提高他們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在科學管理上下功夫,向科學管理要效益。實踐證明,無論什么樣的經濟組織形式,科學管理都是第一位的,管理上不去,經濟效益也上不去,多么優越的體制和經營機制也無濟于事,只是空談。
二是挖掘自身優勢,采取不同經濟發展模式,為增強集體經濟拓寬發展渠道。由于各村地理位置、外部環境、資源狀況、干群思想文化水平等情況不同,發展集體經濟的模式也應該從實際出發,采取多種形式,不搞“一刀切”,不搞一個模式。要立足優勢,選準路子,堅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原則,引導各村立足資源、區位等優勢,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公路沿線的村屯,可以借助公路的優勢,充分利用城區已經形成的特色產業帶,開發興建專業市場,由村集體統一管理,提取相應的管理費歸集體支配。可以利用區位優勢,積極向三產發展,開發沿街店面來收取租金,由于租金收入具有較高的穩定性,把它作為村集體經濟的經常性收入,增加村集體收入。如下輦村的金輦大酒店,北閆莊村的蔬菜批發市場,北石店村的農貿市場,白云浴而美洗浴中心等,這些企業不僅增加了集體收入,而且解決了村里一部分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另外,集體企業閑置的廠房、生產設備等可以出售或租賃給私營個體企業,盤活存量資產。只要每個村充分認識自身的優勢所在,挖掘資源開發潛力,大膽實踐,科學管理,集體經濟發展的路子將越走越寬。
三是借助外力作用,切實提高政策利用效率,為增強集體經濟尋求政策支持。發展集體經濟。要積極爭取扶持政策。對應由公共財政開支的項目所欠債,要實事求是核清種類和金額,依據客觀、真實和準確的理由積極爭取國家給予資金扶持。爭取項目支持。積極爭取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項目、種植業無償補助項目、沼氣入戶工程以及土地、林業等有關國家或省的優惠政策,爭取國家無償資金。這幾年區委、區政府下大力氣就土地復墾、農田水利、清潔能源等項目向國家、省、市爭取到不少的資金。
四是加強經濟管理,認真落實各項規章制度,為增強集體經濟強化監督機制。要繼續加強村級集體經濟的財務管理和民主監督機制,防止集體資產流失,節約各項經費支出,減輕集體經濟負擔,實現集體經濟的資產積累。
(作者單位:晉城市城區農林局 山西晉城 048000)
(責編:鄭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