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軍
88歲的楊國喜將軍是1933年參加革命的老紅軍,12歲參軍的他曾任旅大警備區副政委。革命戰爭年代他曾負過傷,離休后因注意科學養生,如今身體健康,筆耕不輟,寫出了《苦草魂》等多部反映當年紅軍長征的回憶錄。
老人對記者說,現代醫學表明,“生命在于平衡”。集多年的養生經驗,他找到了一條平衡生命的途徑:將運動養生、飲食養生、按摩養生、精神養生集于一身,從而使人體的各個機能按照自身的規律正常運作。
精神養生
楊老說:精神好,勝過吃良藥。善良、樂觀、豁達、開朗是精神養生的要素。他遇到熟人總愛說些笑話,逗得對方開懷大笑,笑得一身舒坦。笑能激發自身的免疫功能,達到防病祛病的目的。
人老了要“常藏童心,常存童心”,他喜歡和孫輩在一起,逗著玩,藏貓貓,歡聲笑語不斷。與孩子們在一起,感到自己的心靈也單純多了。
“少年夫妻老來伴,白頭到老常相隨”,他不但要求夫妻雙方志同道合,而且還要求心心相印。兩人不管誰有煩心的事,都會向對方述說,從而得到對方的安慰,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飲食養生
談到飲食養生時,楊老說:均衡營養、合理營養對健康長壽有重要作用。他在飲食方面注意均衡營養,主食粗細搭配,地瓜、苞米不斷。副食葷素搭配,多吃新鮮蔬菜,如芹菜、胡蘿卜、黃瓜等;肉食主要吃低脂高蛋白的魚類及富含鈣、鎂、鋅等微量元素的海產品。另外做到少食多餐,吃七分飽,中間加小餐,吃些水果。
運動養生
楊老說:我的運動項目主要是太極拳和跳舞。自1980年,他在中央黨校學習時學會了打太極拳,此后從未間斷。軍休所在每周一、三、五下午專為老干部舉辦舞會,當悠揚的樂曲響起,對對老人翩翩起舞,不僅活動了身體,而且身體和精神得到最大限度地放松,所謂“求美于樂,陶情于樂”就在于此。
按摩養生
楊老介紹說:按摩是一種專門的保健專門學,我每天早、晚進行自我按摩。
楊國喜將軍在解放戰爭中右眼負傷失明,左眼還有白內障,讀書看報、寫作時間一長就感到眼疼。這時,他就按摩,直到癥狀消失。
但淬一把割愁劍□ 小銳
范成大,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南宋詩人。他晚年閑居故里,生活清貧。但他生性豁達樂觀,壯心猶存,花甲之年身體仍然健實。
人到老年后,往往性情發生變化,愁腸百轉,憂思萬千而易悲觀失望,常把自己比喻為“秋風落葉”“日落殘陽”“風前殘燭”等等,以老翁自嘆。范成大卻不以此為然。他在晚年遠離歌舞,自禁杜康,每日讀書賦詩寫作,生活雖然清貧,但他的心情是舒暢的。
范成大不僅從不悲觀,還富于幽默。當他從鏡中觀察到自己面目憔悴、容顏衰老時,并未灰心喪志,反而從精神上、心理上仍覺得自己童心煥發,壯志猶在。他在一首《春日覽鏡有感》詩中寫道:“形骸既遷度,歲華復蹉跎,悟此吁已晚,既悟當若何?烏兔兩惡劇,不滿一笑呵。但淬割愁劍,何須揮日戈。兒童競佳節,呼喚舞且歌;我亦興不淺,健起相婆娑!”詩的意思是說,如果發現自己衰老了又該怎樣對待呢?無須愁眉苦臉,應把它看作日月演變的惡作劇。光陰不肯停留,是自然規律,時光也不會倒轉,人已衰老,不要放在心上。只要自己打磨一把利劍,斬去愁絲,割去憂慮,掃平愁云,像兒童過節那樣,歡聲笑語,歌唱舞起,則能心安體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