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頤
工信部的“綠壩通知”,并無其他依據,“通知”自己創造了一個決定,并“通知”社會。這就相當于法院在沒有判決作為依據的情況下,通知當事人履行。
6月30日夜,工信部宣布推遲強制安裝綠壩網絡屏蔽軟件,這一軒然大波平息。雖然“綠壩風波”已經過去,但由此反映出政府有關部門的“執政能力”問題,仍應深刻反思。
許多人從技術角度指出這款軟件的粗糙與低劣。應當過濾的信息可能過濾不掉,更多不應過濾的信息反被過濾;更嚴重的是,安裝后有可能嚴重影響計算機的安全運行,此外還涉嫌知識產權的侵權問題……
然而,工信部要求全國所有PC企業預裝綠壩的行政過程,其竟比技術粗糙、存在重大缺欠的軟件更加“粗糙”、存在更重大更嚴重的“缺欠”,而這是公眾反應強烈的重要原因。工信部軟件服務司在5月19日下發通知到所有PC企業,要求出廠的PC在7月1日必須預裝“綠壩”。對這一涉及千家萬戶的重大事項,時間要求卻如此之急,真是急如星火;而且工信部起初并未公開文件,無視公民對事關自己切身利益事項的知情權。這一紙通知用詞峻切,口氣嚴厲,甚至不避“壟斷”之嫌指定了唯一一款軟件;而且采購過程不公開不透明,人們自然會懷疑其中有無利益輸送。
最出人意外的是,這樣一個涉及全國所有PC廠商、所有電腦用戶的“通知”,竟然沒有任何法定依據。有法學家根據《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指出:“通知”類文件主要用于行政機關行文,或“通知”有關單位要執行的事項,即“‘通知應當有所本,而不能以‘通知本身,形成決定。‘通知的內容,應當來自于其他法律文件,是將其他法律所形成決定的內容,傳達或通知相關單位。工信部的‘綠壩通知,并無其他依據,‘通知自己創造了一個決定,并‘通知社會。這就相當于法院在沒有判決作為依據的情況下,通知當事人履行!”
工信部如果要實施“綠壩工程”,它的正確行文形式應是“命令”或“決定”,而以“通知”形式出臺,屬于非法行文。有法學家則進一步指出:這個《關于計算機預裝綠色上網過濾軟件的通知》的文號是“工信部軟[2009]226號”,也就是說,它是以工信部軟件服務業司的名義發出的,不是以工信部的名義發出的。而根據國務院有關規定,工信部軟件服務業司只有“指導軟件業發展;擬訂并組織實施軟件、系統集成及服務的技術規范和標準;推動軟件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推進軟件服務外包;指導、協調信息安全技術開發”的職責,并沒有以工信部名義對外發布規章性質的通知并進行“依法監督管理”的權力。而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七十一條規定:“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權限范圍內,制定規章。部門規章規定的事項應當屬于執行法律或者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的事項。”也就是說,連工信部有權制定的也只是“執行法律或者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的事項”,而自己不能制定超出這個范圍的規定,其下的軟件服務業司更無命令全國有關單位的權力。
依法治國、依法行政已經提倡多年,但“綠壩風波”說明有關部門依然認為再大的事情只要政府相關部門發個“通知”即可,全然不顧是否合情、合理、合法,說明有關部門的執政能力亟待加強、提高。
正是有感于此,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明確提出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所以,胡錦濤在中共十七大報告中再三強調要“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再次申明“要按照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要求,改進領導班子思想作風,提高領導干部執政本領,改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
包括“綠壩風波”在內的許多事實說明,這些并非無的放矢,是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的。這次工信部軟件司的“通知”再次暴露出有關部門執政依然很有可能不科學、不民主、不依法,最終,不得不又宣布延期安裝“綠壩”,為自己的“執政能力”不高、不強付出巨大代價。這一反一復,納稅人的4千萬就打了水漂,相應執政者的威望和公信力更是大大受損。此次“綠壩風波”從反面再次說明,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提高執政能力確實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