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勇
隨著教育改革的推行,現代教育的主體目標已發生了改變。啟發學生創造性地學習知識、運用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已成為思想品德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在思想品德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成為了當前數學教育工作者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課題。然而,很多教師卻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性,也為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深感苦惱。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該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從而認識到其重要性呢?教學環境及條件、學生素質、教師素質等綜合因素是影響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
第一,教師應該具備在思想品德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動意識。首先,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興趣是學習的強大動力。我們要認識到: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是學生一種力圖接近、探究思想品德的知識和活動的心理傾向,它是激發學生學習思想品德內容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核心因素,更是推進學生創造性活動的動力因素。其次,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思維的訓練,以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品質。思想品德課教學既是一種思想品德知識的傳授活動,也是思想品德思維的訓練活動。傳統的思想品德教學偏重于前者,學生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成為接受知識的容器,極大地限制了學生創新思維的健康發展。最后,要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思想品德素質是思想品德知識、技能、思想能力等的綜合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情感能力、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等。
第二,教師應在思想品德教學中選擇可行的途徑和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1.更新教學觀念,欲育人,先育己。教師觀念的更新是先決條件,教師的創新精神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基礎。教育本身是一個創新的過程。教師必須具有創新意識,改變以知識傳授為中心的教學思路,而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目標。其次,思想品德教師自身要具備創新精神,這是思想品德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
2.善思成敗,把握主次。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主陣地。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課堂教學是主渠道。要使這條主渠道順利暢通,必須變應試教育的指導思想為素質教育的指導思想,把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作為思想品德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必須采用探究科學性的教學模式;必須改革傳統的“注入式”教學方法,采用啟發式為指導思想的現代化教學方法。
3.開展活動,以育興趣,再拓創新。開展豐富多彩的思想品德課外活動,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思想品德課外活動是多數學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發展。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好,開展多種形式的思想品德課外活動,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具有重要意義。思想品德課外活動的主要形式有:開展德育知識競賽、創辦德育興趣小組、舉行講文明專題講座、進行犯罪案例問題研討、實施社會問題調查等。
4.夯實基礎,相得益彰?;A是事物發展變化的起點。創新是堅實基礎知識的升華和飛躍。大家在大談特談創新的同時,一定不要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忽視基礎知識的積累。創新是想出新的方法,建立新理論的活動。但創新又是從模仿和具有堅實基礎知識開始的。在思想品德課上沒有定義、公理、定理作保障,學生在解題時很難突然出現靈感火花,得出巧妙的解法。因此,創造性思維與堅實的基礎知識相互依存,相得益彰。
5.勿偏優劣,顧及整體。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有創新機會。人的發展存在差異,與人的基礎知識、智力水平、非智力因素等有關的創造能力對每個學生而言不盡相同,但每個人都有創造潛能,都有創造欲望,故教學中應因材施教,面向全體學生。如思想品德問題的探討要循序漸進,習題要體現梯度,新概念的教學要盡可能運用舊知識或用實驗、實例引入,由簡到繁、由易到難、逐步深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特別是后進生都有機會參與創新活動,這樣就可造成一個人人都愿創新的氛圍。
總之,通過思想品德的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就要在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只有改革思想品德課堂教學,即創新課堂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思想品德的學習興趣,激勵學生不斷探索思想品德問題,培養學生獲取思想品德知識的能力,尊重學生在思想品德學習上的個體差異,才能實現學生的思想品德創新意識的培養, 真正體現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思想品德教學中的重要性,在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真正落實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