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計祥 申太平
企業養老工作應調整工作思路,把重點放在滿足離退休職工的精神追求上來,促進由“待遇養老”向“文化養老”轉變。
晉機集團公司離退休管理中心現有工作人員11人,服務離退休老同志6 149人,其中,離休干部150人,老兵工191人,廠級、中層退休干部288人,一般干部914人,退休工人4 606人。離退休職工占在職職工總數的74%。
近年來,在公司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中心認真貫徹落實黨和國家關于企業離退休人員的各項政策,充分發揮離退休管理部門的職能作用,為構建和諧企業作出了應有貢獻。探索如何“文化養老”,讓離退休人員“樂在學中、樂在動中、壽在樂中”,是我們這幾年工作的重點。

“待遇養老”向“文化養老”轉變
顧名思義,“待遇養老”是一種以滿足離退休職工生活需要為基礎、以落實國家有關待遇政策為基本內容、以吃飽穿暖、生活無后顧之憂為特征的養老方式?!拔幕B老”則是以滿足精神需求為基礎、以溝通情感、交流思想、擁有健康體魄與心態為基本內容、以張揚個性、崇尚獨立、享受快樂、愉悅精神為特征的養老方式。
長期以來,與全國各行各業的離退休管理部門一樣,我們的工作也放在落實“兩項待遇”上。隨著離退休職工政策的逐步落實,待遇問題日漸趨于緩和,我們及時調整工作思路,把重點放在滿足離退休職工的精神追求上來,促進由“待遇養老”向“文化養老”轉變。其特點主要有:
從改善服務水平入手體現“文化養老”。離退休人員的精神需要是多方面的,尊重的需要是最基礎的。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們始終把尊重老同志、熱心為老年人服務,作為中心一切工作的宗旨。我們建立了工作承諾制、首問責任制、告知承諾制、便民服務等制度,提出“六主動”、“六一樣”、“六不準”、“六個一”等要求,并把上述內容用圖版形式公開出來,供離退休職工及所有到中心辦理業務、咨詢事宜的人監督,并在活動室設置了意見箱和投訴電話,每季進行一次民意測驗,收集大家的意見和建議。通過上述辦法,中心工作人員的服務質量明顯提高,老同志在中心活動、辦事都能受到尊重,精神上得到了很大慰藉,為“文化養老”奠定了基礎。
從增加服務內容上體現“文化養老”。為了提高老同志的生活質量,我們不斷創新工作內容,滿足老同志在精神上的新期盼。每年“七一”,我們對60年以上黨齡的老黨員頒發紀念章、榮譽證書,對70歲以上和80歲以上老年群體開展了年度“文明健康老人”和“健康長壽老人”活動,為80歲以上老人送生日蛋糕,在公司電視臺設置了“夕陽紅”節目,在晉機集團報上開辟了“晚霞”專欄,為結婚50年以上的老人拍攝金婚照、鉆石婚照。這些服務項目,深受老同志的歡迎,營造出了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
從參政議政上體現“文化養老”。離退休人員,尤其是離退休老干部,對企業的發展十分關心,參政議政的要求比較強烈,因而,我們就把落實政治待遇當作中心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一是及時向老同志傳達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二是為老同志訂閱了報刊。每年支付 10萬余元為離退休干部訂了山西晚報、太原晚報、老年雜志等報刊雜志。三是邀請老領導、老同志代表參加公司召開的重要會議和重大紀念活動,公司黨政領導每半年向老同志代表通報一次公司生產經營及改革發展形勢,請老干部當“高參”,為企業發展建言獻策,適時召開老同志咨詢會、座談會,認真聽取老同志的意見建議。
從搞好活動上體現“文化養老”。文體活動是“文化養老”的重要載體,我們以較大精力組織離退休職工開展文體活動,收到了良好效果。一是依托“老年藝術學會”、“老年合唱團”搞好文化活動。我們挖掘老同志中的藝術特長,組成了老年合唱團、鑼鼓隊、秧歌隊、歌舞隊、模特隊、書法、美術、繪畫、攝影、剪紙等藝術協會,為他們搭建起展示才華的平臺。每年公司在重大節日、慶典時,老年藝術團隊都是活動的重要力量。組織老同志參加太原電視臺舉辦的“魅力老爸老媽”活動,取得了優秀組織獎。在建黨85周年時,劉希康還舉辦了個人書畫展。由100余名離退休人員組成的紅葉鑼鼓隊,在太原市的大賽中多次獲得金獎。2008年5月,省工辦系統在我公司舉辦了老年書畫研討會,我公司選送了100多幅書畫作品參展,受到了省工辦領導和兄弟廠的熱情贊譽。二是積極抓好體育活動。公司組織了門球、羽毛球、柔力球、臺球、空竹、太極劍、太極拳、騎游、功夫扇等十幾個體育團隊,堅持日鍛煉、周排練、月比賽。公司還在社區設立了活動站,每日下午開放,有三分之一的老人每天在活動中心參加打牌、下棋、臺球、乒乓球等活動。2008年共組織大小活動117次,參加人數達1 500人次,取得了省級金獎2個。這些活動,既豐富了老職工的晚年生活,又繁榮了公司文化,對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具有積極作用。
從整理歷史資料上體現“文化養老”。離退休老同志是公司歷史發展的見證者,讓老同志撰寫回憶錄、整理歷史資料,既能夠滿足他們的精神需要,又可為發揚歷史傳統作出貢獻。2003年,我們組織老同志編寫了兩集回憶錄——《崢嶸歲月》;2006年,又組織編寫了文化專題回憶錄——《情滿晉機》。2008年是晉機集團建廠60周年,我們又組織離退休老領導、老科技工作者、老兵工歷時8個月,編輯出版了大型回憶錄——《求索六十載》,約70萬字,為慶祝建廠60周年獻了一份厚禮。
不斷探索文化養老新機制
實施“文化養老”是新時期離退休管理工作的重要方向。我們在實施“文化養老”上雖然作了一些工作,但總體情況還處于起步、探索階段,需要在機制、條件等方面進一步完善,必須抓好“三個結合”,理順“文化養老”與日常管理工作的關系。
抓好“文化養老”與落實“兩個待遇”的結合。目前,落實黨和國家有關離退休人員待遇問題,仍是離退休職工普遍關心的問題,是引發不穩定事件的主要因素,因此,它仍然是離退休管理工作的重點內容。我們要努力把實施“文化養老”與落實好政策有機結合起來,及時了解情況、消化政策,做好領導的參謀,確保落實待遇不走樣,為實施“文化養老”奠定基礎。
抓好“文化養老”與日常管理工作的結合。要把“文化養老”貫穿于日常管理之中。我們確定的離退休管理工作方針是“以提供服務為核心,以組織活動為載體”,針對每個方面都存在一個老同志“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的問題,因此,必須體現“文化養老”的內涵,必須把“文化養老”理念貫穿在管理的全過程,真正讓老同志“走出來、動起來、樂起來”,感受到社會、企業對老同志的尊重、愛護,使他們在舒適的環境中學習、活動和休養。
抓好企業“文化養老”與社區文化活動的結合。老齡工作不僅企業在做,企業所在地區的社區也在做。同樣,社區也把組織老同志開展各種文體活動作為重要內容,這就需要我們雙方相互溝通、協調,把活動安排得合理一些,共同為老同志創造趣味多多的精神生活。
抓好“三個強化”,保障“文化養老”落在實處。
強化“文化養老”意識。“文化養老”是一種新的養老理念,不僅離退休管理人員不太熟悉,而且離退休人員本身也不太清楚。因此,需要加強宣傳教育,讓大家都能盡快理解“文化養老”的本質涵義,以便提高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提高老同志參與活動的主動性、自覺性。
強化“文化養老”條件。過去我們在為老同志“動起來、樂起來”創造條件方面投入不少,也得到了老同志的好評。但是,如果從“文化養老”的角度看待,還需要進一步加強。首先,要在投入方向上有所調整,即由原來的以“鍛煉身體”為主向“身心健康”并舉轉變,增加在學習培訓、文藝表演、書法繪畫、文學創作等方面的投入。其次,要在普及性上進一步加強。過去我們在實施“文化養老”上主要抓了有一定文化專長和離休老同志的活動,一定程度上存在普及面不寬的問題?!拔幕B老”應該是惠及全體老同志的一件事,必須吸引大多數人參與,因此,要注意條件建設的普及面。
強化“文化養老”人才建設。實施“文化養老”離不開有一定專長的人才。有了核心人才,一項活動才能開展起來,并長期堅持下去。“文化養老”人才隊伍建設,一靠吸引現有人才參與,二靠培訓學習,充分發掘老同志身上存在的文化潛質,培養他們實現由沒興趣向有興趣、不會向會的轉變。我們對此必須兩者并重。
[責任編輯李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