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韓國濟州島,你經常會在海邊看到她們:黝黑的皮膚,長發盤在頭頂,身穿黑色的緊身潛水衣,背著色彩鮮艷的背囊,一個猛子扎進海里。她們就是著名的濟州島海女,也是這一帶村落里最富有、地位最高的女人……
章魚、海膽、海蜇都是海女的獵物,但她們的主要目標是生長在低潮線以下巖石上的一種軟體動物——鮑魚。仔細看,你會發現海女手腕上都拴著一個鐵鏟,在海底就要靠它把礁石上的獵物撬下來。鮑魚身體外邊包著很厚的石灰質貝殼,如果不小心鐵鏟被鮑魚的貝殼夾住,海女的處境就非常危險,每年都有因此喪生的姐妹。
其實,直到19世紀,徒手潛水還是男人的專職。但由于政府的稅收政策重男輕女:男人做工稅重,女人做工稅輕。漸漸地,丈夫們開始在家煮飯看孩子,而妻子則每天外出撈海物賺錢。日久天長,潛水成了女人們代代相傳的本事,“海女”這個稱呼應運而生。隨著韓國的出口業和旅游業迅速發展,各地對海產品的需求猛增,海女的收入成了家里主要的經濟來源。
今天的海女們都是富姐,她們住在小漁村里,但在濟州市內都有房子。67歲的楊花淑從8歲起就是海女,她現在每個月只潛水10天,年收入仍超過3萬美元。另外她還在旅游區開餐廳,不潛水的時候,她常去餐廳“視察”。
經濟地位提高了,海女的社會地位也水漲船高,徹底推翻了韓國男尊女卑的傳統社會結構。濟州島一帶的村莊多數男主內女主外,要是誰家生了女孩準保歡天喜地,大擺筵席,要是男嬰則冷冷清清。在最南端的馬里島上,你會發現到市場里買菜的,在井邊洗衣服的都是男子漢,有事兒也都是女主人說了算。如果丈夫有出軌行為,妻子隨時都可以休了他再嫁。
(星星河摘自《河南日報農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