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遠
[摘要]李明博執政后,放棄了金大中政府和盧武鉉政府所堅持的對朝懷柔政策,轉而采取強硬的“無核、開放、3000”外交政策。李明博時朝強硬政策引發了朝鮮強烈的不滿,朝鮮發表了一系列針鋒相對的言論,韓朝陷入嚴重的軍事對峙狀態。盡管韓朝關系已進入了一個較長的冰凍期,但從長遠來看,韓朝關系將會逐漸改善,并致立于南北和解與合作的進程。
[關鍵詞]李明博;韓朝關系;南北合作
[中圖分類號]D8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2234(2009)05-0057-02
自李明博當選韓國總統后。韓朝關系急劇降溫。我們究竟應當怎樣解讀目前的朝鮮半島局勢,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以分析和回答。
一、韓朝關系風起云誦
許多韓國民眾認為,金大中對朝奉行的“陽光政策”以及盧武鉉對朝實行的“和平繁榮”政策,不僅未能從根本上改變南北關系,反而使朝鮮獨自研發出核武器,嚴重損害了韓國國家利益。有鑒于此,李明博2008年2月就任韓國總統后,摒棄了金大中和盧武鉉時期的對朝“懷柔政策”,轉而奉行強硬的“無核、開放、3000”政策。這一政策要求朝鮮必須徹底放棄核武器,實行對外開放的政策,在此基礎上韓國對朝鮮提供援助,并在10年內幫助朝鮮將人均收入提高到3000美元。李明博政府還要求朝鮮釋放數百名韓國戰俘及被扣押的平民,以換取韓國的人道援助。韓國新任統一部長官金夏中聲稱:“要反省過去10年推行的對朝政策,過去10年的對朝政策一直沒有得到國民的認同。”他還表示,如果朝核問題得不到解決,就不能擴大開城工業園區項目。此外,韓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金泰榮在回答國會議員提問時曾說:“如果確認朝鮮具有用核武器攻擊韓國的跡象,韓國軍隊將首先摧毀朝鮮的核基地。”
經過對李明博政府一段沉默觀察后,朝鮮嚴厲譴責李明博政府的言行是反統一的宣言,嚴重干涉了朝鮮內政,是對其進行戰爭威脅。要求韓國公開道歉。朝鮮對韓國推行的加強韓美日軍事同盟政策進行了猛烈的抨擊,認為“這不僅導致朝鮮半島及周邊地區局勢出現緊張,還進一步增強了爆發核戰爭的危險”。因此,李明博政府應對南北關系僵局和朝鮮半島的和平與安全遭到破壞負全部責任。”為表達對韓國的不滿,朝鮮切斷了與韓國的對話,并驅逐了韓國常駐開城工業園區南北交流合作事務所的11名官員。朝鮮又將駐扎在黃海道的精銳部隊815機械化軍團完成例行訓練后破例南移,以對韓國施加強大的軍事壓力。朝鮮勞動黨機關報《勞動新聞》在一篇評論中說;“韓國李明博政府2008年初上臺后,全面否認雙方首腦過去簽署的《北南共同宣言》和《北南關系發展及和平繁榮宣言》,再次把朝鮮確定為主要敵人,并不斷與美國舉行針對朝鮮的聯合軍事演習,從而造成了朝韓當局會談全部中斷、北南關系高度緊張的局面。”“如果韓國不顧我們的反復警告,持續損害我們的尊嚴并繼續堅持對決之路,朝鮮不得已將做出包括全面中斷南北關系在內的重大決斷”。但文章又強調:“我們自始至終將遵循6~15共同宣言和10~4宣言精神,發展南北關系并實現自主統一和繁榮。”
韓朝關系突起風云,標志著韓朝各自的外交政策已發生了重大轉變。面對朝鮮的怒斥和南北關系的緊張局面。一直主張對朝奉行強硬政策的李明博發出了似乎要改變其立場和態度的信號。他在出席國會開院儀式上表示。愿意同朝鮮商討如何落實南北之間過去達成的協議,并呼吁南北當局全面恢復對話。7月31日,韓國統一部發言人金虎年在記者會上表示,韓國政府對朝政策的正式名稱和正式主題確定為“共存與共榮”。“共存與共榮”意味著韓朝關系的發展將從開始階段的敵對關系、和解合作關系逐漸走向共存共榮階段。韓國政府的這一表態被認為是李明博政府在韓朝關系惡化、南北對話和交流停滯不前的情況下,為打破僵局而進行的一次政策調整。
2008年10月,韓國政府制訂了擬對朝鮮的核設施發動先發制人的軍事打擊計劃,韓國媒體炒作朝鮮領導人健康問題,韓國民間組織在邊境地區散發傳單,批評朝鮮的內外政策。這更引發了朝鮮的憤怒,點燃了朝鮮對韓國采取強硬措施的導火索。12月1日,朝鮮關閉了與韓國的陸上邊界,并嚴格控制朝韓軍事分界線。2009年初,朝鮮先是單方面宣布“全面中斷南北關系”,廢除與韓國簽訂的所有協議;接著發射“衛星”,宣布“永久退出朝核問題六方會談”;繼而又搞第二次核試驗,發射導彈,引發第三次朝核危機;然后又宣布退出《朝鮮停戰協定》,視韓國加入PSI為對朝宣戰,威脅說如聯合國對其制裁將進行超乎想象的嚴厲的軍事報復,最近又揚言要發射洲際彈道導彈等等。就在朝韓關系因“葬禮外交”剛剛緩和的時候,朝鮮卻突然宣布已成功進行試驗性鈾濃縮,乏燃料棒再處理也已進入最終階段,正在把已取得的钚武器化。可以說,朝鮮不按套路出牌是對韓國主動外交出擊連續碰壁后,再自然不過的應對措施,目的是要扭轉對朝鮮的不利局面,對韓國政府施加強大的壓力。
從目前的情況看,韓朝關系所遭遇的寒流,只是韓國對朝政策變化后出現的陣痛,南北關系并沒有陷入破裂局面。朝鮮《勞動新聞》發表評論說,朝鮮希望通過六方會談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在南北關系上,朝鮮表示將繼續沿著2000年朝韓簽署的《北南共同宣言》和2007年lO月雙方發表的《北南關系發展與和平繁榮宣言》所開辟的道路,發展朝韓關系,謀求自主統一及和平繁榮。韓國高麗大學樸賢先教授對此分析說,韓國厲屆總統上臺之初;朝鮮半島局勢就會出現動蕩,這幾乎成了帶有規律性的周期現象,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朝韓在南北關系中各自都想把握主導權,以實現自己的利益。
二、韓國調整對朝政策原因分析
1995年至2007年末,韓國政府和人民向朝鮮提供了50億美元的人道主義援助,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朝鮮的經濟困難,穩定了朝鮮的政治局勢。2000年韓朝首腦會晤后,韓朝經濟合作領域日益擴大,雙邊貿易額持續增長,總體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金剛山旅游區,開城工業園區和南北鐵路公路連接工程三大經濟合作項目進展順利;以、輕工業和地下資源合作為代表的一批新項目的啟動為韓朝展開互惠互利的經濟合作注入了新的動力。作為韓朝經濟合作的標志性項目,金剛山旅游區經過近10年的經營,已發展成為配套設施完善的綜合旅游區。但總結合作成果,韓國覺得收效甚微。朝鮮在經濟合作上存在政治顧慮和體制障礙,履行協議的誠信度也較低,致使開城工業園區的企業效益不佳。園區缺少活力。韓國希望通過大量經濟援助以緩和南北關系,消除戰爭威脅,停止朝鮮的核武器研發,最終實現朝鮮半島的和平統一的努力徹底落空。對朝鮮進行經濟體制改革、擴大開放度、提高透明度以及保障人權等方面的進展情況,韓國更是失望。這就引起韓國朝野及普通民眾的強烈不滿,紛紛質疑金大中推行的“陽光政策”以及盧武鉉推行的“和平繁榮”政策,要求政府對朝鮮采取強硬政策。
盧武鉉執政期間,在外交和軍事上采取均衡與自主政策,與美國和日本的關系漸漸疏遠。李明博認為。與美日改善關系既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減少軍費開支,又可以保障韓國的領土安全,對朝鮮進行戰略威懾。所以,在其執政后,率先訪問美國和日本,與美國建立“21世紀戰略同盟關系”,與日本建立“成熟伙伴關系”,加強與美日的實質性合作。可見,李明博對朝采取強硬政策是基于政治、經濟和外交等方面考慮的結果,是歷史的必然。
三、朝韓各自國內狀況決定雙邊關系終將走上正常軌道
朝鮮長期處于經濟危機之中,國內經濟瀕臨崩潰的邊緣。朝鮮與韓國發展經貿往來,既想獲得經濟利益,又怕擴大開放和實行市場經濟威脅現行政治制度,因而在行動上猶豫不決。出于內政外交的需要,朝鮮始終擺出一副強硬姿態。對美國的威脅都敢于硬碰硬,對韓國更是不放在眼里。朝鮮封凍南北關系,既是在試探美國方面的反應,也是在警告奧巴馬政府,對朝鮮應繼續奉行懷柔政策。不要對朝使用武力。否則將會產生十分嚴重的后果。從一定意義上講,朝韓關系緊張有利于增強朝鮮國內的凝聚力。歷史證明,人民總是在面臨共同威脅的時候才能實現最緊密的團結,威脅越大,向心力越大。朝鮮需要一個敵人來凝聚民眾心理,而對朝奉行強硬政策的韓國便是最好的靶子。但是,2008年美國爆發的金融危機打亂了朝鮮的部署,經濟危機的浪潮席卷了全球,朝鮮經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嚴重的沖擊,經濟狀況也是每況愈下。朝鮮糧食和能源嚴重短缺,而韓國的經濟援助對朝鮮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所以,朝鮮真心希望通過改善雙邊關系以度過經濟危機,繼續推動南北和解與合作的進程。
對韓國來說,也難以承受長期的軍事對抗。韓朝關系緊張,韓國必將投入巨大的財力進行國防建設,這將遠遠超出對朝援助的投入。抵御朝鮮的軍事威脅,韓國必須緊密地依靠美國的軍事保護,這對獨立意識日益增強的韓國民眾來說是難以接受的。韓朝關系緊張,韓國將在開發朝鮮的礦產資源上處于不利地位,在政治和經濟上都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李明博政府對朝采取強硬政策,并不是真要把雙邊關系搞破裂。他在對朝鮮施壓的同時,指出只要朝鮮徹底放棄核武器,就可以擴大經濟援助,并承諾在十年內幫助朝鮮人均國民收入達到3000美元。這就給韓國留下了很大的回旋余地,也充分展示了其胡蘿h加大棒的外交政策。
盡管朝鮮核試驗和導彈發射對韓朝關系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但從長遠來看,韓朝關系將會逐漸改善,并致立于南北和解與合作的進程。李明博的對朝政策將更多地與美國進行協調,采取實用主義外交政策,尋求經濟效益和政治回報。朝鮮在棄核后,可能會采取現實主義的外交政策,對韓國的軍事威懾將大大減弱。縱觀李明博執政期間的韓朝關系,將會更像國與國之間的關系,平等互利、謀求共贏,走上正常的軌道。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