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黎
[摘要]圖書管理是圖書館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提高實效是提高圖書管理水平的重點。圖書管理只有在以人為本的方向上去提高管理實效,才會起到它應有的作用。圖書管理實效性的提高要與人本精神的進行融合。
[關鍵詞]圖書管理;實效性;人本精神
[中圖分類號]G250.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2234(2009)05-0155-02
圖書館是社會服務的重要部門,是提高國民素質的重要陣地。圖書館工作的優劣不能單純看圖書的使用效率,還要看圖書管理工作的好壞與圖書管理的實效。只有真正體現出實效,才能更好地服務民眾、服務社會,實現以人為本的目標。
一、做好基礎工作,增強管理實效
1轉變服務模式,做好基礎工作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以信息技術為中心的新技術革命對人類社會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圖書館的服務模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傳統的閉架借閱發展到開放式的開架借閱,是當今圖書館界服務體制發展的必然趨勢,這已經為大多數圖書館所采用。這是圖書館為適應現代科技的發展,更好地向讀者服務、揭示館藏文獻的一種有效途徑。開架借閱是現代圖書館實行社會服務職能的服務方式之一,是圖書服務的最佳方式。以開架的“開放程度”的不同,分為“全開架”和“半開架”。
盡管開架借閱有著很大的優越性,可是也存在著一些弊端。例如,有的讀者將書庫的圖書隨意亂放,增加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同時使書庫形成無序的狀態。現在,雖然很多書庫里已安裝了書刊電子監測儀,但圖書丟失現象仍時有發生。這種現象從主觀上看屬于個別讀者思想覺悟不高,受“竊書不算偷”的思想影響,將公有財產據為已有,造成了一些館藏資源的流失。雖然有弊端,但我們不能否認其優越性。開架借閱是圖書館現代化的發展趨勢,也是圖書館發展的必由之路。管理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是不斷積累經驗的過程,我們只要以科學管理為基礎,提高工作人員素質、增強其責任心,不斷探索和完善新的管理方法,開架借閱工作就會更加完善。開架借閱的實行,為提高圖書管理的實效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在開架借閱的管理中,為進一步提高圖書管理的質量,必須做好基礎性工作。
2重視信息技術,管理應上水平
知識經濟直接依賴于知識和信息的生產、擴散和應用。圖書管理也不例外。為適應未來圖書館的需要,圖書館工作人員必須引用最先進的信息技術來管理圖書館,組織各項業務。運用現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技術,是圖書管理深入發展的必然選擇。我們要認識這一發展趨勢,主動接受和運用現代化管理方法和技術,會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和質量,使圖書工作更加有效地為教育改革和經濟建設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隨著信息化社會的不斷發展,圖書館作為社會信息的一個重要窗口單位,其形式不斷豐富,范圍正在擴大。要實現更科學地管理圖書,更高效地利用圖書,就必須對傳統的圖書管理模式進行改革,積極推廣圖書管理與信息技術相結合。
計算機是一種高效能的檢索工具,計算機具有存儲信息密度高、節約保管空間、查詢快捷方便等特點。如全文或建立卡片等存入計算機,形成機讀數據庫,在此基礎上編制各種目錄和索引,然后根據用戶查詢要求提供利用。圖書管理通過與信息技術相結合,充分利用計算機,設立檢索機,讓讀者自行查詢,了解館藏、新書借閱情況。在借閱之前,讀者應通過檢索機查閱待借的圖書是否還有在館的,然后根據在館情況提供索書號,以便管理員方便快捷優質地提供讀者服務。
3順應時代發展,增強管理功能
管理創新是圖書館發展的原動力。面對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知識量、信息量劇增和市場劇變的新世紀,誰能感覺敏捷,抓住時機,當機立斷。快速做出反應,處處先行一步,誰就會在競爭中獲得勝利。管理上的創新能使圖書館打破常規,改革管理工作流程,大大提高管理效率;能使圖書館以敏銳的觀察力,密切關注未來變化的新趨勢、新動向、新問題,從而能以超前的意識果敢決策,適應未來發展的要求。
二、更新管理觀念,強化服務實效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從某種意義上說,改革的實質就是創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此,圖書館事業也如此。圖書館領域內的創新工作怎么進行是廣大館員研討的重點。筆者認為,圖書館領域內的創新工作和其他領域創新工作一樣,也要秉承實事求是的原則,因地制宜地開展。
首先,創新觀念。改變館藏建設上的“大而全、小而全”的觀念,形成根據讀者需要確定重點藏書、建設特色館藏的觀念;在讀者研究與發展工作中,不僅要重視到館讀者,還要重視網上讀者與潛在讀者;在收藏文獻時,不僅要重視印刷型文獻,還要適量收錄一些優秀的電子讀物、音像制品。
其次,創新體制。我國沿用已久的是上級文化行政部門主管圖書館事業的體制。在市場經濟環境下,這一體制已顯現出一些缺憾,今后要注意市場導向因素,加快圖書館立法步伐,從而保障購書經費和促進人員管理、業務建設的順利進行。一方面,因為書價上漲而購書經費跟不上,導致文獻人藏量銳減;另一方面,館舍擴大,讀者迅速增加,導致文獻保障率大幅下滑,讀者的借閱需求常常得不到滿足。長此以往,即使有再漂亮的建筑、再熱情的接待,圖書館也會失去魅力,失去讀者的信任。
再次,創新管理。目前我國圖書館管理體制的基本特征是條塊分割,各自為政。其弊端主要是:缺乏宏觀規劃、管理、指導、調控的能力。造成資金、人才、文獻資源的分散;圖書館自動化管理軟件重復投資、重復開發、標準不一,造成人、財、物和時間的極大浪費,很不利于整體的網絡化建設,形成缺乏全局觀念與合作精神的本位主義,嚴重阻礙資源共建共享。這種管理體制必須改革。
最后,革新技術。全國許多地方的圖書館都在搞數字化。但重復建設嚴重,標準化程度不高。高新技術在圖書館流通、采編、咨詢各部門應用的廣度深度不夠,在應用中考慮本館工作人員使用的部分多。考慮方便讀者使用的部分少。
三、樹立以人為本理念,以實效促進服務
樹立以讀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只有時刻牢記基本的服務精神,才會把理念變成行動。用親切的態度對待每一位前來求知的讀者,對他們的咨詢給予詳細、耐心地回答,尊重讀者,使讀者感覺到工作人員的熱情,并不是冷漠甚至是輕蔑,在圖書館這片二陸香之地營造一種和諧、自然、友善的儒雅氣息。這樣,無論是求知的讀者,還是工作人員都會獲得良好人文環境,對雙方都是大有裨益的,這也是讀書人應當享受到的獨特氛圍。
理念的轉變涉及管理規范采取的行為不同。管理人員以人為本理念的樹立是時代的要求,不與時代呼應就無法體現“服務第一”的原則,也就無法突破圖書由死變活的價值。這是激活圖書、利用圖書必須遵守的客觀規律。在經濟不夠發達,讀者渴求知識的形勢下,樹立以人為本的信念尤為重要。知識的獲取,道德的形成。絕大部分來源于不同時
期圖書資料的供給。圖書是青年成長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和自我鞭策的力量源泉。圖書管理不僅僅僅是書,更要面對的是人,這就要求管理人員必須了解讀者的意圖,解決讀者的難題,這是一項艱巨復雜的工作,是以人為本理念的關鍵。
1為了傳道、授業、解惑的需要,人們逐漸把圖書館作為工作、生活的第一需要。而管理人員是他們借閱圖書親密的伙伴和向導。只有熟悉自己管轄書目的分類、內容和涉及知識多方面之間的聯系,以及分放地段、書架等,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才能熱情指點,才能贏得讀者的心,做到以人為本的服務。
2平等對待每一位讀者是對人的起碼的尊重。耐心周到的服務,才能消除讀者借閱的心理障礙,從而使他們盡快地投入到學習、研究中。形成與讀者的親和力,提升以人為本服務的作用。
3圖書發揮作用的大小,受益多少,關鍵在于各個部門有序地管理和掌握流通的情況。管理人員要做到定期匯報,了解反饋信息,進行統計分析,提供可靠數據,隨時改進服務內容,開展導向研究,激活圖書使用頻率,補充所需新的資料。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是個長期任務。沒有團隊精神,沒有管理人員積極性的調動舉措,沒有一定的文化素質,提高以人為本的服務只能是紙上談兵。
4不斷提高管理人員的服務素質。先進的理念。優越的制度,嚴格的管理,這些僅為服務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如何把理念、制度轉化為行為,必須有一支相匹配的高素質的圖書管理人員隊伍,具有敬業思想、奉獻精神、責任意識。在工作實踐中發現人才,大膽使用,給以定位區別,給以鼓勵,激活他們自我實現的欲望,使之加強學習,啟發自律行為,加強責任意識。不斷體現個人在管理上的價值,使之積極性長久不衰地得以發揮。
(1)高品質的培養是靠長期工作實踐、學習自律的結果。一個嚴于要求自我的人,不僅僅表現在遵守紀律,服從上級,還要敢于負責,善于改進工作作風,提高效率,這樣才能適應發展,做到人盡其才,書盡其用。圖書管理人員必須具備甘為人梯的奉獻精神,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作風。
(2)善于團結同事,關心他人進步發展,促進團隊精神。形成合力。適應書籍增、讀者廣、管理人員不增的高效態勢,具有快速工作的效率。
(3)不斷開展創新服務是調動圖書管理人員潛能的一環。在學習業務的基礎上。要擴展專業知識。了解讀者心理,定期與不定期地舉辦創新服務項目,擴大讀者視野,激發讀書要求,交流溝通信息,引發服務的樂趣和鉆研精神。新世紀的技術革命也為現代圖書館的服務帶來了生機。圖書館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要進一步強化,才能充分發揮書籍的作用,成為讀者成就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陣地之一。
貫徹以讀者為中心的理念應該成為圖書管理工作的主要管理精神。圖書館是人類精神文化遺產的重要保存地,也是新思想誕生的啟蒙場所。因此,吸引更多的讀者,無疑將會使人類的文化遺產被傳播、保存得更完整,而新的創造力量也會更蓬勃的生長。所以,讀者成為圖書館的“上帝”并不為過。工作人員在日常的工作中,應該努力為讀者送上優良的服務。
[責任鳊輯:李姝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