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有農歷“立秋”、“處暑”兩個節氣。“秋”是植物快要成熟的意思,收獲的季節從立秋開始,今年立秋時間為公歷8月7日。“處”是結束的意思,處暑表示炎炎夏日即將過去,氣溫逐步下降,今年處暑時間是公歷8月23日。
立秋時節,北方的冷空氣逐漸南下至江淮一帶,氣溫開始下降,晴熱高溫天氣逐漸緩和。我國中部地區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田作物進入重要生長發育時期,此期受旱會給農作物最終收成造成難以補救的損失,所以有“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黃金”之說。處暑前后冷空氣南下次數增多,氣溫下降逐漸明顯。晝暖夜涼的條件對農作物體內干物質的制造和積累十分有利,莊稼成熟較快,民間有“處暑禾田連夜變”之說。除華南和西南地區外,我國大部分地區雨季即將結束,降水逐漸減少。尤其是華北、東北和西北地區必須抓緊蓄水、保墑,以防秋種期間出現干旱而延誤冬作物的播種期。
針對本月氣候特點,應重點抓好以下五方面的農事活動:
一、大田作物
水稻:8月份,晚稻全面進入大田管理期,由于連作晚稻、一季稻、山區單季稻移栽時間不一致,使得其當前的生長時期也不一樣,為此,各地要根據植物長勢適量施肥,促使植物健壯生長。處于分蘗后期的連作晚稻,宜采用淺水促進低節位分蘗早生快長,以培育健壯植株和足夠的大蘗,爭取多穗、大穗。一季稻重點要抓好控苗促蘗工作。山區單季稻要重點抓好灌水養胎,以避免因外界氣溫的劇烈變化而影響稻穗發育。主治稻縱卷葉螟、二化螟,兼治稻飛虱,同時注意防治紋枯病和稻瘟病。
棉花:棉花生產主要是繼續加強花鈴期管理,在抓好中耕除草、灌水抗旱等日常管理的同時,狠抓棉鈴蟲的防治,兼治紅鈴蟲、紅蜘蛛、棉蚜、棉盲蝽象等其他害蟲。尚未打頂的棉株,在立秋前及早打頂,做到枝夠不等時,時到不等枝。下旬進行根外追肥,促進棉株健壯生長。
夏大豆:8月重點是深中耕高培土,施好花肥,抓好抗旱和食葉性害蟲的防治工作。適時開展秋大豆的播種、間(補)苗定苗工作,防止暴雨后田間積水和長期干旱。
二、蔬菜瓜果
1.大棚蔬菜瓜果:管理重點是通風降溫、防止暴雨和臺風襲擊,以提高后期產量和品質,并延長果實采收期。可收獲的大棚蔬菜在前作采收完畢后及時清潔田園,利用8月高溫天氣連續灌水或進行高溫悶棚處理土壤,以減輕土壤次生鹽漬化和殺滅土壤殘留的病菌及地下害蟲。不進行土壤消毒處理的,可根據茬口安排種植一季小青菜、木耳菜等速生蔬菜。
2.露地蔬菜瓜果:8月以秋季瓜果蔬菜播種、育苗和定植為重點。除抓好清潔田園等日常管理工作外,采用防蟲網覆蓋,殺蟲燈、黃板(藍板)等非化學防治技術,盡可能選用印楝素等高效低毒農藥或生物農藥進行病蟲害防治。要采用人工拔除、鋪黑白雙色地膜與化學藥劑除草等相結合,及早消除草害。
三、經濟作物
綠竹:成林可結合割筍后的筍穴封土,施增產肥,宜施尿素、人糞尿等速效肥料,宜在月初留養母竹,過遲留養,竹筍細弱、不易透尾,新竹質量差,選留的母竹以外圈筍、生長健壯的筍為好。
葡萄:中晚熟葡萄采收;采后施肥,及時恢復樹勢;摘果后繼續防治葡萄霜霉病、銹病、葉斑病,保護好葉片生長。
茶葉:大宗茶產區秋茶采收基本結束,茶葉農事重點是苗木繁育和蟲害防治。
四、畜牧業
1.8月是畜禽傳染病多發期,養畜(禽)戶要加強做好防疫、消毒工作。例如豬肺疫一般在夏季發生和傳染,養豬專業戶最好給豬只注射豬肺疫疫苗加以預防。要做好禽流感的預防工作,否則一旦發病將無藥可治。要求養禽專業戶都要接種禽流感疫苗。
2.天氣熱,家畜容易中暑。一旦發病,應首先將發病的家畜移至陰涼通風處,同時用涼水噴灑其頭部,然后尾巴放血,再灌服一些降暑之類中草藥。
五、水產業
8月份是魚類病害多發期,且病害種類多,易缺氧,造成的損失往往超過前期。根據這些特點,需要從以下幾方面抓好管理工作:
l.水質調節是重點。一些塘口魚病特別是鯽魚暴發性出血病仍然嚴重,并且不易治療,主要原因就是水質沒有控制好。因此,魚池要經常換水,多開增氧機。晴朗無風天氣,白天必須開機,提前增氧。
2.預防缺氧死魚。出現無風陰天,后半夜一般有缺氧現象,第二、第三天仍是陰天無風,如果沒有采取必要措施,必定會大面積嚴重缺氧,一旦遇到陰天要格外當心。
3.加強1齡魚種的蟲病防治。魚種養殖階段,體表和鰓往往有大量小型寄生蟲被養殖戶忽視,這是一些魚種池塘年終成活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每月需要進行一次殺蟲工作。(本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