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海軍冷戰時由核動力巡洋艦和航母組成的編隊。
“核海軍”最近突然成為多國海上力量的青睞對象。印度newkerala網站9日報道稱,印度海軍第一艘核動力潛艇剛下水沒多久,有關專家就開始討論建造核動力航母的可行性。美國《防務新聞》10日還披露,美國海軍的研究報告稱,用核動力巡洋艦執行任務可能比常規動力軍艦更便宜,建議美國海軍時隔30年后重新恢復建造大型核動力巡洋艦。
上世紀60年代開始,各國海軍興起一股核動力艦艇熱潮。但由于維護成本高、技術復雜等原因,美國海軍除核潛艇和大型核動力航母外,其他核動力戰艦紛紛于上世紀90年代前退役,其他國家的核動力艦艇也多是遭受同樣命運。不過第一艘核潛艇成功下水點燃了印度海軍對核動力戰艦的熱情。據印度報業托拉斯報道,印度原子能委員會主席阿尼爾·卡科德卡表示,在印度第一艘國產核潛艇下水試航后,印度已經掌握了制造核動力航母與戰艦的技術知識和能力。他說,“我們已經掌握了制造符合國際標準的核動力航母與戰艦的技術知識和能力,如果政府要求我們建造這些艦艇,我們將著手行事”。newkerala網站則用印度軍方專家的話進一步分析了可行性。報道稱,印度海軍為核潛艇提供動力的是一座80兆瓦的艦艇用核反應堆,而“2-3座這樣的核反應堆足以推動航母這樣的大型戰艦”。印度專家認為,核動力航母能夠為印度海軍提供幾乎不限制的遠洋續航能力,而采用與核潛艇相同的核反應堆,能夠縮短設計時間并簡化風險。不過他們也承認,“印度海軍還不能確保是否有能力建造常規航母”,印度第一艘采用常規動力的國產航母將在兩年后下水。
印度看上的是核動力航母的戰爭潛力,而擁有多艘核動力戰艦的美國則更多關注經濟性。《防務新聞》稱,美國海軍的研究報告顯示,如果油價繼續按照35年來的模式運行,使用核動力巡洋艦將比常規動力戰艦便宜。報道稱,從1980年以來,美國海軍還沒有在航母和潛艇以外的軍艦上使用核動力。而未來巡洋艦會考慮采用核動力設計方案,除了經濟原因,艦載新型雷達等多套電子設備需要龐大的電力供應,而核動力發電裝置能最好地滿足這方面的需求。
受到各國青睞的“核海軍”,除了核動力戰艦外,還包括能攜帶核武器的艦艇。目前核大國紛紛將核武器部署的重心偏向海軍,其中英法兩國尤其明顯。英國的戰略核打擊任務已經完全由海軍承擔,法國也將三位一體的核威懾戰略改為海陸并重。美國《環球戰略網》9日稱,盡管法國日前宣布,正常情況下法國將不會在 “戴高樂”號核航母上配置短程核武器,為世界范圍內撤銷短程核武器的海上部署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但這些由“陣風”戰斗機攜帶的核巡航導彈平時就儲存在港口,必要時可以很快就重新核武裝完畢。▲(魏云峰)
環球時報2009-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