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場50年最嚴重的風災對馬英九是個極大的考驗
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宇 軒
本報特約記者 李俊峰
連日來“莫拉克”臺風重創臺灣南部,臺灣《聯合晚報》10日稱,臺風可能造成高雄縣甲仙鄉約600人遭泥石流活埋,但這沒有被臺當局證實。風災使得馬英九當局“才好不容易掙脫國際金融海嘯沖擊,又遇上50年來難得一見的大水患”。盡管臺風已經離境,但臺風襲臺所引發的種種政治波瀾卻在島內持續擴大,特別是島內輿論對于此次馬當局救災體系不暢、行動緩慢的批評,也引發媒體感嘆“口水不比雨水少”。臺灣《中國時報》的評論稱,“面對氣候巨變,民眾企求的不是一個永不淹水的臺灣,而是一個劍及履及、苦民所苦的救災效率,現在就看馬英九如何進行下一步的應對”。據臺灣“中央社”10日報道,大陸方面對于臺灣的災情相當關注,大陸海協會和全國臺聯都向臺灣民眾表達慰問之意。另據臺灣TVBS電視臺報道,在臺訪問的福建省副省長陳樺10日上午表示,將向臺灣災區捐款100萬元人民幣。
傳約有600人遭活埋
據臺灣《聯合晚報》10日報道,“莫拉克”臺風重創高雄縣甲仙鄉,當地小林村傳出全村遭土石流掩埋,搜救直升機10日上午載出的災民林建忠表示,約有600人可能遭活埋。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莫拉克”臺風強襲重創臺灣,使得臺灣“兩三天就下了一整年的雨量”,不僅創下臺灣有史以來單日降雨量的紀錄,更在南部造成“50年來最為慘重的損失”。根據臺灣災害應變中心的統計,截至10日,“莫拉克”共造成14人死亡、51人失蹤、32人受傷。
面對嚴重災情,馬英九當局幾乎是“總動員”,不僅馬英九和“行政院長”劉兆玄親上一線,各部門負責人也都分派坐鎮各縣市,臺“國防部”更是要求臺軍做到有求必應。臺灣《聯合報》10日報道說,馬英九9日一整天南北奔波,走上第一線直接指揮,指示“救援”和“搶險”是現在最主要任務,強調臺當局會全力救災。當晚,馬英九第三度前往臺灣“中央災害應變中心”。10日,馬英九又取消所有原定行程,一早搭專機赴臺東縣勘災。與此同時,臺灣“行政院”也全面提升應變機制,除在受災最重的屏東縣設置前線指揮所,指派“內政部長”廖了以進駐外,劉兆玄也趕到屏東縣災區了解救災物資發送情形并夜宿當地,直接在第一線指揮救災。他因此成為第一位為臺風災情而夜宿災區的“閣揆”。
風災暴露許多問題
據《聯合報》10日報道,風災暴露的首個問題就是臺灣的預警系統。在臺風侵襲前,臺灣氣象局的預報稱:“臺風對北部會有影響”,但結果卻是暴雨襲擊南部地區。而“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的通報系統更是“形同瞎眼”,島內電視媒體都已經報出災情,應變中心卻在七八個小時內沒有一點訊息,讓災民把電視臺的直播互動節目當作防災中心猛打電話,引發國民黨“立委”痛批“中央應變中心像僵尸”。
其次是臺灣當局的救災體系。盡管災害防救法早已立法并運作多年,各級政府均可依法設置災害應變中心統籌執行救災工作,指揮協調,調度臺軍、消防、警察和相關部門,但在實際操作中卻因力量過于分散而導致指揮不力、溝通不暢的問題,甚至出現臺軍坐等地方首長提需求再出動救災的情況,引發媒體痛批“是哪門子的救災效率”。就連國民黨“立委”邱毅也看不下去,認為現在救災分散在“6部4署”,發生災害時怎么調度?馬英九應找出問題,否則導致救災緩慢,一定會惹民怨。此外,臺當局相關部門及“中央”與地方在通報時間與需求提報等問題上爭執不下,甚至坐視數千名被圍困等待救援的居民而不顧,也讓島內輿論不滿“這樣的口水戰實在顯得荒謬”。
藍綠都打“賑災牌”
據“中央社”10日報道,國民黨第18屆中央委員選舉將于16日舉行,受“莫拉克”臺風影響,國民黨主動停止9日的兩場茶會,多名中央委員候選人也以救災為重,暫停拜票、拉票活動。10日,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專門主持開會,呼吁全黨投入救災復建的行列;責成各縣市黨部籌組志工隊伍,協助救災,幫忙清理、復建。國民黨還專門成立捐款專戶投入賑災,吳伯雄、“立法院長”王金平等黨政高層率先捐出上百萬元的善款,以號召各界參與。據國民黨內部消息人士透露,國民黨已初步擬妥一份救災援助計劃,對于受災戶,將視死亡、失蹤或房屋倒塌等災情提供相應的補助。據臺灣《中國時報》10日報道,民進黨也推出“水災南臺灣救援行動”,民進黨文宣部主任鄭文燦稱,民進黨將全力投入救災。屏東出身的黨主席蔡英文則率先捐出100萬元,前“總統府資政”辜寬敏也捐獻3000萬元。
輿論替馬英九捏把汗
《臺灣時報》的評論說,臺灣本是一個地震、臺風等天災頻繁發生的區域,對于類似的應變措施,應該早已經驗豐富應對成熟,但令人不解的是,每一次重大災難發生之際,就必然會看到這種互踢皮球及推諉卸責的情況發生,與民間團體在投入救災及災后救助中的積極作為形成強烈對比,可見所謂“苦民所苦”仍舊只淪于口號與文宣,要真正落實,恐怕仍得從最高層自己以身作則開始。香港中評社分析認為,年底縣市長選舉在即,馬英九除了要拼選舉,還得拼經濟,這下還要拼災后重建。值得一提的是,這次風災受害最深的地方大多是綠營執政的縣市,也因此,如果救援不力馬英九將承受雙重壓力,一方面是年底選舉可能再輸,另一方面則是國民黨的“藍色執政”遭受質疑?!?/p>
環球時報2009-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