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林鵬
摘 要:建筑業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建筑安全事故屢有發生,每年的建筑安全事故發生數和建筑安全事故死亡人數有不斷上升的趨勢。因此,研究建筑施工安全的風險因素,探討建筑施工安全的風險控制原則及基本方法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建筑業;風險因素;控制原則
1 引言
建筑產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建筑行業的良性發展對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行業特點,建筑業一直是一個高危行業。如何切實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加強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落實安全防范對策、措施,及時有效地預測和消除生產過程中的危險因素,確保安全生產值得廣大學者探討和研究。
2 建筑施工安全風險因素以及類型
2.1 風險因素分析
根據工程項目和施工工地的實際情況,系統、有序地識別危險源范圍,劃分不同的作業和活動類型,確定危險源的存在和分布。
①工地地理位置、水文和地質條件、氣象條件、資源和交通條件、工地外環境條件、自然災害條件等。
②工程總平面和功能分區(如施工區、輔助生產區、辦公管理區、生活區等)的布局,易燃易爆、有害物料及設施的布置,有害源的布置,施工生產流程線的布置,建筑物安全距離、衛生防護距離的留置,運輸及道路布置等。
③工程臨時建筑、生活臨時建筑、辦公臨時建筑、強度、采光、通風、防火、防風、防雨、防雷、防汛,建筑設備的防漏、防觸電等。
④汽油、柴油、酒精、油漆、丙酮、氧氣、乙炔、水泥、粉煤灰,X 或τ射線,易燃易爆性、腐蝕性、粉塵性等有害物料。
⑤施工機械、起重機械、電氣設備、運輸車輛、人貨電梯、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等。
⑥油庫、危險化學品倉庫、乙炔站、氧氣站、鍋爐房、配電站等。地基處理、基礎、結構、裝飾、設備安裝等工程。
⑦地下、高空、起重、運輸、帶電、明火、粉塵、噪聲、輻射等作業。急救、防暑降溫、防凍防寒、生活衛生等設施。
⑧孔洞蓋板、安全防護欄、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識等。
2.2 風險的類型
建筑施工安全風險即施工安全重大危險源初步可分為:施工場所重大危險源、施工場所及周圍地段重大危險源兩類。
施工場所重大危險源。局限于存在施工過程現場的活動;主要與施工分部、分項(工序)工程,施工裝置(設施、機械)及物質有關。對于城市建設施工安全管理組織來看,一個施工項目是一個重大危險源;對企業項目安全管理來看,一個施工項目過程包含若干個危險源。
①存在于分部、分項(工序)工程施工、施工裝置運行過程和物質的重大危險源:腳手架(包括落地架,懸挑架、爬架等)、模板和支撐、起重塔吊、物料提升機、施工電梯安裝與運行,人工挖孔樁(井)、基坑(槽)施工,局部結構工程或臨時建筑(工棚、圍墻等)失穩,造成坍塌、倒塌意外;高度大于 2m 的作業面(包括高空、洞口、臨邊作業),因安全防護設施不符合或無防護設施、人員未配系防護繩(帶)等造成人員踏空、滑倒、失穩等意外;焊接、金屬切割、沖擊鉆孔(鑿巖)等施工及各種施工電器設備的安全保護(如:漏電、絕緣、接地保護、一機一閘)不符合,造成人員觸電、局部火災等意外;工程材料、構件及設備的堆放與搬(吊)運等發生高空墜落、堆放散落、撞擊人員等意外;工程拆除、人工挖孔(井)、淺巖基及隧道鑿進等爆破,因誤操作、防護不足等,發生人員傷亡、建筑及設施損壞等意外;
②人工挖孔樁(井)、隧道鑿進、室內涂料(油漆)及粘貼等因通風排氣不暢造成人員窒息或氣體中毒重大危險源。
③施工用易燃易爆化學物品臨時存放或使用不符合、防護不到位,造成火災或人員中毒意外;工地飲食因衛生不符合,造成集體中毒或疾病。
施工場所及周圍地段重大危險源。存在于施工過程現場及可能危害周圍社區的活動,主要與工程項目所在社區地址、工程類型、工序、施工裝置及物質有關。對于城市建設施工安全管理組織,從可能危害社區的重要角度來看,一個施工項目應當確定為一個重大危險源,進行辨識和監控。
①鄰街或居民聚集、居住區的工程深基坑、隧道、地鐵、豎井、大型管溝的施工,因為支護、頂撐等設施失穩,坍塌,不但造成施工場所破壞,往往引起地面、周邊建筑和城市運營重要設施的坍塌、坍陷、爆炸與火災等意外。②基坑開挖、人工挖孔樁等施工降水,造成周圍建筑物因地基不均勻沉降而傾斜、開裂,倒塌等意外。③鄰街施工高層建筑或高度大于2m的臨空(街)作業面,因無安全防護設施或不符合,造成外腳手架、失穩等墜落物體(件)打擊人員等意外。④工程拆除、人工挖孔(井)、淺巖基及隧道鑿進等爆破,因設計方案、誤操作、防護不足等造成發生施工場所及周圍已有建筑及設施損壞、人員傷亡等意外。
3 建筑施工安全風險的識別方法與控制
3.1 建筑施工安全風險(危險源)識別具體方法
①詢問、交談:與生產現場的管理、施工人員和技術人員交流討論、獲取危險源資料。
②現場觀察:到施工現場觀察各類設施、場地,分析操作行為、安全管理狀況等,獲取危險源資料。
③事故樹分析法:可針對各類事故進行分析,并按事故樹分析要求展開和繪圖,獲取危險源資料。
④安全檢查表法:采用預先設計好的安全檢查表或制度與規程,到現場進行檢查,發現安全隱患問題及時記錄和分析,并據此獲取危險源資料。
⑤針對不同目的和應用范圍,還可以采取施工流程分析法、查詢分析事故法等方法辨識危險源。
3.2 建筑施工安全重大危險源控制
①在國家現行法律、法規的框架下,建立和完善建設施工安全地方(城市)政府規章、制度體系,出臺配套的和全社會、主要專業門類齊全的實施細則,依法管理安全生產。
②貫徹國家《安全生產法》,建立“企業負責、國家監察、行業管理、社會監督”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落實建設施工安全責任制,有效開展城市建設施工安全管理。
③應加強和完善施工安全監督機構建設,目前市、區兩級建設工程施工安全監督機構設置薄弱、人員配備不足、無專項開辦經費。這些都反映建設工程施工安全監督隊伍開展工作的實際困境。
④制訂和完善城市建設安全技術政策:一方面應加強政府對建設工程施工安全的監管,保證施工設備及安全措施費為不竟價費用、專項費用;另一方面應不斷淘汰落后的技術、工藝和采用與經濟發展水平同步,適度提高工程施工安全設防標準;從而提升建設施工安全技術與管理水平,降低城市建設施工安全風險。
⑤制訂和實施現場大型施工機械安裝、運行、拆卸和外架工程安裝的檢驗檢
測制度。
⑥開展施工安全重大危險源的辨識和項目施工安全風險評價,對可能影響社區安全的施工項目進行城市建設施工安全重大危險源登記。重大危險源登記的主要內容應包括:工程名稱、危險源類別、地址(地段)、建設開發單位、施工單位及聯系人、聯系辦法、重大危險源可能造成的危害、施工安全主要措施和應急
救援預案(工作)。
⑦采用先進電子監控技術和監測信息系統,實施項目現場施工安全重大危險源及部位監控。
⑧建立城市建設施工安全(政府的)和項目施工安全(企業的)聯動應急救援預案和運行機制。
⑨制訂和實施對項目施工安全承諾和現場安全管理績效考評(評價)制度。促使企業建立和完善施工安全長效機制。
參考文獻
[1]魏安能,建立建筑施工安全保證體系的構想,.建筑安全,2005.
[2]吳小剛,建筑工程安全的風險識別及評價方法研究,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4.
[3]柳峰,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控制方法研究,華北科技學院學報,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