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縱容“疆獨”頭目分裂表演 抹黑中國官員正當交涉
●本報駐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記者 陳小丫 李淵 桂林 陶短房 ●本報記者 王躍西 ● 汪析
澳大利亞外長史密斯的一番話11日在西方挑起了一波對中國外交官的非議。澳媒宣稱,為阻止熱比婭11日在澳全國媒體俱樂部演講,中國使館官員上周要求該機構放棄對她的邀請,但遭拒絕。史密斯11日對此評論說,外國外交官在澳大利亞可以自由表達他們的觀點,但得有禮貌。路透社等西方媒體說,史密斯這是在警告中國約束自己的外交官,不要讓他們太過分。但也有澳媒體認為,史密斯是在為中國辯護。《澳大利亞人報》11日惡毒攻擊中國是“獨裁國家”,宣稱史密斯應該讓中國大使“少管閑事”,并且讓所有駐澳中國外交官“閉嘴”。一名熟悉外交事務的學者說,這樣的論調是荒謬可笑的,“外交官的使命就是要代表本國利益與駐在國進行溝通,全世界都如此。澳大利亞媒體的做法讓人懷疑他們是一群月球人”。卷進此事的中國駐澳使館劉進參贊11日對《環球時報》說,他沒有做錯,他只是履行了自己的職責。
外長言論引發復雜議論
竄訪澳大利亞的“疆獨”女頭目熱比婭11日在堪培拉全國媒體俱樂部發表演講,繼續惡毒攻擊中國政府。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對她的演講進行了網上直播,但更多的澳媒體當日關注的并不是她翻來覆去說的那套話,而是此次演講引發的澳外長史密斯對中國外交官一次模棱兩可的指責。
多家澳媒體11日報道說,為阻止熱比婭演講,中國駐澳大利亞使館參贊劉進上周曾會晤澳全國媒體俱樂部管理層,要求后者撤銷對熱比婭的演講邀請,并稱中澳關系如果因此而受損將是“非常遺憾的”。媒體俱樂部負責人雷利表示,俱樂部充滿尊敬地傾聽了中國官員的要求,但俱樂部在過去40多年一直堅持自己決定誰可以來這里演講,不會受外界影響。
本來這只是一次外交官與駐在國間正常的私下交涉,卻引發澳部分媒體和政客對中國外交官的惡毒攻擊。ABC稱,中國因熱比婭演講向媒體俱樂部發出了“威脅”。綠黨領袖布朗宣稱,外國政府不能壓制澳言論自由,“我們的政府必須堅持民主自由權利,不能被中國嚇住”。《澳大利亞人報》當日社論稱,“中國無權審查熱比婭”,澳政府應該回擊中國。“澳外長史密斯應該打電話給中國駐澳大使,向北京傳遞一個同樣清晰的信息——少管閑事”。該報國際版編輯格雷同日發表題為“(中國)外交官必須閉嘴”的文章稱,“中國駐堪培拉大使館和在澳全境的領事館官員必須清楚,中國政府不可能在澳大利亞也像在中國國內那樣行事,陸克文政府很早就該這樣警告中國人。”
ABC稱,面對澳媒體的指責,史密斯11日為中國進行了辯護,認為中國外交官向媒體俱樂部提出交涉沒有什么錯。ABC援引史密斯的話說:“外國使館、外交官和官員都有權發表他們對澳大利亞社會的看法,他們可以很堅決地表明立場,但需要有禮貌和得體。”澳大利亞聯合新聞社也說,史密斯此言說明他拒絕就此事責難中國外交官,但歐美媒體不這么認為。
法新社題為“澳大利亞提醒中國外交官舉止要得體”的報道稱,史密斯11日還警告中國降低對熱比婭的批評調門,稱中方官員試圖阻止熱比婭演講只會起到反效果。史密斯說,墨爾本市長道爾已向他抱怨中國外交官因墨爾本電影節放映熱比婭紀錄片向他施壓,澳大利亞外交部為此告訴中國外交官,“所有外交官都需要舉止得體”。路透社11日評論,史密斯向中國傳遞的是一種“蒙著面紗的警告”,澳大利亞是在要求中國政府約束他們的外交官。
有澳媒說,中國官員在與媒體俱樂部交涉時曾表示:“你們必須撤銷對熱比婭的邀請”。個別媒體據此攻擊中國官員態度蠻橫。11日,《環球時報》就此采訪了劉進參贊,他向記者證實曾與媒體俱樂部進行溝通,但強調他是在履行一名外交官的職責,沒有做錯什么。劉進說,中方從未干涉澳國內事務,他與媒體俱樂部的溝通是禮貌而符合禮儀的。
多國駐華使館曾與中國媒體交涉
史密斯究竟是不是在責難中國外交官?媒體對此的解讀莫衷一是,但在中國專家看來,將外交官私下的溝通擺到臺面上加以炒作,這么做本身就很不妥。外交學院副教授熊煒11日對《環球時報》說,作為外交官,為維護本國利益與駐在國政府或民間機構進行交涉是天職所在,
(上接第一版) 各國外交機構莫不如此。澳大利亞媒體為此歇斯底里地攻擊中國外交官讓人無法理解。該專家說,中國外交官是私下與澳全國媒體俱樂部進行交涉,外交界存在這樣一種默契,私下溝通的信息不宜透露給媒體,讓后者加以炒作,這種做法很不厚道。史密斯作為外長,他應該知道自己的發言會引起媒體的廣泛關注,他這么做完全無“禮貌”可言。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時殷弘說,熱比婭是一名罪犯,中國要求外國以罪犯的角度來對待熱比婭是天經地義的。
環球網11日一項調查顯示,近85%的中國網友認為,史密斯作為外長如此評論中國外交官的正常交涉,是非常不禮貌和不妥當的。認為“史密斯表態正常”和“無所謂”的分別只占8%和7%。
澳大利亞此次的反應也被個別西方媒體認為有些過度。美國《波士頓環球報》認為,澳總理陸克文一直認為自己通曉漢語,是中國政府、民眾的“老朋友”,因此可以直言不諱地對中國內政發表意見,事實上他也一直是這樣做的,可一旦中國直言不諱地對澳大利亞提出這樣那樣的要求,澳政府和輿論便因錯愕和不知所措一片嘩然。
近年來,西方多國駐華使館官員曾因中國媒體涉及該國的報道登門向相關中國媒體交涉。2001年中美撞機后,美國使館多名官員來到環球時報社表達對《環球時報》報道的不滿。上月底,東亞某國駐華公使曾邀《環球時報》負責人共進午餐,席間拿出一疊復印好的《環球時報》報樣,表達該國使館對其中一些報道的不滿。南亞某國駐華大使今年6月也曾到《環球時報》做溝通,表達對一篇報道的不滿,并希望《環球時報》多刊登對該國的“客觀”報道。亞洲某國公使還曾要求《環球時報》不要轉載該國媒體對該國的負面報道。很顯然,全世界的外交官都在做他們認為必要的溝通。一名中國國際問題專家說,“外交官的使命就是代表本國利益與駐在國進行溝通,全世界都如此。澳大利亞媒體的做法讓人懷疑他們是一群月球人”。
“那里屬于中國,不關我們的事”
據報道,除談及中國外交官的禮貌問題外,史密斯11日還向外界證實,澳外交官獲準二次探視目前尚被中國拘押的力拓案主角胡士泰。史密斯還就中國保密局網站日前刊文稱“力拓在華苦心經營6年,令中國損失7000億元”一事表示,這只是文章作者個人的觀點,不是中國政府的立場。澳媒體稱,史密斯是在試圖為此事降溫,但力拓公司11日繼續埋怨說,中國至今沒有向該公司展示胡士泰的犯罪證據。在路透社看來,此事與“史密斯警告中國外交官”,都是中澳關系緊張的證據。
上海社科院國際問題專家趙國軍說,西方媒體樂于強調中澳之間的對抗,突出澳國內的反華情緒,或許是出于將澳大利亞死死按在反華最前線,分散中國對本國火力的目的。對于他們的挑撥和幸災樂禍,中國也需要注意。
不論西方媒體是否挑撥,澳國內反華情緒近來不斷噴發已是不爭的事實。11日在澳大利亞新聞網站上,許多網友宣泄著對中國的不滿。有網友指責中國作為一個獨裁國家,沒權利干涉民主的澳大利亞。網友布朗指責史密斯對中國的外交措辭太狡猾,不敢勇敢地站出來為澳大利亞說話。但網友史蒂夫說,“澳大利亞人沒理由說中國干涉澳大利亞內政,因為熱比婭來自中國的新疆,那里屬于中國,不關我們澳大利亞的事”。
在11日的演講會上,熱比婭感謝澳大利亞沒有向中國政府磕頭,希望下次訪問澳大利亞能夠與陸克文和史密斯會面。她還挖苦說,感謝中國的不斷施壓大大增加了自己的受關注度。同日,《環球時報》記者走訪了熱比婭的出生地——新疆自治區阿勒泰,熱比婭14歲前一直生活在這里,如今,當地人對當年那個做過裁縫、賣過瓜子的小姑娘已經沒有多少記憶,倒是對她策劃的“7·5”事件給當地旅游業帶來的打擊感受頗深。阿勒泰市民金先生說,阿勒泰鄰近喀納斯湖,旅游是當地支柱產業。以前,阿勒泰每天起降航班有20多個,但現在只有兩個航班,而且還坐不滿人。據悉,“7·5”事件后大量內地游客取消了新疆游,其中大部分是到喀納斯湖的。金先生說,熱比婭發跡時沒有惠及老家,現在卻讓家鄉吃了這么多苦,阿勒泰出了這樣的人真讓人無奈。
8月初,當墨爾本電影節執意播放熱比婭紀錄片《愛之十條件》引發強烈爭議時,《新西蘭先驅報》曾報道說,該國毛利電視臺也計劃在9月1日播放這部美化熱比婭的片子,從而成為全球首個播放此片的電視臺。該報11日稱,中國駐新西蘭使館已就此與毛利電視臺聯系,要求后者取消播放《愛之十條件》,改為播放中國政府制作的紀錄片《新疆烏魯木齊7·5暴亂:真相》,并將于12日與該電視臺商談。但毛利電視臺一名人士說,電視臺不會改變播出計劃。2004年開播的毛利電視臺并不是新西蘭4個主流全國性電視臺之一,覆蓋范圍有限。《環球時報》記者11日試圖電話采訪該臺,但接電話的工作人員表示負責人已下班,無法評論。《新西蘭先驅報》駐澳記者格拉格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他認為中國有權要求毛利電視臺和澳全國媒體俱樂部限制熱比婭的影響,況且中國并沒有威脅誰,“但這些機構接受中國政府意見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環球時報2009-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