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岑
上期我們說到,李傳韻移居香港后,得到了一位好心人的資助,才得以每年回北京4次,繼續(xù)跟隨林耀基教授學琴。同時,李傳韻在香港又遇到了著名音樂教育家葉惠康先生,葉先生創(chuàng)辦的“葉氏兒童音樂實踐中心”為孩子們作了精心策劃的“音樂實踐”活動計劃,組織孩子們到世界各地演出、旅游、學習,還不忽視孩子們的每件小事,注重培養(yǎng)孩子們的綜合素質(zhì)。
在葉先生和林教授的雙重“開拓”下,李傳韻的小提琴技藝突飛猛進,13歲時已經(jīng)基本解決了所有的技術(shù)問題。
帕格尼尼專場音樂會
李傳韻13歲時在香港舉行了一場音樂會,這場音樂會在他的人生中是很值得紀念的一場音樂會。
學小提琴的小朋友應(yīng)該都知道帕格尼尼吧!他被稱為“小提琴之王”。他創(chuàng)作的24首隨想曲,當年被稱為是除了帕格尼尼之外,無人能演奏的曲目。這24首曲子至今仍然是小提琴曲目中的極品,而且?guī)缀跏敲繄鰢H比賽中必定的曲目。因此,這24首隨想曲被稱為是小提琴的試金石。如果可以順利演奏,就意味著小提琴手的水平已經(jīng)毫無障礙了。
當時,林老師覺得李傳韻應(yīng)該演奏所有24首隨想曲,于是,1993年8月,13歲的李傳韻在香港文化中心舉辦了帕格尼尼專場音樂會。
這場音樂會整整持續(xù)了兩個小時,從頭到尾全由李傳韻一人演奏,這對于一名大師級的演奏家來說都是很有難度的,更何況當時的李傳韻只有1 3歲呢。不過,李傳韻沒有讓大家失望,音樂會開得很成功,24首隨想曲在技術(shù)上一點問題都沒有,只是音樂表達方面,林老師覺得還有不少缺陷。
林老師就想,如果李傳韻一直待在國內(nèi)就可能永遠都找不到西方音樂的那種原汁原味的表達方式。要想進一步提高,就必須出國深造!于是,1996年,在林老師的幫助下,李傳韻終于踏上了異國求學的道路,他的出國第一站就是世界最著名的音樂學院之一——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在這里,李傳韻的小提琴演奏又開始了新的飛躍。
赤誠的愛國心
李傳韻有一張憨厚、單純的臉,更有著一顆對祖國母親赤誠的心。2003年,我國正在遭受“非典”侵襲的時候,有一位國際知名的小提琴大師因為怕傳染“非典”而臨時毀約,拒絕參加在香港的演出。這可急壞了音樂會的主辦方,在實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主辦方只好請李傳韻去救場。當時,大家都非常擔心,但李傳韻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從美國回到香港。他說:“我回來就是要用琴聲為國人鼓勁,和大家并肩戰(zhàn)勝非典!”
如今已是國際知名演奏家的李傳韻,無論走到哪都不忘宣傳和推廣祖國的悠久文化。雖然李傳韻有世界名琴協(xié)會提供的價值昂貴的傳世名琴,但他仍然堅持使用中國提琴制作師制作的新琴,他要讓全世界人認識中國的提琴制作水平。
在各種音樂會上,李傳韻都會穿著有濃郁中國特色的演出服。如繡在胸前的龍或是后背上的京劇臉譜,每時每刻他都沒有忘記向世界各地的觀眾表達自己的心聲:“我永遠是屬于中國的演奏家!”
《和你在一起》
2002年,導(dǎo)演陳凱歌為即將拍攝的電影《和你在一起》尋找一位小提琴家,給電影里的背景音樂——小提琴的獨奏部分配音。當時,陳導(dǎo)演已經(jīng)見過多名知名的演奏者,但仍感到不理想。就在他為此事一籌莫展時,林耀基教授向他透露說,自己身邊有一個天才學生。于是,李傳韻很快就被帶到陳導(dǎo)演面前,拉了一首曲子,導(dǎo)演一聽,興奮地一拍桌子說:“就是他了!”而且還讓他擔任了影片中那位華裔小提琴家的角色。這可讓李傳韻高興了好長一段時間。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從李傳韻的成長故事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他一直都在為將來準備著。所以,每當機會降臨時,他都能很好地把握,直至成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