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睿齊
一個青年來到綠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輕人便問:“這里如何?”老人家反問說:“你的家鄉如何?”年輕人回答:“糟透了!”老人家接著說:“那你快走,這里同你的家鄉一樣糟。”
后來又來了另一個青年問同樣的問題,老人家也同樣反問,年輕人回答說:“我的家鄉很好,我很想念家鄉的人……”老人家便說:“這里也是同樣的好。”
旁聽者覺得詫異,問老人家為何前后說法不一致呢?老者說:“你要尋找什么,你就會找到什么!”
當你以欣賞的態度去看一件事,你便會看到許多優點;以批評的態度,你便會看到無數缺點。
英國船王老哈特在選擇兒子小哈特能否接班時,表現得猶豫不決。于是,他發布消息,讓那些了解兒子的人提出小哈特的缺點。
信息發布以后,在社會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小哈特身上的弱點和不足很快便被一一找了出來:他幾乎沒有經歷什么風浪,社會經驗也不足,他還不善于管理……意見一一擊中了小哈特的要害,令老哈特很憂郁。
一天,老哈特去教堂時,把自己的苦惱講給了牧師。牧師聽后笑了起來,說錯誤根本不在小哈特,而是在老哈特的身上。
回去之后,老哈特按照牧師的方法重新發布消息,讓大家找出小哈特身上的優點。消息發布后的第二天,小哈特就被人總結出了一堆優點:他聰明,善于及時發,現問題,精力旺盛,做事肯下功夫,容易與人打成一片……
不久,老船王將工作交給了小哈特。作為新一代的船王,小哈特很賣力,并使哈特家族的事業更加耀眼。
世上許多決定原本都在我們最初的決定中。所謂的結果,很多時候都是被我們先入為主的態度所左右著。
最簡潔的答案
王文華
巧克力之父弗斯-貝里一生幾乎沒進學校讀過書,然而憑著靈活的頭腦,他經營的喬治王巧克力公司資產達98億美元,在同行業名列世界第一。
2003年,喬治王公司獲準登陸中國。消息一經發布,設在美國的總部郵箱就收到來自中國的400多份自薦信,希望進入中國分公司工作,其中大多數是成績優異的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弗斯·貝里讀完自薦信,沒有對自薦者的誠信產生懷疑,但他覺得要選一位適合自己公司的人,還必須測試其他的東西,于是,他把一份問卷發回自薦者的信箱。
回執是這樣寫的:請你用一句最簡潔的話,回答下面4位名人到底在說些什么?
1、1954年4月2日,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建校100周年,邀請愛因斯坦回母校演講,愛因斯坦在演講中說了這么幾句話:我在校學習成績中等,按學校的標準,我算不上是個好學生,不過后來我發現,能忘掉在學校的東西,剩下的才是教育。
2、1984年10月6日,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回母校清華大學演講,在接受學生的提問時說了這么一句話:據我所知,在獲得諾貝爾獎的90多位物理學家中,還沒有一位在學校里經常考第一,經常考倒數第一的,倒有幾位。
3、1993年3月21日,比爾·蓋茨應邀回母校哈佛大學參加募捐會,在記者問他是否愿意繼續學習、拿到哈佛的畢業證書時,蓋茨向那位記者笑了一下,沒有回答。
4、2001年5月21日,美國總統布什返回母校耶魯大學,接受榮譽法學博士學位。由于當年他成績平平,在被問到現在接受這項榮譽作何感想時,他說,對那些取得優異成績的畢業生,我說“干得好”;對那些成績較差的畢業生,我說“你可以去當總統”。
在400多份回執中,他選擇了一位學生。這位學生簡潔而又出色的答案贏得了弗斯·貝里的青睞。他的答案是:學校里成績有高低之分,但校門外沒有,社會總是把校門里的一切打亂重排。
所以,一個人在學校里學習成績好,并不代表工作和創業能力強。在校門外,人們看重的是能力,而不是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