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凡
CPI和PPI雙雙下降,債市不溫不火。
近期債市明顯上漲乏力。
2月份CPI出現6年來的首次下滑,同比下降1.6%,降幅創下自1999年6月以來的最大跌幅。2月份PPI同比下滑4.5%,下降幅度超出此前分析機構做出的普遍預期。
但數據公布當日債市對該數據所釋放出來的通縮信號反應平淡。銀行間、交易所兩市盤中波動并不明顯,上交所國債指數收盤持平于3月9日的120.83點。
從目前來看,通貨緊縮風險進一步加大,同時,債市降息預期也未有所升溫。大多數分析人士認為,當前利率水平合適,是否繼續降息還需觀察,這將主要取決于未來一段時間的經濟數據。并且官方一再明確降息空間有限,也使得投資者預期債市收益率下降空間有限。
之前微弱的“債股蹺蹺板效應”作用。應讓投資者能覺察到債市變化的信息。3月9號,兩市A股再一次出現沖高之后的大幅下挫,午后部分場內資金再度顯現出恐慌特征。而在此背景下,盡管交易所國債市場仍然延續了當日穩步攀升的態勢,但指數卻出現上行乏力的狀況.避險資金的涌入僅使得上證國債指數小幅攀升0.05%。
結合目前多數中小機構的觀點判斷,投資者對于債市的態度正逐步轉向中性。有券商表示,債券市場在較長時間內面臨滯漲風險,這正是近期債券市場表現出的一個顯著特征。
業內人士推測,此后債市將進入溫和盤整狀態。不過也有機構強調,目前債市長期繼續向上的根本趨勢仍在延續。
宏源證券的研究報告顯示,在宏觀經濟難見好轉信號,同時債市收益率水平持續處于低位的情況下,債市整體上將繼續維持窄幅波動的格局,收益率曲線上下波動的范圍不會很大。盡管債市存在調整的可能,但債市牛市的根基仍然未變.后市可能會小步攀升。
此后的走勢也印證了以上觀點。3月16日-3月20日,上交所國債市場小幅下行,上證國債指數收于120.96點,較3月9日-3月13日這周下跌了0.09點,全周共成交了34.15億元,相比3月9日-3月13日期間的32.53億元略有增加。上交所企債市場寬幅震蕩,其中3月18日,曾一度下跌至132.90點,3月20日,上證企債指數收于134.15點,較上周末上漲了0.14點,全周共成交35.94億元,成交量較上周有所增加。
從K線圖上看,近期債市在“股市蹺蹺板效應”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高位整理,階段性頂部正在形成。
總體來看,債市已經處于高位區域,較早介入債市的投資者已經獲得了豐厚的利潤,隨時都存在獲利盤回吐的可能,這將加劇債市走勢的波動。而且一旦基本面上發生風吹草動,債市會面臨下跌的危險。未來國債、地方政府債以及企業債將陸續發售,債市擴容壓力加大,也將對債市帶來較大的影響。
本刊特約理財師認為,綜合各方面的情況看,剩余期限在4年以上的企業債仍然是今年固定收益類品種中較好的配置選擇,目前多數品種的稅后實際收益率在5%左右,個別品種收益率更高,與當前5年期存款利率3.6%的水平相比仍有優勢,預計未來在減息周期中還有一定空間。同時,在債市在經歷了2008年5次降息后的大漲后風險凝聚,交易所可轉債就成為攻守兼備的品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