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濤
陸家嘴上“名嘴”多
5月15日、16日,一年一度的“陸家嘴論壇”就在陸家嘴舉行。
這是“陸家嘴論壇”的第二屆。由于中央政府剛剛宣布了把上海建成國際金融中心的戰略,再加上人人都在談論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機,本屆論壇顯得格外引人矚目。
從悉數出席的“一行三會”(人民銀行、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最高長官到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從麇集的大公司CEO們到蜂擁的媒體,無不展示這是一次高規格的論壇。
這個論壇請到了幾位“名嘴”:胡祖六(高盛大中華區主席)、謝國忠(玫瑰石顧問公司董事)、哈繼銘(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王慶(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主持人是來自中歐工商學院的許小年。
他們討論的主要問題有兩個:美國和中國的經濟開始復蘇了嗎?中國應對危機的策略有無問題?
舌槍唇劍話“危機”
升任高盛大中華區主席不久的胡祖六講得比較少,他的判斷是:美國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年底將止跌,明年會步入復蘇;中國經濟則已經趨于穩定和復蘇。不過,金融危機讓中國的經濟結構調整完全讓位于經濟刺激計劃,這為以后的中國經濟的長期發展埋下隱憂。
主持人許小年馬上把胡祖六的后一個點翻譯為“經濟行為越來越短期化”,并表示自己很是贊成。
其后發言的嘉賓謝國忠向來比較悲觀,他甚至認為現在談論美國經濟將會復蘇為時過早:家庭高負債、歐洲和美國銀行業整體的“技術上破產”、過高的福利政策、人口老齡化等等都讓其經濟在未來需要頗長的時間才能緩過勁來;歐洲和日本的未來比美國還要糟糕。過去幾十年全球性經濟高歌猛進主要得益于IT技術革命以及全球化,未來,在這兩大動力趨于減弱之后,全球經濟將步入長期的低速發展。“現在很多人認為世界經濟危機很快就要過了,我們就好了,一切回到昨天,這個夢我想就別做了,昨天不會回來的,你得另作打算?!彼f。
至于中國,在這個暗淡的全球未來圖景中也好不到哪里去:由于中國的財富大量聚集在政府手中,導致消費無力,不得不依賴出口。這個經濟發展的“路徑依賴”在短期內無法改變,而經濟刺激計劃無非就是“印鈔票”,這會導致將于明年出現的通貨膨脹。
在論壇上,他又重復了自己以前開的一個藥方:把國有股發給老百姓,老百姓有錢了,國內消費將得到立竿見影的提振。
哈繼銘對中國經濟也開了藥方:減稅、發債。與前面兩位嘉賓比較,哈繼銘對中國的經濟刺激計劃表示了更多的同情,他的發言題目就叫“刺激政策排近憂,深化改革解遠慮”。按照哈繼銘的意思,經濟刺激計劃是在非常時期的作為,是不得已而為之,長期的發展則要著眼于改革。1998年中國應對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推出了房改,這直接為其后中國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所以當下還是要改革。改革什么呢?哈繼銘給了這么幾個領域:服務領域(醫療、教育等向私人資本的開放);人民幣國際化、投資條件的改善等等。
最后一位嘉賓是王慶,巧的是,王慶現在的崗位“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恰是謝國忠以前的崗位,謝國忠幾年前因故辭職,王慶是他的繼任者。不過,他們兩個人的基調有很大的不同:王慶明顯地比謝國忠樂觀一些,對中國應對危機的評價也更正面一些。王慶說,全球經濟將在2010年下半年出現比較明顯的復蘇,其后,發達國家將會維持1%至3%的增速,中國將會維持6%至8%的增長。
至于在這個論壇上廣受詬病的寬松貨幣政策,王慶也持積極評價:他同意寬松的貨幣政策將可能會導致通貨膨脹,但是,“至少在未來12個月內不會出現”,而且,通貨膨脹不是那么可怕;還有,通貨膨脹是一個必要的代價,否則將會導致經濟蕭條。而當下的貨幣投放是合適的,是必要的代價。在他正面評價中國的貨幣投放政策時,主持人許小年估計是實在忍受不了了,馬上給了個直率的反駁,并不給對方再留解釋的時間和機會。
至于最近興起的“地產小陽春”,王慶不同意謝國忠說它不可持續,相反,他認為地產將在中國經濟復蘇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摘自《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