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
四、活著,就要感謝
六項精進的第四項是:“活著,就要感謝?!?/p>
對一切都要說:“謝謝!”
“感謝”非常重要。我們要感謝周圍的一切,因為我們不可能單身一人活在這世上。空氣、水、食品,還有家庭成員、單位同事,還有社會——我們每個人都在周圍環境的支持下才能生存。不,與其說是“生存”,不如說是“讓我生存”。
這樣想來,只要我們能健康地活著,就該自然地生出感謝之心,有了感謝之心,我們就能感受到人生的幸福。
“要抱著感謝之心!”這句話說來容易做來難。為此,我年輕時曾對自己說:“就是違心說謊,你也要說一聲‘謝謝。”當“謝謝”這句話一說出口,我的心情就變得輕松、開朗了。
我想,各位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在電車上給老人讓座,那位老人會彎腰道謝:“謝謝,太感謝了!”這時,給他讓座的我們自己也會感到心情愉悅??吹竭@樣的情景,周圍的人們也感覺很爽,而不會感到別扭。善意傳染給了周圍的人,善意還將循環下去。
五、積善行、思利他
六項精進的第五項是:“積善行,思利他。”
中國有句古語,叫做“積善之家有余慶”,意思是:多行善,多做好事就會有好報。不僅當事人,就連家人、親戚也有好報。一人行善,惠及全家以至親朋好友,中國先賢們想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我相信這個法則。在經營企業的過程中,我努力實踐這個法則。多做好事,就能使命運朝著好的方向轉變,使自己的工作朝著好的方向轉變,這是我的信念。
日本過去就有“情不為人”,就是同情并非只為他人這種說法。意思是講,對別人有情,為他人行善,日后必有好報。
另一方面,也聽過這樣的事:真心幫助別人,結果反而自己倒霉。比如說,為了幫朋友解脫困境,去充當他的貸款連帶保證人,本以為做了善事,想不到出了麻煩,以至連自己的財產也喪失殆盡。還有一種情況,朋友有困難開口借錢,你借給他了,他卻遲遲不還,讓你陷入困境。
“不是說善有善報嗎?怎么我做善事卻得到了惡報?” 有人這么說。我認為這種說法不對。
在那樣的場合,只憑感情,只憑同情,就慷慨解囊,或當他的連帶保證人,這本身就是一個問題。善有“大善”和“小善”之分。朋友手頭緊,找上門求你幫忙,僅僅因為他來求你,你就同情他,不假思索就出錢相助,表面上看你是幫了他,實際上是害了他。遷就朋友的不合理要求,這是“小善”,你關愛和同情他的方式不對,是幫他的倒忙,讓他越陷越深。
朋友找上門來借錢,求你做他的連帶保證人,這時,首先你要問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要認真調查,如果是由于他做事不檢點,乃至揮霍浪費才導致了今天的結果,那么你應該明確告訴他,這錢不能借,而且,你還要勸導他正視眼前的困難,接受教訓,重新振作起來。
如果你唯唯諾諾、有求必應,借錢給他,或同意做他的連帶保證人,這是“小善”,這種“小善”會把你自己牽連進去,弄得你自己也很狼狽。在需要做出判斷的時候,不能感情用事,判斷的基準是“大善”還是“小善”,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六、忘卻感性的煩惱
六項精進的最后一項是:“不要有感性的煩惱?!?/p>
因為我自己年輕時有過各種各樣的煩惱,所以才會覺得這一條也很重要。
擔心、煩惱、失敗等等,是人生的常事。但是,覆水難收,總為已經的失敗而悔恨,毫無意義。老是悶悶不樂會引起心病,接下來會引發身體的毛病,最終給自己的人生帶來不幸。不要讓已經過去的事再困擾自己,心里要想新的事情,新的想法要轉移到新的行動上去,這一點很重要。
要對過去的事進行深刻的反省,但不要因此在感情和感性的層面上傷害自己,加重自己的心理負擔。要運用理性來思考問題,迅速地將精力集中到新的思考和新的行動中去。我認為:這樣做就能開創人生的新局面。
二十幾年前發生的一件事,讓我至今印象深刻。
當時,我們用陶瓷材料研制成功了人骨的替代品。最初是牙科移植用品,接著又開發出了人工股關節,得到厚生省的認可并開始銷售。接下來研制膝關節的呼聲很高,但銷售必須經過厚生省的批準,為此,必須進行臨床試驗,然后將有關數據提交給厚生省,需要很長的時間。然而,醫生們都認為:陶瓷股關節效果非常好,已經積累了幾百個成功病例,同樣,用陶瓷制作膝關節不會有任何問題,如有問題,我們醫生可以負責,為了那些因為膝關節不好而痛苦的人們,請你們盡快開發出新產品。我們公司的技術人員也認為:既然如此,我們就應該研制人工膝關節,提供給患者使用。
與人工股關節一樣,膝關節的效果也非常好,訂制人工膝關節的要求源源不斷。正當我們依照客人要求制作時,有人寫新聞稿投訴,報紙雜志紛紛登載:“京瓷在沒有得到厚生省批準的情況下,銷售陶瓷膝關節賺錢。在人命關天的醫療領域,為做生意而銷售未經許可的產品,這樣的企業太缺德了!”
這不僅有傷我個人的體面,而且媒體連日把矛頭指向京瓷公司,指責我們為賺大錢不惜以病人為誘餌。我坐立不安,心里非常痛苦。那時,我想到了臨濟宗妙心寺派圓福寺的西山片雪老師,向他傾訴了自己的痛苦和委屈。
“稻盛君,之所以你會感受到這樣的苦惱,那是因為你還活著。如果你死了的話,就沒什么苦惱了。正因為活著才會有苦惱,這不是件好事嗎?”“因為人工膝關節的問題,你受到了嚴厲的批判,你感到痛苦和煩惱。但是,這種程度的挫折就能把事情了結,就能將你過去的罪孽一筆勾銷……稻盛君,該慶祝一番才對啊!”
后來,我覺醒了,災難的發生,是自己過去犯下罪孽的報應,如果不殃及性命,到此為止的話,那反而是值得慶賀的事。
對挫折和災難抱上述正面的態度,才會有一個幸福的人生。這個觀點非常重要。(摘自《中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