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峰
她出生在一個普通工人的家庭,從小好動且淘氣,看了電視劇“排球女將”就天天撲拉著自己的氣球。望女成鳳的媽媽見她如此活潑,便帶她報了不少業(yè)余興趣培訓班。但是都由于種種理由而退出。最后,喜愛乒乓球的舅舅把她領到了一個業(yè)余體校乒乓球隊。她眼前仿佛“嘩”一下出現(xiàn)了一片新天地,她愛上了乒乓球。那年她才5歲。
她個頭矮小,身體偏瘦,力量不大,但爆發(fā)力極好,球感尤其不錯。在舅舅的指導下,她把“乒乓球游戲”玩得游刃有余,從中獲得了極大的快樂和成就感。舅舅雖沒接受過專業(yè)訓練,但他的正手動作挺規(guī)范,她的球技便都是他一手教出來的,使她有了自己的風格。于是,她在乒乓球中找到了自己的快樂,那些酸甜苦辣的磨練,使她比同齡的孩子多了一份干練和內斂。
13歲時,她進入北京隊,14歲又如愿入選國家隊,從此開始了她的“乒乓生涯”。
可接下來的一系列比賽令她備受打擊,那段時間她感到非常壓抑,場上場下都板著臉,不茍言笑。后來在一次比賽中,她又在先贏兩局的情況下要被對手翻盤。她當時氣壞了,最后一個球故意打下網。最后,因為消極比賽,她被禁賽三個月。她懷疑自己是否真的能打好乒乓球?這場風波幾乎讓她萌生退意。
一次回家,舅舅問她:“難道你就不能笑一笑嗎?”
她一臉落寞:“我笑不起來,我又沒得冠軍!”
舅舅告訴她:“當你水平越高,越接近登頂時,就越要控制自己的欲望。僅僅2.7克的乒乓球,能神奇地體現(xiàn)運動員內心細微的波動,想征服它,心就得靜!”
舅舅的這番話讓她的心篤定多了,但她還是覺得勝利太少,笑不出來。舅舅終于忍不住,好奇地問她:“究竟什么事能讓你笑呢?”
“得奧運會冠軍!”她斬釘截鐵地回答。
舅舅循循善誘:“你為什么不能先快樂,后成功呢?先預支成功給你的快樂,就算不成功,你也先快樂了,還是賺了呀!這好比貸款買房子,雖然是借貸住進了新房,但先享受了。若要等攢足錢再買房,那要少享受多少年哪!”
舅舅深入淺出的道理讓她會心地笑了……
她就是張怡寧,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首奪女子雙打冠軍,并奪得女單冠軍。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她再次同隊友一道奪取女子團體冠軍,并成功衛(wèi)冕女單冠軍。如今已經取代王楠成為中國女子乒乓球的領軍人物。
“先預支成功給你的快樂,就算不成功,你也先快樂了”,這樣的選擇是一種睿智,這樣的心態(tài)是一種朝氣,這樣的人生必定充滿希望和樂。
桃之妖妖摘自《當代青年》